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长声音」卢雍政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2020-11-14 04:40:01
相关推荐

谱写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贵州篇章

凝聚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的磅礴伟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顶层设计、提供根本遵循,对于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贵州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汇聚起了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贵州面临着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历史重任,正在进行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纲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聚焦“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狠抓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起全省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的磅礴伟力。

贯彻新思想,筑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统揽和根本指针。我们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将《纲要》贯彻执行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筑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根基;坚持学透“必修课”、打好“理论桩”,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层级学习制度,抓实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运用“学习强国”平台,举办培训班、报告会、讲坛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千团万场“七进”大宣讲,持续推出旗帜高扬、大道彰显的“乾兴平”系列评论文章,用好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平台载体,引导全省各族群众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促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实际行动。

赋予新内容,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当前,贵州正在进行的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就是爱国主义的最新实践。在两场战役中,我们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新时代平凡英雄。我们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容,不断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精心选树“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900余名,推出“战疫英雄”50余名,广泛宣传疫情防控中形成的贵州援鄂抗疫精神,广泛宣传黄和艳、杜富佳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省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不断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在两场战役中,我们统筹理论舆论、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各方面力量,持续加强打赢两场战役的宣传报道,在全省主流媒体先后开设“众志成城抗疫情”“贵州援鄂抗疫”等专题专栏,围绕脱贫攻坚部署推进“脱贫攻坚走基层”大型主题采访、“宣传促消费扶贫”“精准扶志扶智 决胜脱贫攻坚”等专项行动,把宣传工作转化为强大的现实力量。

开拓新形式,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力魅力。爱国主义教育面向全民,必须创新思路形式,提高各类教育活动吸引力,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融入教育”。2014年设立国家公祭日以来,我省连续六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校师生代表隆重举行公祭烈士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为抓手,将众多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作品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同时,搭建“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大型成就展同步展示到网上,以全媒体内容“浸润”、以全媒体语境“熏陶”、以全媒体产品“养护”全省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紧扣脱贫攻坚、红色历史等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花繁叶茂》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电影《排雷部队》、电视剧《吉他兄弟》《中国天眼》《看万山红遍》《正是青春璀璨时》等顺利推进。坚持聚焦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以学校课堂为主渠道主阵地,采取“请进来——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到大学讲课”“走出去——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贫困农村等一线研学”,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国旗敬礼”、校园文化建设等主题活动全过程,用《开(复)学第一课》上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其中,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小学一名学生冒雨奔向教室,在操场中央听到国歌响起时,立刻站立于风雨中面向国旗敬礼,感动了无数网民。

搭建新载体,形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格局。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搭建更加务实管用的创新载体对于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我们立足贵州实际,深挖提炼“三线”建设、屯堡文化、抗战西迁等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和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和保障机制,建好用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观测基地、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贵阳孔学堂等1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桐梓凉风垭七十二道拐抗战公路等161个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好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紧紧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融汇红色、科技、艺术元素的长征文化公园精品工程,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守护红色文化血脉。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全省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中,通过特色化开展理论宣传、政策宣讲、文化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民族歌声颂党恩等活动,涵养基层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在《光明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

栏目 | 部长声音

来源 | 《光明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梦想400字作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多少分 新年作文800字 叶圣陶作文大赛 分享作文600 温暖的瞬间作文 欣赏作文500字 家风作文怎么写 爬长城作文 自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100字 我的朋友600字作文 申论大作文怎么写 春节100字作文 可乐鸡翅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素材 六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榜样作文600字 珍惜当下 作文 煎鸡蛋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 山茶花作文 雪作文600字 作文好段摘抄 杭州西湖作文 摘抄作文600字 战胜困难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作文素材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