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秦岭:乡愁花茂|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年”征文

2020-11-15 04:05:01
相关推荐

乡愁是一抹悬挂于心间的记忆,是对故土的牵挂和念想。人生无论走多远,总是超脱不了对乡愁的牵恋。就像风筝无论放飞多高,回到原地才觉得踏实。

花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地处历史名城——遵义播州区枫香镇。因为两代伟人的眷顾,红遍大江南北。1935年3月,红军在二渡、三渡赤水之前召开的苟坝会议,正式确立毛主席领导地位,在这里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80年后,2015年6月,在中国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到群山怀抱下的花茂,村庄整洁,房屋别致,掩映于绿色田野,百姓幸福安康,处处散发出浓浓乡愁,情不自禁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花茂地处马鬃岭山下,和苟坝一依带水,山清水秀,民风敦厚。这里是遵义通往仁怀、赤水至四川泸州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重要,从当年红军选择经过这里,并在这里召开具有生死攸关决定意义的苟坝会议就可见一斑。白腊河发源于马鬃岭,水如明镜,清澈见底。溪边草竹繁茂,垂杨碧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展现在眼前。

这里是真正确立毛主席领导地位的历史起点,敢于担当、坚持真理的长征精神在这里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花茂人民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苟坝和花茂两个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乡村旅游,让百姓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依托苟坝会议的影响,与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相连的长征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乡愁花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和极大关注。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为苟坝和花茂群众送来暖暖乡愁,让人难以忘怀。

2015年6月16日,阳光明媚,花繁叶茂。

花茂村群众兴高采烈,翘首以盼。下午4时许,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这乡愁浓浓的土壤,走进革命老区,亲切看望他夙夜牵挂的贫困群众。总书记走在乡愁小道,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家里,在农家小院里和群众亲切交谈,笑语欢声,山水同乐。

习总书记牵挂老区人民,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来到花茂村,为贫困群众送来党中央的温暖。在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三年来,花茂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打造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农旅一体,产业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过上富裕日子。全村1345户,870户贫困户破旧房焕然一新,一幢幢崭新的黔北民居分布于村村寨寨,通村油路四通八达。村民们早已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0多元。这个曾经“出行难、看病难、饮水难、增收难”的四难村,如今到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找得到乡愁。

深秋的早晨,我们迎着和煦的朝阳来到花茂。四处田畴,稻谷飘香,瓜果遍地,欣欣向荣。村民王治强的红色农家小院,生意火爆,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洋溢着甜蜜的笑意。

王治强,这个昔日穷人,20多年前为生计所迫外出广东、贵阳打工,历尽艰辛,找了些小钱。而今回乡创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生活从此发生巨变。总书记走进他家,在他家院子里与村民拉家常、促膝谈心,畅谈脱贫致富之道。

王治强说:“我做梦都没想到,总书记日理万机,那么繁忙,会来到我的家里,让我好激动、好幸福!在总书记离开几天后,我都还沉浸在幸福里。现在,我的农家乐每天都有几百游客光顾,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参观考察,忙都忙不过来。我家每天的收入都有几千元,还解决了十多个人就业。这都是总书记的关怀,党的政策好!”

提起三年前的那天,王治强异常兴奋。“总书记是下午四点过来我家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总书记在他家的每一个细节。总书记到后,进屋看了厨房、餐厅、客厅,问这问那,问得很细。

王治强说,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领袖,还牵挂着地处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到我的家里,让我想都不敢想,这可是千年等一回的幸福事情啊,叫我一辈子都难忘。

村支部书记、十九大代表潘克刚说,三年过去了,花茂今非昔比,都是中央的扶贫政策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花茂村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土地流转,建立了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成立了专业农业合作社,致力于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开办了40多家乡村旅馆、十多家农家乐,农民收入翻了番。

总书记很关心花茂的旅游发展。他说,乡村旅游要持续发展,注意饱和度,不能家家户户都开农家乐,家家开就要亏。土陶工艺是纯手工的,这很好,越土越好,但也要从工艺方面去提升品质,争取市场……总书记说完又问潘克刚,农民的生活怎样?那几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回来没有?潘克刚都一一作答。潘克刚受花茂群众所托,给总书记送去了群众自拍的一张花茂最近的照片,总书记高兴地看着照片,亲切说道:真是风景如画,好漂亮啊!

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因与中国革命有缘,与新中国两代伟人有缘,过上了百姓富、生态美、乡风和谐的美好生活。总书记的关怀,花茂人民时刻铭记于心,感恩奋进在小康道上……

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年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秦岭

文字编辑/舒畅

视觉见习编辑/向秋樾

编审/李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后感500字作文 家乡春节的作文 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作文600字写事 万能作文题目 二年级100字作文 作文 成长的烦恼 大公鸡作文 我的想法作文 关于知识的作文 假期作文600字 自我成长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 高一作文素材 发烧作文 启航作文 关于叙事的作文 两千字作文 责任担当的作文 400字作文写人 小作文150字 开心的一天的作文 山东作文题目 野餐英语作文 动物作文500字 移步换景作文 停电作文 英语我的一天作文 靠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