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鲜出炉|2022广州二模作文浅析「毕业演讲;职业规划」

2020-11-14 12:10:01
相关推荐

今天是广州二模开考的日子。咱们来看看大家最为关注的作文。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人;精准扶贫,共建共享,一群人可以帮助一户人,一户人可以带动一村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是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

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1)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篇高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表达你对未来的思考及畅想。

(2) 高中毕业典礼后,给长辈写封信,谈谈你报大学志愿及职业规划的方向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第一段侧重个体和群体形成的互帮互助的共同体,比如精准扶贫,一个人可以帮助一户人,一户人可以帮助一村人。

第二段共同体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全人类,从写作逻辑上看,这两段逻辑上构成一种递进和深化。

最后一段是总结句,再一次突出这篇作文核心是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考生要在这个话题的基础上进行立意。

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叙述。考生有两个任务可选,任务一是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毕业演讲稿,谈谈对未来的思考的畅想;任务二是给长辈写一封信,谈谈大学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的方向,并要求说出选择的理由。

从操作性来看,这两个任务都十分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大学志愿填报,这是横亘在每位高考生面前的一道重要的人生选择题。总的来说,无论选择哪个任务,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只不过,谈未来畅想的任务一会稍微抽象一些,这就考验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至于任务二,谈志愿和职业规划,问题很具体,看似很好写,但也要避免行文“干巴巴”,不要一直都讲自己的事情。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阐述。跟其他多任务的驱动型材料作文一样,无论选择哪一任务,考生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对象,贴合时代背景,符合相应的文体要求。

比如选择任务一的考生,就要注意演讲稿在格式和语言上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交互性和宣告性,不能脱离写作对象行文。

------------------------------------------

【深入探讨】

什么共同体,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材料只给出了抽象的答案。无论选择哪个任务,考生都要避免整篇都在讲自己。行文过程中,要多提到一些合适的故事素材。

小编老师就想到了最近热播的《向往的生活》第四季。何老师关注到西双版纳当地农村农副产品在疫情下滞销的难题。于是邀请当红主播来帮忙带货,商品甫一上架,便已是“售罄”的状态。

“向往的生活就是要让别人过上别人向往的生活”这句话虽然说得拗口,且有强行点题之嫌,但不可否认它朦朦胧胧地点出了“共同体”的真谛。

提到疫情期间的“共同体”,汶川村民跨越12年的爱心接力也十分动人:

为感谢12年前武汉在抗震救灾中的医疗援助,12位四川汶川村民驱车千余公里,将村民自发筹集的6卡车蔬菜送到了武汉。运输车队负责人、三江镇龙竹村党支部书记赵勇说:“一路上虽然辛苦,但看到武汉亲人能吃到我们的蔬菜,大家都觉得值了。”武汉当年的援川医疗队领队、护士感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汶川人民始终惦记着我们。

在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汶川人民不惧风险、不忘恩情,让人深感温暖。什么是“共同体”?这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呀。

看到这些素材,可能有同学会觉得很遥远,那怎么把这些素材跟职业规划、对未来的畅想联系起来呢?关键还是“共同”二字。你对未来的期待,不仅仅是自己的期待,还要把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对你的期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突出这篇作文的时代意义,才能引起共鸣。

“我想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放飞青春梦想,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相信听到这样的话,谁都会心潮澎湃。

--------------------------------------

【广州新东方名师下水文】

携手并肩,必将云开花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的这几个月,我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疫情战。如果不是风雨同舟的奋战,我们又怎能有机会如此迅速的重返校园呢?每当新闻上出现援助的消息,我都会想起援助物资上“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这些美好的祝福和期盼。也许有人会问,面对未知的将来,我们是否还会遇见难以冲破的“黑暗夜”,那个时候,又该如何才能见到黑暗后的“满天星”呢?今天,就让我来聊聊这个话题。

在一个新的时代里面,我们再也见不到《诗经·秦风》中那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热烈场面,但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精神依旧传承至今。“樱花树之下,没有陌路人”,在中国向日本捐赠的口罩物资上,写着这句日本俳句诗人小林一茶的诗。虽然没有去过日本,没有到过樱花树下,但是我似乎看到了树下的两个异国人互帮互助的场面。“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相逢,也许不是因为远行,而是因为一次共同的遭遇让我们走在了一起。那么既然相遇,又为何不共担风雨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地相近,同经风雨,我想王昌龄这句诗虽然是写对友人柴侍御的思念,但如今,似乎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同处一片云雨之下,共睹明月,又何必把彼此当作异乡之人呢?”即使异地他乡,也无法隔断“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的意念。也只有这样的意念,才能获得共同的胜利。2月8日的晚上,48名来自宁波鄞州的医疗工作者接到通知,来不及多想,便在简单收拾行李后,连夜集结完毕驰援武汉。我想,这不仅是团队的团结,更体现着一种国家力量的团结。而这种团结,又凝结着一种英雄的无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何止如此,国与国也是一样。“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虽然来自国外,但一样表达着我们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共同情谊。或许我们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并肩”才是最好的选择。

“雾尽风暖,樱花将灿”。无论我们将来走在何处,只要凭借的是爱与正义的信念,那么我想,在无数个未知的将来里面,就像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歌词所写,黑暗必将过去,“黎明时我们终将获胜!”

高考倒计时33天,高三学子要好好加油鸭!

对于这次广州二模,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在讨论区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