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六: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20-11-15 02:10:01
相关推荐

依照材料构成的内在差异,名言警句类的材料作文大体可区分为单一型材料、复合型材料、矛盾型材料三种类型。后两种材料的区别,在于复合型材料由几个意义相近的名言警句组合而成,内容上互为补充,使意义表达更为严谨丰富;矛盾型材料则由几个看似观念相反相对的名言警句组合而成,每一个句子都拥有一个独特的表述视角。材料构成不同,则时的关注点亦有不同。

一、单一型名言:把握关键词,深挖隐语意义

单一型名言警句,往往只围绕一个关键词表达一种指向清晰的价值判定。这个关键词,必然构成写作的核心论题。审题立意时,考生只能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思考。一旦脱离了这个关键词,则所有的思考都必然行走在偏离写作目标的道路上。

另外,既然是名言警句,其内在的价值判定就必然经受过岁月的考验,在绝大多数时空中被证明确有价值。写作该类型的材料作文时,考生应尽量遵循该名言警句的意义,不要反弹琵琶。至于写出来的作文的高下差异,则在于对该名言的隐语意义的挖掘程度。思考得越丰富,挖掘得越深刻,作文也就越具有思想性。

【名题精选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无声的中国》

本则名言中的关键词很清楚:调和。围绕这一关键词,鲁迅先生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借此既阐释了“调和”的特定意义,也表达出对这样一种现象的价值判定。

我们知道,鲁迅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最善于剖析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灵魂上的“劣根性”。他这句话正是对“调和”这一“劣根性”的形象展示。围绕这句话写作时,考生首先应该明白,对材料中的“调和”行为,鲁迅是持不认同的态度的。基于这一事实,考生便不必从认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材料。

下面的立意,均可作文本次写作的基本观点:

1. “调和”的背后是权利的缺失

2. “调和”养育强权与霸道

3. 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

4. 真正的调和是一种生存智慧

二、复合型名言:捕捉共同点,寻找深度价值

该类型的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关键在于寻找共同点。唯有从几个句子中捕捉到了共同的关键词,或者共同的论题,才能确立统辖全文的核心论题。

确立核心论题之后,还需要对材料中的各句话进行意义解析,需能够依照对核心论题认知的深浅,将这些句子分解为不同的论述层次。再依照这些层次,把事理探究一步步推向深入。如此,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充分展示作者的逻辑思辨能力。

【名题精选2】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②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两到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六句名言拥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第①句的重心落在知识的无穷尽之上,第②句的重心落在“行”与“为”中,第③句依旧突出“为”的价值,第④句突出目标和行为间的关联,第⑤⑥句继续凸显“行”的价值意义。归总起来看,六句话的共同点,都在于强调行动的必要性。

依照命题要求,需至少从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为立意基础。这就意味着,考生既可以六个句子都纳入思考中,也可以简化内容,只选择有利于自身写作的两三句话展开分析。相对而言,六个句子中,第②句突出个体修身方面“行”的价值,第⑤句突出求学或者科学研究方面“行”的必要性,第⑥句则强调改天换地的巨大社会变革中“行”的深刻意蕴。选择这三个句子作为立意基础,且依次作为主体论述的三个层次,有利于写出“行”的多重价值。

三、矛盾型名言:聚焦分歧点,拓展思维层次

近些年,上海、江苏等地的高考命题偏好于选用矛盾型的表达,用以增强材料的思辨性,帮助考生拓宽思维。这类矛盾型的材料,运用到名言警句上,就是围绕同一个关键词,故意挑选一些看似矛盾的表述充当材料内容。比如扬州市就曾将“月是故乡明”“生活在别处”“此心安处是吾乡”三句话组合为一个作文命题。面对这样的材料时,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先“异中求同”,发现关键词;再聚焦分歧点,理清分析的层次。

【名题精选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三句话中,第一句强调不争,并将这“不争”提升到“不屑”的层面。这句话既有一种孤傲,也有一种洞察与豁达。第二句强调“争”的积极性,赋予“争”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的厚重价值。第三句则双向展开,既关注“争”的建设性,又注意到“争”的破坏性。

归总这三句话可以发现,单纯谈“争”或“不争”,都注定存在思维缺陷。唯有把“争”放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理清什么事该争什么事不该争、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才能形成相对科学的认知。

写作时不妨这样立意:

1. 事关个人利益时,可争可不争。

2. 事关做人原则或群体利益,必须据理力争。

3. 理性竞争,才能达成双赢。

4. 争是一种进取,不争是一种坦然。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刘祥 ,“三度语文”首倡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出版个人教育专著12部,发表教育类文章一千余篇。其“三度语文”教学主张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学语文》等报刊均有专文推介。应邀在17个省开设示范课和主题讲座共二百余场。教学专著各大实体书店和各大网络书店有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