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成长型思维 是孩子的终生财富

2020-11-15 19:45:02
相关推荐

成长型思维,是孩子的终生财富

原创作者|滴答

朋友弯儿差点儿被自家儿子气死了。

她发来一连串的微信跟我吐槽:

“我儿子居然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关注成绩,非要考第一名?”

“现在上好的学校,哪所学校不要看成绩,成绩当然重要啊!”

“我逼他学是为他好,他还天天嫌我烦,刚刚说他不想学了!”

……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孩子们也不能出去玩,只能待在家里。朋友弯儿想着:既然不能出去玩,就让他做练习题,期末考试拿了第二名,还需要努力。

就这样,弯儿每天都逼儿子做题,儿子刚开始还会乖乖做题,到后面越来越讨厌做题,每一次弯儿花式催促,儿子才勉强坐在书桌前做题。弯儿就在一旁监督着,时不时跟儿子说:“你这是笨鸟先飞,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没有拿第一,趁现在还没开学,提前做准备,这样等开学后可以拿第一名了。”

我能感受到弯儿的愤怒还有爱子心切的想法,但我也能体会弯儿儿子对成绩的压力。

现在很多父母都像弯儿一样盯着成绩看,只要孩子成绩能好,做什么都愿意。

成绩是家长的风向标;也是孩子的紧箍咒。

可是父母向孩子灌输事事都要看成绩,这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人生道理上,父母的思维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家长,孩子才能越学越好。

01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家有儿女》的刘梅对待夏雨和夏雪很温柔,但对待亲生儿子刘星,只看到他学习差。

有一次吃饭,刘梅抱怨刘星功课差劲,排名倒数第一,化学和语文在及格边缘徘徊。

而夏东海却看到刘星成的数学和物理考得不错。而且,刘星在班级里很受大家欢迎,“同学评价”一栏是优秀。

刘梅听到夏东海的话,说了一句:“考试又不考这些,考试只看成绩。”

但夏东海不认为,他欣赏刘星身上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变通能力,这种能力老师教不了,而很多孩子缺乏。

作为父母,我们没必要按照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差,不停训斥孩子,让他跟好学生比较,这种教育方式其实已经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自家孩子比别人差。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瓦拉赫效应”,它是指孩子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便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只要给他一个支点,就会给你一片天。

养孩子不是套用公式,而是要用成长型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一味指责。

就像艾莉森·高普尼在《园丁与木匠》中写道:“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根本区别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真正的高手父母,懂得为孩子搭建成长生态。”

02

你要相信“笨小孩”也能逆袭

一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曾经打败120多位佼佼者入职全球顶尖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从医多年后,曾与特朗普同台竞选总统,如今则被昔日的“对手”直接提名为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美国还把他的人生经历拍成传记式影片《恩赐妙手》

这个人叫本·卡森。

我们看到他的简历,感叹他“学霸”人设。

可你知道吗?曾经的他是个“学渣”。

1961年,在一次课堂测试里,全班同学都拿到满分或者差一点满分,只有卡森的试卷一片空白,零分。在老师尴尬的目光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下课后,一群同学团团围住他,还一口一句“全世界最笨的小孩”嘲讽。受尽了嘲笑后的小本,回家后询问妈妈为什么自己这么笨。当时卡森妈妈听到这话楞了一下,然后弯腰告诉儿子,你是个聪明的小孩,你一点儿都不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并且还能做得更好。

在妈妈的鼓励下,卡森开始慢慢相信自己不笨,只要再稍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这才有了现在的卡森。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许多父母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拥有一直奔跑的能力才是终身受益。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比较,这样做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容易让孩子过分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他们惧怕困难和挑战。

而成长型思维的家长比起学习成绩,更关心孩子从中是否有收获,更关注孩子有没有进步。

家长培养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在赋予孩子一直往前奔跑的能力。

03

面对孩子的成绩,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会怎么做?

孩子成绩有起伏很正常,做家长的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如何做是关键。

(1)用鼓励代替表扬

樊登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嘟嘟考试成绩满分,樊登没有对嘟嘟说:“儿子,你考得真棒!”,相反,他仔细看了试卷,然后对嘟嘟说:“你能考满分,说明这次考试之前你准备很充分,在考试过程中很仔细,这么多题全部答对很不容易,如果让爸爸来做,也许没你仔细。”

前者是表扬,而后者是鼓励。

表扬是对结果的认可,而鼓励是对过程的认可。

表扬如甜点,偶尔为之,鼓励如主食,是每个孩子的必需品。

(2)少批评,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朋友豆豆他的儿子以前很讨厌做数学题,成绩忽高忽低,分数高豆豆很开心,分数低了,豆豆就会批评儿子。本以为批评之后,儿子会长记性,但豆豆发现儿子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到后来甚至讨厌做数学题了。

豆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跟豆豆说:“你不要一直盯着分数看,要带着孩子一起找原因,有时候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就无法改正。”

后来,豆豆看到儿子分数下来,不批评分数考低了,而是跟儿子一起找到每道错题的原因,渐渐地孩子对数学也有了兴趣,成绩也提高了。

我们总是期盼孩子能考个“好成绩”,却从不参与孩子学习过程。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3)教孩子用平常心接受失败

比起“赢”,更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最强大脑》有一次比赛,中国队对战意大利队。李云龙作为中国战队一员,对阵意大利少年安德烈,记忆51对新人的站位顺序。由于一个小误会,李云龙认定自己摆错了,在现场崩溃大哭,嘴上一直重复:“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一直到最后逆袭成功,才平复心情。反观意大利男孩安德烈面对失败,反而给李云龙大大的拥抱,他说:“我刚才很担心李云龙,他看起来很难过,我想要去拥抱他。”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一味的求胜欲和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而是去接受挫折原谅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失败是人生的常态。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别只看孩子比别人差的一面,而是相信孩子可以进步。

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培养成长型思维更需要持续的改变,家长要做的是静等花开。

愿每一个家长,能从今天起,培养成长型思维,不断精进自我。

做一个成长型家长,这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笔名:滴答,自由撰稿人,抬头追寻梦想,低头码字,做生活的记录者。

(本文由滴答原创投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