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转载命题作文“浓与淡”写作指导及例文

2020-11-13 18:45:01
相关推荐

如果考试作文题,有多种选择,考生应避难就易,合理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题目,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信心十足地构思行文。当然,如果考生对“浓”感兴趣,也有充足的材料,写起来能自圆其说,避开与众人的撞车,以老到圆熟的表达,举重若轻,或许更能脱颖而出,赢得高分。在这适合“艺高胆大”的考生。问题是选择“浓与淡”这一话题的同学,其解题就复杂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型话题,与“冷与热”“浅与深”“曲与直”“走与停”等等话题一样,都需要好好梳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弄不好会偏题、跑题。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其关系大致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并非绝对关系(如“名师与高徒”);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有的话题的构成要素解读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有的话题则较为复杂,即使同一话题,从不同层面去解读,其关系类型也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接物的热情以及有些人的“外冷内热”上看,其关系就是“相容并存关系”。那么,“浓与淡”怎么理解、辨析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从艺术原理角度,“浓与淡”与“雅与俗”一样,是相容并存关系,如油画浓烈,国画幽然,各有千秋;从生活角度,浓与淡也因各人个性不同有所区别,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相容并存。但从学习兴趣的角度,学习当然应有浓厚的兴趣,不能淡而化之,那就是“是非取舍关系”。从某种角度讲,“浓与淡”又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与感情热烈的豪放词相对应的是让人心境平静的婉约词,相比较前者的“浓”,后者就是“淡”了,看似对立;但婉约词柔美中的“情”又不可不谓“浓”,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浩叹,有“寻寻觅觅冷冷静静凄凄惨惨”的悲切,字字句句皆血泪而成,情可谓不是一般的浓。可见,婉约词是“浓与淡”的对立统一。2、文体写作须知这里只谈“浓与淡”这一题目。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类文章,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般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如果写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两者兼顾,不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3、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误区①顾此失彼,只谈一面。如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却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严重失分。②态度暖昧,中心不明。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位考生结尾抛出一句:“到底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呢?请你评定。”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左右为难。③缺乏材料,内容空洞。这是不少考生的通病,需要增加阅读量。更要善于挖掘自己储备的材料。例文:浓与淡庆幸自己出生在九月底那样一个有着柔和的阳光和细细的微风的日子,太阳总是发出淡淡的光,不刺眼、不灼热,没有夏季骄纵的跋扈,也没有春天撩人的妩媚,淡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切都是温润的,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秋中那份霜染红枫的悲凉,也没有北风呼啸的严冬那份万物萧条的凄然,这个时节,是个让人心淡如水的季节。大自然的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让人有着或浓或淡的心情和意绪。读书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那华美的辞藻下面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字里行间仿佛跳动着诗人那颗热烈的心。可当你翻开陶渊明的诗集,看到的却是平淡自然的陈述,是“铅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也许与性格有关,有人天生热情洋溢,也有人天生沉默寡言,正如有的情书如喷发的火山,有的却含蓄蕴藉,如镜中花、水中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大多主张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多半是要让诗歌有空灵之美,给人留下言外之意的想象空间,而其诗中情感的浓淡,并不会影响诗的好坏。所以我们可以喜欢浓情之作,也可以欣赏平淡之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历代中国文人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朋友间相处有的亲密无间,却在患难时互相倾轧;有的相交如水,却能于要紧处相互提携。情感的浓淡,已被精神品性的高下所替代,因而把一切都看淡的人,往往才会更加超逸更加豁达。记得弘一法师为广安法师写过一幅字曰:“入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这里,浓与淡成了一种哲学,一种处理人生世事、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和心境。青年人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有着无限要做一番事业的憧憬,那种急迫的心情,那种欲出人头地显身扬名的入世之意,又怎能有所微辞呢?对生活浓浓的期待和激情,正是青年才有的青春幻梦,只不过多了几份浮躁和功利。朱光潜先生曾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种心态和境界,非是把世事名利看淡的人才可做到的。浓与淡,出世与入世,看似玄妙如佛家的顿悟禅偈,实则是岁月之流冲淡过的岩石,少了尖刻偏激,多了圆融平和,从刻意地追求到怀着乐趣和淡然,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人生路上长亭更短亭,我们一时驻足,一时迈步,淡然之处绝不是口头的宣言,它非是要经过投入浓情的磨砺后方可能见出的质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那时的淡,绝不是冷淡甚或冷漠,淡的背后依然藏着炽热的情感,浓郁的对生活的感悟,正如苏轼论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而实腴。”淡的背后是浓,似淡而实美。苏东坡写西湖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许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于此时的我,则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淡之美放下所有的繁杂,思绪在简单中摸索,心平气和的时候最容易悟到和感知生命的真谛,从容地生活,恰如溪水静静流过,淡定地工作,宛如微风柔柔抚摸,也许只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从容和淡定,生活和工作也才有了那种激情和快乐。从来都自以为是的觉得,也只有问心无愧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然后,抛却世事的华丽与浮躁,冷眼旁观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才能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本真纯洁的自我。热爱美丽,但却崇尚自然,寻找快乐,却依然守望简单,也即如此,云卷云舒的怡然,才觉出最真,花开花落的洒脱,才品到最美。抛却很多的繁杂,做回简单的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片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卷起和舒张都那么顺其自然;是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从不羡慕鸟儿的飞翔;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从不探询水底鱼儿的去向。这,实在需要一种淡泊的境界和气度。但愿,这淡泊成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被我们追求着;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被我们演绎着;成为一种宽广的胸怀,被我们保持着……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地拥有这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态度,但我们一定要把这态度发挥到极限……因为,有了这种月白风清的淡定,也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因为,有了这种天高云远的潇洒,也才有了流水潺潺的心情。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依然随意。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我们有的是简单岁月的朴素;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我们有的是宠辱不惊的坦然.走过之后才知道,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宁静,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闲,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花落还开,因为我们知道,春去还来……风,将最后一片枯叶带离了枝头,叶子,静静的来回的旋转飘落在地。淡淡的看着,享受着这片刻的闲适,想起了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喜欢这样的随意,喜欢这样的简单,也喜欢这样的心境。做个淡然的人,微笑着,面对一切。浓与淡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但是这么多诗歌却让一位唐朝人叫司空图的以四两拨千斤的鉴赏功力分成了二十四类,美其名曰《二十四诗品》,其中有两种美学特征:一曰纤秾;一曰冲淡。在这两种美学特征中各自涌现了属于它们的大师,分别达到了美的极致。吟诵着“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屈原,峨冠博带,姿容伟岸,握瑾怀瑜,自比香草美人,他的美浓得化不开,就是在浓郁的气质下裹挟着足以使后人汗颜的爱国热忱以及对自我生命的自由的把握。他的怀抱巨石纵身一跳,一下子塑造了瑰玮的人格,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早早地树立起一块需要仰视的丰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闺蜜的作文 以六一为话题的作文 美食作文三年级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50字 改变从现在开始作文 小金鱼作文500字 未来的学校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小猫作文300字 河豚作文 关于合唱比赛的作文 英语作文初中50词 特别的作文600字 医学生作文 英雄的作文800字高中 写爱好的英语作文 作业多的烦恼 作文 负荆请罪作文200字 以汉字为话题的作文 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中考作文好开头好结尾 写老师讲课的作文 什么是我的责任作文 关于水帘洞的作文 关于踏青的英语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青春阅读作文800字 科学小实验作文200 触动心灵的故事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一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