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是好文章还是当代八股文?

2020-11-14 17:00:01
相关推荐

按说,我没有资格来评判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作为一位理工女,文学渣渣,文学名著《尤利西斯》翻过3遍,每遍阅读不超过100页,读不下去。我还是一位哲学渣渣,买了几十本哲学书籍附庸风雅,叔本华、康德、马克思的文章也是翻了又翻,没一本看完。

这篇满分作文,既有哲学,又有文学。文章中报出的这些海德格尔、柯西莫、韦伯、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维特根斯坦等等一堆名人,坦白说,除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骆驼、孩子和狮子我看过原文,其他都没看过,甚至好几位人名第一次听说。更坦白地说,这篇文章我看了2遍,又看了一些别人的解读,才勉强读懂。

要在以前,我肯定会对这篇文章极为赞赏,对作者佩服到五体投地,知识渊博,文笔老到,思想深刻。

不过,由于家里有中学生学霸,我对这个并不是很陌生。

高考常用文体

几年前,家里有位高三学生,他的作文在某次考试中获得高分,学校把这些高分作文汇编在一起发了出来。我把这些文章都读了一遍,可以说,每篇文章都是锦绣文章,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思想深刻。

我看了之后,大为夸奖,说现在的语文教育比我们当年好多了,比起来我们当年是文盲,写不出这么漂亮的文章。

家里还有一位语文老师,她听了我的评价,对我说,这些文章是写得不错,不过不算什么。高考作文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有一定套路的。

我对这话原先没有理解,看到这篇满分作文,才明白过来“套路”的意思。

这篇满分作文跟我之前看到的文章有些像,各种引经据典,用了很多古雅、冷僻的词,比我之前看到的文章更极端一些。

在中国,任何一样东西如果被纳入考试,尤其是高考范畴,肯定会被归纳、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法。作文当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粗略地说,文体有两种,一种、大白话;一种引经据典,很多名人名言。我相信一般高中老师,都会选择第二种教学生。

平实的文章不是白开水,而是撇去油沫的鸡汤。阅历有限的中学生很难写出来。即便写出来,阅卷时间有限,老师盲批,也不见得能发现这是好文章。

网上有人提出了另一篇文章,是10多年前,江苏的高分作文《怀想天空》。一开始,这篇文章也被打了低分,后来阅卷组组长拍板给了高分,不是满分。

大家对比一下这两篇文章,哪篇好学?明显是浙江这篇更容易借鉴。哪篇更容易得高分?明显是浙江这篇。

鲁迅的《作文秘诀》

鲁迅先生对此早有评论。鲁迅写过《作文秘诀》,里面说道: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这是说内容。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二要难懂。那方法,是:缩短句子,多用难字。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这种文章算好吗?

还是鲁迅先生:

做得蒙胧,这便是所谓“好”么?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好在呢?即好在“不懂”中。……

高考作文的方向

现在网上对浙江这篇文章的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好文章,尤其在高考这个环境下,短短一个小时就能写出一篇立意不差,说理没有偏离主题的文章,又能引经据典,是一篇好文章。

浙江高考语文组组长对这篇文章评价更是非常高: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废话。

另一种意见是,认为这篇文章词藻堆砌,不是一篇好文章。

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词藻堆砌不是个问题,文风造作也不是问题,但这篇文章的逻辑并不严密,只是一些句子的罗列,在这些句子里面,并没有哲学著作的种种逻辑推进。事实上,如鲁迅先生所说,剥掉外衣,全是废话。

这样的文章,对于中学生来说,我认为得高分也是可以的,但满分,尤其那些评价,觉得不是很合适。

如果把这篇文章放在高考的语境下,得满分更是不合适。

这篇文章热议之后,我认识的几位中学老师,他们贴出了网上某位著名语文老师修改的几个范文,主要工作就是把文中一些常规的词语换成一些生僻字或者文言文。

在作文中,使用生僻字这股风不单单在语文科目里,已经蔓延到了英语科目。

我家里还有一位初中生,她每次在英语考试前会背一些生僻字。我不明白一位初中生为什么要背GRE里面的词汇。她说,用了这些词,英语作文才容易得满分。

这个让我很惊讶,我一直以为英语作文满分的要求就是:叙述清楚,拼写正确,没有语法错误。没想到英语作文有更高的要求,但并不是简单的文采要求,而是用语要求。

我只看过少量的英文原著,但那些文章里面,像狄更斯的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类的,好像用词都没有很复杂。

我们高考对作文的要求是不是有些偏差了?

浙江高考语文组组长点评这篇满分作文里说到,在本届高考里,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这句话,也不知道这位语文组组长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在大家都在用同样的套路写高考文时,高考对这篇文章判了满分。

并且,点评老师说:给这样的作文满分,是展现浙江考生的作文水准。

我想,这是不是更助长了这种文风?

这并没有先例,很多年前有篇《赤兔之死》的文言文高考作文,受到夸奖之后,第二年的高考有不少学生写了类似的文章。

高考作为应试教育的最高形式,作文八股文化不可避免。教改多好的初衷,最终都会成为考试技巧。但高考判卷的标准应该是作为引导教改的一个重要手段,引领方向。我们的作文应该是这个方向吗?希望有关专家和部门深思。

附:《生活在树上》的原文和点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