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议论文要学会辩证说理

2020-11-15 16:40:01
相关推荐

(2017·全国Ⅰ)考场佳作

中国,成长中

河北一考生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刚下高铁时的“迷雾摇缀”,还是街头小黄车的错落有致?是满汉全席的惊艳,抑或对食品安全的蹙眉担忧?朋友,今天我不粉饰太平也不标榜荣耀,只为你呈现一个成长中的真实中国。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美丽与污染并存的。诚如你所见,满天黄沙飞扬,雾霾蔽日是真实的。但你要记得,黄沙雾霾覆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掩不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柔美,挡不住“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我想让你知道,那些美妙的山河美景不会被空气污染涂抹掉灿烂的颜色,并且你不也看到了,那一排排可爱的共享单车正是我们为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所以啊,朋友,请欣赏那个辽阔壮美、刚柔相济的美丽中国,请一定程度上宽容如今这个为了天更蓝而做出努力的成长中的中国。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发展与问题交织的,想必你在餐桌上已有所耳闻了。除空气污染外,食品安全是成长中的中国面临的又一难题。但你也应该知道,一次次问题的出现抹杀不掉中华美食的美味及其骨子里的文化,抹杀不掉“脍不厌细”与“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吃货精神。中华美食里含着太多太多文化,有对生活真谛的探寻,也有内心的大爱、乐观。我知道标榜美食和文化掩盖不掉如今食品安全真实存在的问题,但这些小小的问题不足以撼动中华美食的地位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所以呀,朋友,请品味那个让人类垂涎的美味中国,请相信这个为了让你吃得健康而不断发展的成长中的中国。

美丽与污染并存,发展与问题交织,这个在成长中摸爬滚打依然坚定向前的中国就如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成长里少不了叛逆,少不了走走弯路,但更多的还是成长与日渐成熟。因此,希望你接纳这个孩子,我们一同接纳与守望,期盼她成长得更好。

佛语云,心有明珠便可照破万里山河;诗语云,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朋友,愿你带上一颗如明珠般澄澈的心,包容成长中的中国;愿你我共同见证成长后的成熟中国。

【点评】

该文有许多亮点,如直击现实问题,用例正反结合。但阅卷组给出的最大亮点是以“成长中的中国”为立足点进行辩证分析,即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中国:不仅要看到中国的成绩,也要看到中国的问题;不仅要看到当下的中国,更要看到未来的中国。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灵光。[来源:学科网ZXXK]

【方法技巧】

当今高考作文命题最大的热点就是思辨性了,而思辨性的底蕴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意识。它要求人们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反面,主流、支流,长处、短处;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区分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法的内涵很多,这里仅选几种常用观点谈谈在论述文写作中的运用。

一、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事物往往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甚至几个方面。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说理片面的毛病。因此,我们要培养全面说理的能力,只有整体把握事物、全面分析问题,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比如就命题作文“第一步”写论述文,在论述了“第一步”的重要性之后,不妨加上这么一段文字:

第一步固然重要,它几乎奠定了你未来的路。但第二步、第三步亦不可小视。在这一路上,我们应坚定信念,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远方。

写“第一步”,大多数学生恐怕始终是围绕“第一步”展开,如果你能由“第一步”联想到“第二步、第三步亦不可小视”,就会使论述更为全面。当然,这样的内容所占篇幅不宜太多,无需展开,点到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同学将辩证分析简单地理解为要对所讨论的问题“各打五十大板”,或在表述观点时含糊其词,不作明确的判断,这其实是对“辩证”这个词内涵的误解。辩证分析并不反对论点鲜明,辩证思维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文章论点的正确与鲜明上,如果观点模糊,态度不明朗或似是而非,就谈不上真正的辩证分析。

二、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世上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这联系,有直接、间接,有内部、外部,有必然、偶然,有整体、局部等。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对事物、事件、现象之间的各种联系,全面地、分别地、具体地加以分析、研究,而不能只对其中的部分联系进行分析后就简单地作出判断和评价。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中关于“老陈开车接电话”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

“开车接电话”不只是个人行为,也不应是个人的自由,因为个人的违规行为可能关系到他人的性命,可能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可能关涉到法律的尊严。“开车接电话”只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陋习和不文明现象。由此可以写出如下句子:

“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的轻屑漠视,父亲或许未曾意识到,但小陈你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要为你点赞。若为旁观之人,举报此行为乃公民责任,即使冠上‘女儿’之名时,责任并未发生改变。珍爱生命,关乎自己和他人;履行责任,关乎家庭和社会;制止违规,关乎交规和法制。小陈,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诠释了大爱。”“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醉酒驾驶,急速超车,乱闯红绿灯,无视斑马线……中国道路乱象丛生,是规则之松垮,是监管之不力,还是体制之漏洞?我想,根源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重视文明修养,都谨遵交通规则,那就不会有规则流于形式之尴尬,那就不会有‘中国式过马路’的荒唐之举了。”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性质都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外因(环境)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量变引起质变,好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坏的方面,我们要防微杜渐等。这些“发展观”都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事物和问题。如依此继续分析“老陈开车接电话”行为。

老陈经常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但从未发生事故,这使他的侥幸心理越来越严重,防范意识越来越淡,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量变可能就会引起质变,原来的偶尔为之就会变成难以改掉的积习,发生危险的概率可能就会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写出如下句子:“难道你没有见过那些血淋淋的事故现场吗?难道你没有听过妻子殷切的叮嘱吗?难道只有让悲剧成为现实,让儿女的哭声响彻灵堂时,才算清醒吗?中国每年因漠视交规而出现的悲剧数不胜数,难道你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信以为真吗?没有必要为一时的侥幸而称幸不已,当你大意或违规时,危险时刻会降临。”

四、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等。所以,写论述文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这就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全面地认识问题,不可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2017年浙江卷优秀作文《人生能读唯有心灵之书》认为:有字、无字之书对人生的作用远不如心灵之书,或者说到底,人能读的只有心灵之书。在主体论述结束后写了这么一段: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的积极作用,孔子的“欲无言”也没有否定教育的意义,庄子的“学习之殆”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认知之后的。这两本书,在人生启蒙阶段,在积累阶段,还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中间的一部分或会成为心灵之书而化为生命内容。只是说,它们唯有成为心灵之书才能成为“人生能读”,对人生有用。

这段内容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写作中的典型运用。在强调心灵之书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定那两本“书”的作用,在肯定它们的同时又回扣了自己的主体观点。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固然没错,能够避免议论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简单地把“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当作“辩证地看问题”的全部,就会在作文训练中或考场写作中限制思维,一遇到材料,就去找寻其中的好处与坏处、正面与反面、内因与外因、得与失、利与弊……甚至总是把事物的正反两面同等看待,不去分析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哪一方面要作重点论述、如何深入展开论证,这样的文章,难以避免模棱两可、中庸骑墙或简单武断、片面偏颇的嫌疑。

另外,用辩证法看问题的实质在于全面、客观、公允、有分寸。这告诫我们在分析说理时要避免“三头话”:①过头话。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对事物某一方面过分强调,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如“经历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②一头话。只注意事物的一面而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片面议论。如“一个人只要让他经历苦难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③到头话。用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只有拥有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强调“苦难”是唯一标准,忽视其他因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