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的思考下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2020-11-11 02:35:01
相关推荐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在内容方面改革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我们知道培养想象力是有最佳时机的。想象力与创新力紧密相关。培养想象力的习作练习,应该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深度训练。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的想象作文比原来实验教材的数量加大了很多。在小学想象类习作的安排有14次之多,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5次。五年级下册还新编了"探险故事"。

不失时机,系统设计,科学安排,是新作文体系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想象类习作力度的加大,是新作文体系呼应、落实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线教师教学习作主题单元时存在着两种比较极端的状况:一种是完全不理解、不顾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习作单元还是运用过去一般的教学方式。精读课文还是从字词开始,内容理解、语言积累,按部就班;习作例文按照略读课文处理。这样以来,习作单元的目标任务自然无法达成。另一种是直接指向课文的表达方式,甚至是直接练写,对字词、对内容、对立意视而不见。由于没有顾及到基本的内容理解,表达方式的领悟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了。

有的教师以为来个折中的方式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没有什么折中的方式可言。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就是直接指向习作的,就是要落实习作要素,完成规定的习作任务,这个是终极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寻求多种途径。但所有的途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目标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记下来"。《搭船的鸟》是第一篇课文。我们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可以以观察为切入点,同时勾连出表达的要求:自主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先后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心观察的?

这个问题既是内容理解的引导,又扣紧语文要素,指向了表达。学生顺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表达方式的难度系数不大。

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为习作教学开辟了新途径。路修好了,怎么走,就成了师生自己的事。

习作同阅读一样,"喜欢"是第一要素。培养习作兴趣应该是第一目标。

习作当然是有章可循的。新作文体系从三年上册的"留心观察"开始,到六年级下册的"表达真情实感"结束,系统完整。但习作又是没有章法的,曹雪芹跟谁学过写作的章法?就是学过了,他严格遵守规则了吗?好文章一定是立意深远,语言新奇犀利,章法独具匠心的。

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是为孩子一生写作打基础的,是保障孩子生存的保底训练,不是培养作家的体系。这一点我们得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习作这个领域将成为语文教材改革的深水区。因为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它对于一个人立足社会,对于一个人终身的发展太要紧了。习作主题单元的出现只是一个信号,习作教材今后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贯通阅读与习作之间的鸿沟,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特点。

习作与阅读本来就密不可分。语文教学的精彩在于能够神奇地贯通他们,融合他们,从而真实地学语文用语文。统编本教材新作文体系特别注意了阅读与习作相互促进、一来一回的关系。

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要求落实2条语文要素,第一条指向阅读,第二条指向习作。

本册的习作单元,导读引用了萧统"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表明本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第一个是指向阅读理解目标的:"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第二个要素是指向习作表达目标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单从字面看,导读引用的这句话与语文要素指向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

箫统的这句话是讲立意的重要性,他认为花言巧语不是作文的根本。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反映的是阅读与习作的本质关系问题。他们能够贯通吗?

第一个要素属于阅读体会,体会的是文章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第二个要素属于习作实践,实践的是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意思。一来一回,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文章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在表达中巩固"阅读"(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意思)。汲取与倾吐无限循环,这个是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的真正原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意"。"以立意为宗"道出了确立中心意思的重要性,要使学生领悟他们之间的关联,首先要引导孩子搞清楚习作之前为什么要确立中心意思,确立中心意思就是要明确作者想说明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倡导什么等。

要表达的"意思"想明白了才能开始写,所选择的材料必须是用来表达这个"意思"的,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围绕中心意思写"。

一旦这层关系清楚了,单元主题,包括导读引用的这句名言同语文要素就贯通了。

这个贯通了,就会给整个单元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贯通习作单元各个板块同样是一道难题。

习作单元主要由这样几个板块组成:导语—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

习作单元的每一个板块都是围绕习作内容编写的。每一个板块既是独立,又和其它几个板块的内容相关联。每个板块的作用及其与单元主题的关联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一本编者自己解释自己的专著)逐项均有阐述。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几个板块的有效贯通。讲读课文之外的教材内容,教师们一直感到比较困难。困难是因为它是个"新生事物"。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成了主要障碍。

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大家疑问种种:

采用精读课文的方式教学,还是略读课文的方式处理?采用导学案教学?还是由学生独立阅读完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习作是语文课程实践性成分最强的那架战斗机!

我们只要能够领会习作单元设立的目标意义,懂得习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习作实践完成的,这个单元的所有板块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强化某一种习作的表达方法,都是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达到完成本单元习作要求的,那么如何处理精读课文之外的其他板块就只是个方式方法问题了。

一旦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法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障碍。方法完全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探究而习得,各有千秋的深得广大教师喜爱的方式方法定会横空出世。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关键是把握好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何为"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习作单元的安排是统编教材的一大创新。8个自成体系的习作单元,从"教什么"方面改变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栏)。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如何避免教育的功利性是一个难题。用考试逼着学生去读书,用读书少就不能完成考试卷威胁孩子海量阅读真的值得商榷。

习作能力的提升也要用考试去倒逼孩子苦练吗?本人写了几十年,从来没有人逼迫过,倒是觉得写作成就了自己,愉悦了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而多彩!

但愿新作文体系能够解决"去功利性"这道难题。

统编教材围绕阅读和表达两大平行序列,从方法、能力和习惯三个维度安排语文要素,从客观上看,目标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教学的操作性更强。

新作文体系的核心功能是贯通表达与阅读之间的鸿沟。这不但表现在习作单元,而且普通单元的训练设计同样鲜明。运用好新作文体系这一重要功能,从客观上看就是落实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无论是对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和提升作用。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难免有曲解教材编者意图之处,期望看到本文的同行不吝赐教。

作者:王东田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原语文教研员。教育部专家库成员,国家级优秀语文教研员。陕西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名师大篷车""国培计划"讲师团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暨西安市教学能手培训团队专家组成员

编辑:关中小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打篮球三年级作文 武大樱花作文 心理作文200字 我重新认识了你作文800字 打女生的作文 用过去式写英语作文 介绍杭州西湖英语作文 抓螃蟹作文 如果我是一只鸟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句 特殊的鲜花作文 美丽的九峰公园作文 描写蚕的作文 音乐让我乐在其中作文 小学的美好回忆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摘抄 我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作文我爱我的妈妈 高考英语作文词汇 一篇关于读书的作文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一波三折的作文500字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高中 有价值的错误 作文 快乐的暑假作文三百字 我喜欢踢足球作文 那年夏天作文800字 作文文明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500字 我的爷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