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争议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满分作文?

2020-11-14 12:15:01
相关推荐

最近,浙江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篇作文的题目是《生活在树上》。

1

《生活在树上》何以得满分?

《生活在树上》这个作文题目化用了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的代表小说《树上的男爵》。

这篇小说主要是讲述了一个从 12岁就开始,生活在树上的孩子。他一辈子都与

地上生活完全隔绝,在树上他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

小说的主人公柯西莫,没有任何分散的天赋,但他却在树上,度过了一个不寻常并且非常自由的一生。

卡尔维诺也是已故知名作家王小波最推崇的作家,在谈及现代小说的成就时,王小波把卡尔维诺排在第一位。

王小波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意大利的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其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落在地上"。

既然是王小波等这样的大家最推崇的作家,《树上的男爵》这本小说最想表达的,肯定不单单是一个怪异的故事,一个奇怪的男孩。

树上的男爵

他真正想表达的是,在现代社会人的迷失、焦虑,以及在生存困境下人该如何能够追求自我存在的空间和价值。

而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错位有落差难免会产生。

这篇作文的题目化用了《树上的男爵》这篇小说,从作文的题目来看,完全符合作文写作的立意要求。

作文的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现代社会的传统已经瓦解了,而家庭与社会的传统,对我们现在生活也失去了借鉴意义,面对这些无知和虚妄,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寻找心灵生活的出路。

按说,从这个角度理解,这篇作文的立意确实非常深刻。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立意方面肯定超越了 90%以上的同学。

作文原文截图

浙江作文阅卷组的组长也表示,细读之后,你会发觉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期待之间的落差展开论述,文章虽然有大量的引用,但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用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者填充字数。

2

满分作文为何引争议?

但就是这样一篇满分作文,不仅在阅卷的时候,不同的阅卷老师给出的成绩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网上公布之后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浙江教学月刊在刊登该文章时也做了相应的点评,点评中表示,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 39分,但后面的两位阅卷老师都给出了 55分的高成绩。

因为阅卷老师给出的成绩误差比较大,所以审查组的老师认真读了这篇作文,一致决定给出满分成绩。

作文刊登出来之后,也有网友和专家表示这样的作文应该给满分,要写成这样的文章,需要考生阅读大量的书籍,这不是简单的背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

更何况我们的高考作文应该更加提倡个性化的表达,每个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篇作文给高分没有太大的意见,但给满分有点名不副实。

一方面按照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作文的基础等级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内容和表达,其中表达要求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高考作文评分要求

这篇文章在内容和立意方面确实可圈可点,但是,在表达方面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暂且不论,考生引用的名人名言以及穿插使用的生僻词汇,他是否真实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毫无疑问,文章中的有些词汇指向性不明确,并且认真读几遍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发觉文章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

另外一方面高考满分作文有很强的导向性。

高考作文是为了让考生重视阅读和写作,而不是为了让考生训练大量的作文技巧,更不是为了让考生在考场上"炫技",这样的作文,给了满分,势必会导致其他考生争相模仿。

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满分作文?

说实在话看完,我这篇满分作文之后,确实非常感慨。

现在的学生很不简单,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写出一篇信息量巨大的文章。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文章都说不上差。

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面非常广,文章的思路也算清晰,也颇有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但读完之后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用马伯庸的话来说,这篇作文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但是有很多问题也是非常致命的。

而正是这些致命的问题,才导致这篇满分作文引争议。

第一,规则之外是否可以有例外?

的确,语文的阅卷和评分是专业领域的事情,按照高考阅卷作文规则,这篇作文的满分在程序上没有任何争议。

高考作文阅卷时,考生的作文一般要分发给 3—5名阅卷老师,每个阅卷老师独立的给出成绩,如果成绩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取平均分作为该考生的最终成绩。

但如果阅卷老师给出的分数,超过预定的误差范围,那么最终由质量审查组的专家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该成绩为最终成绩。

高考阅卷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既然在阅卷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争议,专家组最终决定给出满分,肯定是经过充分的谈论和论证。

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决定给出满分的成绩,肯定是看到了考生作文的闪光点。作为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专家,肯定不可能因为读不懂,不明觉厉就给了满分。

有思想、有内容的作文,确实应该给高分,甚至是满分。

但在大部分考生以及一线老师观念中,满分作文至少要语言通顺。

的确,我们要提倡个性化表达,但个性化表达,也要以简洁明快为前提。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我们肯定都希望表达者的表述能清晰明了,言简意赅。

作文表达应该简洁

即便是文学创作,如鲁迅、林语堂这样有鲜明写作风格的作家,他们在遣词造句上,也不是无节制的追求复杂,追求生僻,即便是化用一些词汇,也是为了内容的需要。

而在这篇满分作文中,有些意思,用一个常见的词汇,完全能表达清楚,甚至更贴切。

另外,有些词汇表达的指向性很不明确,读完之后不知道是作者用错了词汇,还是另有深意。

比如,振翮,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者经济正在腾飞。

按照通常的词语含义,文中"我想遵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于过早的振翮”,这里振翮意思是腾飞,还是向上飞翔。(经过查证,大部分译著中没有"生活好过于过早的振翮"这句话)

如果意思是向上飞翔,那么生活具体指什么?

正如上面分析的,既然遵循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那么生活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现实中传统、约定俗称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虚妄、无意义,而另外一种是心灵自由的生活。

树上的男爵

按照该语句的逻辑关系,"xxx好过于 xxx",肯定是强调前者。前面的生活既然是心灵的生活,自由的生活,那么后一个自然应该文明构建的家庭、财富等世俗的生活。

但不论怎么解释振翮,这句话都看不出这层意思。

因此,引用大量的名人名言以及运用一些生僻的词汇,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些专家说的"个性化表达",而是因为作者思路没有理顺。

如果表达确实有问题,那么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情况下,我们阅卷老师能不能"破格"给出满分?

在" 常规"和"个性化"之间,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满分作文是需要充满个性但带有"硬伤"的作文呢?还是需要在已有的"框架"中,稍微出众的作文?

第二,考生能不能透过满分作文,准确的把握高考作文评分过程?

虽然,每个语文老师都在讲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但理论和实际往往会有很大的出入。

高考作文设置多人阅卷,主要是为了保障高考作文阅卷的准确合理,但如果不同阅卷老师对同一篇作文持不同的观点时,该如何处理呢?

按照现在的高考阅卷规则,当出现争议时,一般由审查组的专家审阅并给出最终成绩。

这样的阅卷流程是基于专家的经验更丰富,判断更准确,但专家组审阅时,是"背对背"多人评阅?还是面对面公开谈论评阅?

公开谈论评阅,又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和规则呢?

不同的评阅方式,肯定会影响考生的最终作文成绩。

从 39分到 55分,再到满分,这样的分数跨度,确实会让考生,甚至是一线老师很困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小山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学校 优秀记事作文 入门作文600字 以憧憬为话题的作文 小学生风景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关于考试 友邻相伴作文60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紫荆花作文500字 初一下册期末作文 学习是享受作文 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微笑的作文300字 四季的大树作文 关于诚信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作文 描写雨后彩虹的作文 五年级常考作文 写西湖的作文300字 总有柳暗花明时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朋友 我的读书的故事作文 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 我的成长作文100字 开学典礼作文300 走过作文 想起你时很温暖的作文 自我介绍的英文作文 错觉作文8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