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被指晦涩难懂 阅卷组长:得分“恰如其分”

2020-11-14 18:45:01
相关推荐

新京报讯(记者 刘名洋 实习生 王健)因为大量引用冷门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词,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对外公布后,引发舆论争议。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称,上述文章经过三次打分,最终阅卷组决定给出满分的成绩。关于争议,陈建新表示,尽管存在晦涩和难懂的情况,也不希望学生模仿,不过其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所获得的分数“恰如其分”。

3日下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处理上述作文评分事宜。

满分作文引发争议

2日,浙江《教学月刊》杂志社通过官方微信,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对外公开发布。文中称,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要求考生围绕一段主题为“人生坐标和现实变化”的材料,自行选择角度写作。

要理解《生活在树上》一文并不容易。新京报记者看到,文中大量引用哲学家的名言,并夹杂冷僻字词。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文章开头写道。

上述文章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声音认为,《生活在树上》超出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理解范围,用词典雅,是一篇佳作;另有不少人指出,文章实际内容空洞,没有主题思想,偏离人生主题,且令人费解。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到3日下午,《生活在树上》一文已经被《教学月刊》杂志社删除。上述杂志社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其文章来源是作文阅卷组,原计划持续发布满分作文系列,但因为考虑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以及一些技术原因,决定将文章删除,“以后是否继续更新现在不确定”。

浙江省招生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上,浙江省语文科目评卷组组长楼含松介绍称,语文科目试题主观性较强,按照流程,评卷组先进行试评,统一评分标准并制订细则,其他教师学习后进行试评和讨论,其中主观性最强的作文试评达到2天。“评卷阶段,系统还会对教师评卷进行质量监控,评卷组组长实时掌握。”

阅卷组长:得分“恰如其分”

争议在舆论场产生,而在高考阅卷组内部,争议同样存在。

按照浙江省高考作文的评分规则,每一篇作文需要两位老师评分,如果出现分差较大,则会由第三位阅卷老师介入。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介绍,在阅卷期间,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生活在树上》一文39分,第二位阅卷老师给到55分。按照规则,作文将由第三位阅卷老师再次评判,第三位阅卷老师同样给出55分。

在最终的复审中,作文审查组给《生活在树上》打出60分的满分成绩。

陈建新表示,在自己几十年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生活在树上》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文字老到,思维深刻,整个文字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废话。”

在陈建新看来,与许多考生生硬引用不同,《生活在树上》所有的引证,并非为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关于文章晦涩和难懂的质疑,陈建新毫不避讳,并表示不希望学生模仿。不过其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所获得的分数“恰如其分”。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消息,今年浙江省高考和选考评卷量达到167万余份,共有2700余名教师被选调参与高考评卷,被选调的老师均为有较高本学科业务水平的大学教师,或教龄三年及以上、具有中学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的在职在编高中现任教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告诉新京报记者,语文作文阅卷和评分是专业领域内的事务,上述作文能够获得满分,是尊重个性化表达的体现。

今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获悉,针对上述文章,教育考试院目前已介入处理。

编辑 王煜

校对 吴兴发

《生活在树上》全文

【来源:天天读报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 说明文作文怎么写 书信作文的格式 躺平 作文 英语作文纸 孝敬父母作文 看电影的作文 告别的作文 郁金香作文 作文家乡的春节 醒来 作文 四年级作文2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 过山车作文 英雄作文600字 最可爱的人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春天作文二年级 春天作文400字 圆明园作文 颐和园作文 小仓鼠作文 小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