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东华:老家|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年”征文

2020-11-15 06:10:01
相关推荐

抽空回了趟老家,家乡的变化着实惊人。

随着贵州县县通高速,我的老家也跟着沾光。从贵遵复线“十里画廊”站出站,去老家的路也改造成12米宽的旅游大道,坐在小车上,一袋烟功夫,就到了老家清河街上。

老街的变化,也让人很惊讶。

正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时刻,登上万寿桥,让人耳目一新。万寿桥的两头,也建起木柱门廊,门头上赫然书写着“万寿桥”3个大字。桥两边的石柱、石栏,也换成白色大理石雕花廊柱、围栏,清新、喜庆。清龙河静静从万寿桥下流过,杨柳依依,水波不惊,给人一种古朴清幽之感。

万寿桥是老家颇有名气的一座石拱桥。据《开阳县志》记载:此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相传,此桥建好时正值万历皇帝50寿诞,万寿桥由此得名。桥为三孔石拱桥,加两端引桥,全长53.33米,高12.7米,宽6.9米,是开阳县跨度最大的古代石拱桥。桥身桥墩均用人工打凿的条石砌成,曾经是开阳至贵阳的重要通道。

跨过老桥,进入老街。老街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大潮中,已彻底变了模样。原来的马路街,现在也改成步行街,街面上铺了整齐方正的青石板,人走在上面,“咚咚”作响;街面两边,用桌面大的木花栏等距离栽了一株株三角梅,绿树红花,姿态万千;紧邻街面,是两米来宽的人行道,铺面整齐,商品琳琅满目;临街两面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全部进行了立面改造,装饰成板栗色墙面、廊柱、雕花门窗,古色古香。曾经脏、乱、差,只有一两家小五金、一两家小餐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街道,已被另一副模样所替代。

老家历史文化深厚。古为耻里(后改让里)之一部和乖西副司,1949年后一直是区公所、乡政府所在地,其西南面的马头寨,是贵州水东宋氏遗址,有700多年历史。马头,是古时行政区划称谓。明初是水东宋氏亲辖的十二个中级土司的官名,后来才逐步演变为布依族聚居区管理单位和地名。据宋氏族谱记载,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河北真定(正定)人宋景阳率师征黑阳等(今贵阳),底定广右,进兵黔南,遂下蛮州(今开阳),从此,宋氏实力逐渐增强,形成了雄长一方的世袭土司,史称水东宋氏。元、明时期,宋氏在马头寨设立底窝总管府,成为管理一方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近年来,开阳为打造“水东文化、民族文化”等名片,深挖水东文化,在距老街约500米的龙滩坝,建起一万余平方米的水东文化广场和水东文化博物馆,让厚重的历史文化重焕生机。

旅游开发,更是让老家发展步入快车道。清龙河绕山越谷一路流来,流出了水头寨、马头寨、平寨、凤凰寨等“一湾十八寨”,这些布依村寨掩藏在青山绿水中,远远望去,像一幅幅风景画映入眼帘。因此,这一湾十八寨被命名为“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风景区有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贵州十大魅力景区”“贵阳市最佳乡村旅游避暑休闲度假区”的美名,可谓“人在画中游,景在画中藏”。乡村旅游的兴起、火爆,使老家旅游公路连通东西南北,水泥串寨路连通村村寨寨,卵石小径连通家家户户;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每到周末,游人如织,老家人的脱贫致富又多了一条路子。

老家不断变化着。曾经漫山的玉米地,变成了一坡坡绿荫匝地的果园、茶园;曾经蛙声如潮的底窝大田坝,变成了各种瓜果飘香的农耕文化体验园;曾经弯弯曲曲的河道,变成了十公里长的骑行绿道……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凝结的乡愁更浓,思念更深。每一次回到老家,都有一种不愿再离开的感觉……

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年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李东华

文字编辑/陆青剑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