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了写作文 你曾编过多少“同款”故事?老师:一个桥段看几十遍

2020-11-15 23:35:01
相关推荐

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大概是前年夏天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八卦心理爆棚,便偷偷地翻了翻表弟的暑假日记本。

本来只是想看个乐子,结果这一看差点没给我气背过气去。

在他那些胡编乱造的日记里,他们整个家族的成员,基本就没过上一天的太平日子。

每天的日常不是生病了,就是被车给怼了,最轻的也得是走路脚崴着了。

虽然严格来说的话,表亲跟我不属于一个家族,但是我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也可能是他小时候我吓唬他吓唬得太多,在他的“日记”里,我就是个“反派”。

把他二姨从楼梯上推下去的是我;把他家的狗牵出去咬人的是我;把他养的绿植当柴火给点了引起火灾的还是我。

感情现在的年轻人为了写个日记,都已经这么拼了吗!

从他掏空了灵魂编出的日记素材里,我甚至一时间还有点找不出自己不努力的理由了…

我不禁回忆了一下自己上学的年代,突然感觉有点理解他的“苦衷”。

毕竟当年为了编日记、编作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日子其实也没好到哪去。

为了凑满小学400字、初中600字、高中800字的作文格子,谁还没编过那些“如有雷同纯属瞎编乱造”的故事呢。

01

“同款”题材系列

在人物塑造方面,写日记的话,主人公肯定是自己。写作文的话,男一号永远都是小明,女一号永远都是小红。

题材的话,来回来去也就那么几个。

比如说什么《难忘的一天》、《我的妈妈》、《我最尊敬的人》、《让座》…

就拿《难忘的一天》来说,这一天不是读了一整天的书,就是在家大扫除。年龄大一点的话,也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写“烂”了的题材。

扶老奶奶过马路当然是有意义的好事,但是要按照我们当年写过的数量来说,估计全天津市的老奶奶都不够我们扶的。

总之不管是给老爷爷让了座,还是扶老奶奶过了马路,完事之后,胸前的红领巾总会“更加鲜艳”了。

别笑,这都是当年写作文最硬核的高分利器。

如果你碰见的老奶奶个个腿脚利索,老爷爷总是身强体壮,那根本就配不上一个感人的故事。

02

“同款”桥段系列

题材雷同还不算完,过程也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有人生病了必下雨,天气凉了妈妈必发烧,坐公交肯定没座位,想打车的话更是这辈子都打不到的。

而且在这个时候,你还总会有一个“刚好”出差了的爸爸。

结果就是,只能由你背着妈妈去医院。

但这还不算完,走在路上的时候,肯定会突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而且你们俩人肯定只带了一把伞。

在互相让伞的过程中,妈妈说你懂事了,你说妈妈辛苦了。

在继续往前走的路上,肯定有一个人要摔倒,然后站起来忍痛说“没关系”。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固然没错,但是我觉得在“编排”妈这方面,更“雷同”的是孩子才对。

03

“全能型”父母系列

当然了,写日记再胡编乱造也不可能天天家里有人生病。

所以,这时候脑洞大开的小学生们又把“素材”重心转移到了父母的职业上。

虽然我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但是在我的日记里,我妈不仅凌晨四点半卖过煎饼果子,还冒着酷暑蹬过三轮。我爸不仅抗过水泥袋子,还搬过砖。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让父母生活得轻松一些。

其实在这方面,我还算是好的。

在有的学生笔下,他们的父母甚至连“人”都不是。

忘了是小学几年级了,我们学了一篇老舍的课文叫《猫》。

也不知道是赶寸了,还是老师故意的,紧接着就让我们写一篇命题作文叫《我的妈妈》。

然后我同桌就把《猫》里所有的“猫”换成了“我的妈妈”,把所有的“它”换成了“她”,写完还舔着脸等老师夸他。

他妈妈那个人我是知道的,基本属于贴上胡子就是李逵那种。不用想也能知道,这篇作文究竟会给他带来多深的童年阴影。

04

“名人名言”系列

这几年,鲁迅的名言被“滥用”了个底儿掉,一度还引得不少人出来辟谣。

但是,这并不是最近刚流行起来的。

早在我们当年写作文的时候,这种办法就已经被玩得滚瓜烂熟了。

大概是5年级左右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里要加一些名人名言。

于是,很多人开始去书店买名人名言集。当然,我也买了。

但是买回来后才发现,这压根就记不住啊。于是,为名人“代言”就成了我们的惯用伎俩。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哪位名人说过什么名言你根本就没处查去。所以如果模仿得像的话,老师不仅看不出来,还会夸你“阅读量大”。

这个方法其实还有进阶版,按说应该算是我的“独门秘籍”。

那时候虽然我已经可以流畅地自编“名人名言”了,但是800字的作文格子却总是占不满。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名字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从那以后,在我的作文里,名言永远“来自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彼得·柴科夫斯基。

再加上点自己杜撰的故事的话,800字基本就稳了。

05

写在最后

当年为了凑齐那800字,我一年不知道要过多少次生日。

而当想起自己曾经“扶起”过的那些老奶奶时,我更佩服自己那时候胆子真大。

虽然每次编出了新题材,都让自己感觉成就感十足。但是与此同时,语文老师就早在办公室里笑出了鹅叫声。

其实直到今天我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在假期里安排如此密集的日记。

也许降低数量,才能让学生们提高质量,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吧。

你小时候写作文,还用过什么“经典”桥段呢?欢迎分享。

『诚言呈语』每天为您趣谈教育。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