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了那么多书 为什么作文写不好?

2020-11-15 05:05:01
相关推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我们会有一种自然的印象,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孩子,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反过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水平一般也差不了。但是,确实有些家长非常疑惑,自己的孩子读了许多书(甚至非常多),为什么作文却写不好,甚至会成为老师批评的对象?

通常,在小学阶段,尤其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孩子的阅读数量似乎与写作水平不成比例。个别孩子,到了中学,写作水平也非常一般,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

1

遇到这种情况,缺乏经验的老师通常会指出,您的孩子读书很多,但是写作能力有待加强。加强的办法,当然是增加写作的数量。例如,更多地写作文,或要求孩子在阅读之后写读后感。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孩子多练习写作,多模仿别人的写作,那么,久之,熟能生巧,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就提升了。甚至,许多家长会送孩子去作文辅导班,孰不知,绝大部分的作文辅导班,往往是摧毁孩子写作能力的地方。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过程不甚了了,我们关于孩子的学习模型,是一种机械的,积少成多的线性发展模型。这种模型将学习简单地看成一个不断堆砌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仿佛堆砌到一定程度,一个丰富而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就形成了。这种观念,已经在校园里造成了无数问题,也是语文学习,乃至于所有学习少慢差费的重要认知根源。

真实的发展,比这要复杂得多,充满了非线性的断裂乃至于跃迁。即在学习领域,孩子从一个水平跃升到另一个水平,常常是经历了漫长的准备,然后在某一刻突然完成的。

2

那么,对写作而言,漫长的准备是什么?

可以说,孩子的全部有意义的生活,都是写作的漫长的准备。但在学校生活环境中,阅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里的阅读,主要的和首先的是指海量阅读。

阅读量太少,对写作根本不起作用。有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读书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在于把一本书反复读精透。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只有在自动化阅读完成(四年级)以后才是正确的,而且这个所谓的“正确”,其实还要加许多限制条件,作出许多必要的说明。

缺乏足够数量时,仅仅面对有限的阅读材料,无论孩子如何精读,老师带着孩子如何咀嚼文本,孩子都无法真正地习得阅读能力。万一习得了什么,那只是机械地模仿例文而形成的僵化的作文模型。

为什么缺乏足够数量,孩子是无法习得写作能力呢?因为写作过程同时包含了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而决定性的部分,是无意识过程,即孩子对于话题、主题的丰富理解,以及对语言形式(包括遣词造句、语法、文体风格、词语运用等)的敏感,而这种敏感的形成,有赖于海量阅读。就好像任何一个专家的形成,有赖于在相关领域里接触和解决大量问题一样。敏感性的本质,是穿透无数的异质情境后,对相应的原则、规范的活的领会。而孩子对词语的领会,对篇章结构的领会,也自然而然地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能力,是潜在的、默会的、直觉的、自然的、本能的。

3

如果缺乏足够数量的阅读,又进行大量的加工,或写作上的强化训练,结果会是什么呢?

结果是,孩子无东西可写。无东西可写,不是真的没有东西可写,而是缺乏对丰富的生活的敏感性,海量阅读原本是训练这种敏感性的最好的方式。

另一个结果,是孩子在被迫写作的情况下,会形成僵化的写作套路,从而损害写作能力,甚至损害思维和大脑本身。就像一架缺乏谷物的机器,在近乎空转地加工极少数的谷子,最终机器本身受到了损伤,甚至永久性地丧失了深度加工能力。

许多作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作文辅导班尤甚。他们训练孩子的作文,实际就是把孩子的思维,装入有限的几种模式中去。包括词语的运用,也被训练得非常僵化,“好词好句”的思维方式,就是这种训练的结果。最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貌似能写出中规中矩的作文,但是缺乏深刻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而一旦这种写作持续下去,孩子将丧失或彻底丧失生动地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僵化的写作,反过来会塑造孩子的思维。这是一种可怕的格式化或体制化,是对孩子敏感的脆弱的大脑的严重伤害。

这种伤害更严重的后果,是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使得写作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而不是一种享受。如果说孩子在写作中有成就感的话,那么往往来自外在的评价:老师或家长的表扬,或作文分数,而非写作本身带来的愉悦。

老师和家长的短视或急功近利,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很容易被忽略。

4

海量阅读使得丰富的语言文字,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组织方式在大脑中不断地场景化,刺激了大脑相应神经元的无限生长。这种丰富性,仿佛是在语言中不断地建立联结或修筑高速公路。

然而,高速公路的修筑,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先修筑无数的局部地区,然后再将无数的地区公路联结起来,直到有一天联结成一个整体。从出生开始,孩子就不断地在建立这种联结,因为这种联结首先是主题的、情感的、逻辑的,而后是语言的。到孩子开始写字后,又是文字的。这种联结,在小学低中段是一个高峰,尤其是在三四年级,当孩子通过了一二年级的学习,掌握了相当的可运用的文字后,需要海量阅读,将全部的高速公路相互打通,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公路网络。这样,当孩子要表达思想或感情的时候,就不会受到重重阻碍。

未来,孩子的任务,是穿越高速公路去各种知识的景点去旅游,但在旅游之前,孩子先得修筑道路,这道路,实际上指的就是基础的学习能力。基础的学习能力,核心的就是读写算的能力,在其中,阅读能力是居首要地位的,其次就是写作能力和基础的计算能力。

显然,如果公路的修建没有初具模型,孩子就很难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并不代表阅读没有意义,而只是说,阅读的数量,还不足以使孩子流畅地表达。孩子必须继续阅读,继续修路并建立联结,直到某一刻(或某一个时期),孩子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表达力提升了,而且不是一点一点地提升,是整体地提升了。

这一个转变时刻的到来,说明孩子迎来了写作自动化时期。

5

什么叫写作自动化?

先说说阅读自动化。当孩子结结巴巴地读一本中等难度童书的时候,说明孩子没有完成阅读自动化,不能摆脱语言的障碍,直接地穿越文字去领会意义,去感受文字所欲表达的喜怒哀乐。

阅读自动化的本质,就是一种速度训练。就像练习打字一样,必须练习到根本不必考虑怎么打字,就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这就说明完成了阅读自动化。如果总在想怎么打字,思想就会受阻,许多孩子学习落后(远不止语文),根本原因就是自动化阅读的水平不够导致了理解力障碍,甚至根本没有完成自动化。在没有完成自动化阅读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一味地填鸭或补课,自然孩子就越学越辛苦了。

同样,写作自动化的含义,就是孩子能够“我手写我心”,自由地表达思想,而不必过分地受到表达本身的限制。如果写作自动化没能完成,孩子自然会出现书写上的“结巴”现象。

而写作自动化,必然是以阅读自动化完成为前提的。没有阅读自动化,根本不可能有写作自动化。通常而言,写作自动化,会滞后于阅读自动化一年左右。假如孩子通过海量阅读,在四年级末完成了阅读自动化,那么在合宜的教学(甚至未必需要教学而能自然完成)下,孩子将在五年级末完成写作自动化。

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能够培养出大批写作水平高的孩子,这就是其中的基础之一。

6

所以,在阅读自动化完成之前,孩子不喜欢写作,或阅读的成果不能在写作上体现出来,是非常正常的。

在这一时期,拔苗助长是非常有害的。

例如,盲目地(而不是适量地)加大孩子的作文训练量,会导致孩子严重受挫甚至厌恶写作。而如果频繁地让孩子写读后感,那么不只是摧毁写作,同时也在摧毁孩子的阅读兴趣。

想想看,孩子本应该贪婪地阅读,结果家长和老师却逼孩子把阅读的时间拿来训练作文,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如果这时候再让孩子去模仿所谓的范文,那么后果会非常严重。

实际上,老师,尤其是家长的焦虑,往往是因为心存恐惧,总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忽视了,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前,孩子主要是在习得基础的学习能力。如果这时候不重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一味地往孩子大脑里面塞未来可以轻松掌握的知识,那么同时将同时伤害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

更何况,不妨自问,现在,有几位语文老师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包括那些课外作文辅导班的老师,写几篇文章让大家看看?

一个自己都写不出像样的文章的老师,居然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并且能教出写作水平高的孩子,您真的相信吗?

而那些少有的写作高手,会有几个赞成现在学校里语文老师的作法?

作家舒婷曾经写过文章,说自己成年后,花了许多精力,才一点点地把学生时代那种好词好句式的作文训练排除出去了。这真的是在排毒啊。

孩子还小,咱就别让他吸毒了。让写作成为一个自然的、快乐的过程吧!

7

这并不是说,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练习写作。

实际上,“全人之美”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表达。低段的读写绘课程,就是一种意义优先的生动的写作(当然,读写绘项目现在流传甚远,但也有老师把读写绘变成了孩子的灾难)。写作训练渗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不是只读不写。

但是,本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必须重读轻写,尤其在自动化阅读完成之前;一个是必须重视自由写作,而不能过早地进行作文训练。

所谓自由写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先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要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写错字了不要紧,语无伦次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喜欢写。那么,孩子经过这种不断的有内容的表达,会逐渐地形成对于写作本身的敏感,并习得生动的写作能力。等到了高段,再对孩子的写作本身进行聚焦,进行生动的作文训练,那么,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会趋于自觉化。

当然,如何教写作,是另一个话题了。

8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有些孩子喜欢读书,但到了初中甚至高中,作文都不好。

这种情况通常比较少,原因也较为复杂。通常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种,孩子读的书有问题,而且非常单调。

第二种,孩子是理科类型,读的书也以科普类为主,而对文学作品缺乏足够的兴趣,他的兴奋点不在语言文字上,而在别的地方。

第三种,孩子并非缺乏写作能力,只是厌恶写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但孩子在给朋友写邮件的时候,在另外自由表达的时刻,写作能力是相当好的。这时候,就不能说孩子缺乏写作能力,只是不喜欢写作文而已。

孩子明明拥有写作能力,却写不好作文的情况(类似韩寒),实际上是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利用自身的写作能力,去完成必要的应试作文训练。但这就与本文无关了。

总之,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遗憾的是,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包括中文系学生,是缺乏写作能力的,而其根源,就在整个应试教育体制上。错误的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伤害的,岂止是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觉醒的老师和家长们,真得好好想想,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建筑的作文 梦想600字作文 作文的题目怎么写 作文小人物600字 写建筑的作文 关于中秋月亮的作文 什么的梦想作文 旅行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一道菜的做法作文 写小孩子的作文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作文差评评语 学习写作文 飞轮效应作文800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禁毒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爱的作文素材 作文日记的格式怎么写 特别的爱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司马光砸缸 我的故乡作文800字 有你真的很幸福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英语 时间牵动我的情思作文 描写秋天丰收作文 雅思小作文 励志奋斗的作文 实力作文 欲抑先扬作文 爸爸笑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