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要小中见大 小智慧成就大人生 追求精神之大 气魄之大

2020-11-16 00:25:01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甲:近来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小是美好的》。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最适合的人口上限为50万左右,城市规模大了会成病态发展,带来许多麻烦,我同意他的观点,小巧玲珑,多么美好啊!

乙:不久前我读了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大,对城市对建筑的规模追求在太空中也能看到,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纪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

丙:我看气球最好,可大可小。

要求选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用规范汉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者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共有三则材料,每一只材料都有一个利益角度,材料甲的意思是小就是好,对当前建设特大城市只批评态度。材料乙的意思是大就是好,从对当前建设的特大城市支持支持切入,分析城市规模大了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材料丙的意思是该大则大,该小则小,适宜最好。所以作文的中心立意应该为如下几种: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好处,大小应当各得其所。在适度追求大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小,小智慧成就大人生,小大各有优点,两个相对比又各有缺憾,平衡大与小,成就完美等等。

高分范本

追求精神之大

中国人的“大”情结似乎古已有之。阿房宫北构而西折,在一宫之间却气候不齐,这是古代大的典范。如今便不用说,广州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直冲云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楼也越建越高。但就是在这大城市之中,高楼大厦之间人的心却越来越小,越来越窄。

中国人的大情结不能只局限在对于外在形式的追求上,而更应当追求精神之大,心胸之大。(明确提出论点。)

大有什么不好,长城大得令人叹为观止,绵延不绝,便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故宫大得气势恢宏,处处透着皇家威严,令人肃然起敬。莫高窟大数百个洞窟无一不透着千年绚烂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大气磅礴,经久历史洗礼而不褪色。(以故宫莫高窟等中国文化的代表为例,说明大有机文化内涵延伸至精神之大。)

古有竹林七贤,不畏强权,坚持节操这是精神之大。司马迁受宫刑却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是精神之大;文天祥九死一生发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这又何尝不是精神之大?(以竹林七贤、司马迁、文天祥的经典素材说明精神之大。)

可见中国人的“大”情结,自古以来便不止于外在形式,对内心世界精神追求亦有“大”的情结。

城市化规模空前极大的宋朝也是宋词的鼎盛时期,那时有豪放词人的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如苏子瞻、辛去疾;也有婉约词人的儿女情长,如李清照、柳耆卿。中华5000年不仅有城市之大,也有文化之大,精神之大。(以宋朝词人说明不仅有城市之大,又有文化之大,精神之大。)

反观当下城市规模变大,却没有带来文化之大。艺术抄袭之风,屡见不鲜,学历造假等令人不齿之事也时有发生。人心变小了都向钱看了。再难看见像国学大师王国维那样做学问的人。少有像钱学森那样放弃优厚待遇,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人。更遑论文化之大,精神之大了,哪还有当年“踏破贺兰山缺”的气势。(以社会上的现象,以具体事例说明人心变小,同时以钱学森、王国维,说明何谓人心之大。)

中国人的“大”,不能只在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对于城市规模的追求,而更要看重精神之大,追求心胸博达。

当流行歌曲都在哼唱爱情痛苦,故作小儿女姿态,“神”曲泛滥时又有谁会曾想到“丹青卷,书歧黄,锦秀一册翰墨香。” 又有谁记“文为圣,儒宗皇,春秋百家自登场。” 当懵懂的孩子们学唱《忐忑》时,还有谁会想起“昔我往,杨柳垂,今我来,雪霏霏,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古今对比说明文化精神需要有大气魄。)

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而这大不能仅仅是城市之大,形势之大,更要追求内容之大,精神之大。

得分点:本文“我们应该追求精神之大”的立意既鲜明又深刻,论述时考生采用了很多人物素材、名句来证明精神之大的重要性,同时又用反面例子说明现今人心之小,论述有逻辑,有层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