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综述

2020-11-11 11:00:01
相关推荐

人才大潮涌 夯筑强国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综述

五年间,全国专技人才总量新增860万;

五年间,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1.5万人;

五年间,1200余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成绩单。

“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论述,为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慎思笃行,方能瞻高致远。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人社部门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国战略基点,改革创新、健全制度,横向互动、上下协作,精耕细作、力求实效。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五年,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迅猛扩大、效能加速提升,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持续深化、水平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紧密、成效显著。

一树繁花春似海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力向前

“更大力度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就落实《意见》中关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部署,人社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等队伍建设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发高层次人才,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征途中昂扬奋进。

——配合实施“万人计划”,2012年全面启动新十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大力选拔培养4000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贯彻落实好201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通知》,把中央关心关怀广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他们为国出力增光的目的落到实处。

——按照2015年底国办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意见的要求,2016年起启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在加大博士后经费资助、优化博士后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博士后工作驶入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针对高层次人才多样化需求,人社部还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学术技术交流、人才项目洽谈、座谈慰问休假活动,帮助人才化解工作难题、解决后顾之忧。在其引领带动下,各地各级人社部门贯彻地方党委政府要求,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举措,如北京学者计划、上海的领军人才开发计划、浙江的“151人才工程”、江苏的333人才工程等,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上下衔接的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新格局,让高层次人才发展迎来又一春。

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站在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台上的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些年人才工作的变化和感受。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渴求人才,极端重视人才。现在各种各样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奖励,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催化剂和驱动力,是充满正能量的鞭策。”薛其坤说。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前行,举目神州,一个人才济济、群星璀璨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

近5年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近千万人,全国新增博士后研究人员近6万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5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7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300多人……

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具有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正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快集结!

千帆竞发春潮涌

——选育机制破除束缚

高光勇是入选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首批专家。十年前他创办了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血液净化设备等高端数字医疗器械领域研究。

如果回到过去,像高光勇这样的非公企业人才,是无缘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机会始于2013年。当年的“百千万人才工程”突破了传统体制机制壁垒,首次将触角延伸到非公领域。

入选后的高光勇,通过参加工程组织的境外培训、创新讲坛等多种途径,学习先进知识、积累发展资源,融合国外先进技术,创新内部人才管理,将企业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并在技术上实现了我国血液净化领域与世界同步接轨。

体制新,人才聚;机制顺,活力增。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也不例外。

各地各级人社部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将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出来、集聚起来。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起扩大到非公企业,还首次规定,事业单位可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等限制申请特设岗位引进人选;对跨区选调的,开辟绿色通道。不仅如此,入选者在申请863、973等重大科技计划时可优先立项,并能择优安排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等担任首席专家等职务。

博士后制度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管理、人事关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打通了博士后人员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不同学科和科研领域之间的流通渠道。

在享受政府特贴专家选拔管理方面,新的通知明确要求完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跟踪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完善发挥作用的平台,建立联系服务制度。

扫除“绊脚石”,效果立竿见影。从尖端层次看,截至2014年,有52位博士后当选两院院士;从创新能力看,每万名劳动力研发人员达到42.3人/年,已非常接近2020年规划目标。

不仅如此,各地人社部门在选育高层次人才方面也探索出不少好办法:北京、上海、湖北对水平顶尖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专门通道”,并在事业单位设立特设岗位,面向全球选拔人才。江西建立76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03名院士、800名团队成员,形成“候鸟型教授”集聚景象;

山东发文为人才“加油”,选拔突贡中青年专家取消“副高”限制,将重点放在业绩考量,让人才安心业务专注研究。为避免专技人员继续教育“走过场”,云南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使用、晋升衔接的激励机制,学习情况作为职称申报重要条件,让继续教育工程真正起到学用互促;

青岛等多地推行下放博士后管理权限改革试点,促进人才流动更便利,人才创新劲更足。哈尔滨鼓励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小微企业,申请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产学研用一体化注入一剂“强心针”……

棋落关键处,抢得制高点。随着机制“坚冰”不断融化,天下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正在从理念演变为现实。

春风得意马蹄疾

——“人才引擎”提速发展

“过去的36年,我一直从事小麦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动作。我的愿望是要让我们的小麦品种用更少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盛上自己的口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有着自己的梦想。

为国出力,强国兴邦。这是所有与茹振钢一样的高级专家、专业技术人才怀揣的报国之志。

为此,各地人社部门搭平台、建载体、优生态,放手支持广大高层次人才在科学研究、民生工程等领域中发挥作用,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

把握大势,应势而谋。人社部在编制《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中,专门提出要主动聚焦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来自各行业领域的顶尖专家走农家、进地头,下工厂、到学校,为基层解决了一大批技术攻关、民生发展难题。

自开创性地在上海宝钢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条在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之间建立的交流合作纽带拧得越来越紧,成为产学研结合的一套有效模式。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正催生出人才价值得到体现、能力得到发挥、活力得到释放的可喜局面——

2012 2017年间,在站博士后获得发明专利近7万项、实用新型专利近2万项;自“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启动以来,39150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服务26800多场次,签订合作协议5540多项,惠及基层群众230多万,被誉为“推动基层发展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

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有不少在其专业领域跃升为世界科技的“并跑者”“领跑者”。其中中科院“蛟龙”号载人潜水研究集体成功突破7000米,一举使得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

这是智慧光芒和科技进步互动交融的生动实践。这是人才事业与国家梦想同频共振的雄浑乐章。随着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培养造就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英语作文 写信作文400字 关于汉字的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 圣诞节英语作文 爬山虎作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 关于校园的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 初三语文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 欣赏的作文 作文梗概 自信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字 疫情作文素材 小作文怎么写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初中 写物的作文400字 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800字 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我的梦想二年级作文 抢椅子游戏作文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