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荆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调考试题

2020-11-16 01:40:01
相关推荐

荆州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调考试题

一、语言积累(16分)

1.(2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读书费时过多易墯( ),文采藻( )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2.(2分)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汉字。

冰雪róng( )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āan( )然归来。

3.(2分)请给“莫”加上合适的部首组成一个汉字,填入方框内。

A.( )然回首 B.羡( )不已

C.朝三( )四 D.落下帷( )

4.(8分)联系学过的古典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战胜困难,靠的是什么?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 ① 。”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② ,再而衰,三而竭。”此为勇气;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 ”,此为责任;陆游夜吟“夜阑卧听风吹雨, ⑤ 。”杜甫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 。”此为情怀;文天祥以死明志:“ ⑦ ,留取丹心照汗青。”花木兰“愿为市鞍马, ⑧ 。”这是行动。多难兴邦,每一份力量汇聚起来,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振兴国邦!

5.(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我们有了不起的科学家。钟南山院士虽然已经84岁高龄,而且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指挥防疫作战。

B.我们有了不起的医护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顶风“逆行”,用自己的生命与死神抢夺。

C.我们有了不起的建筑工人。他们用中国速度与时间赛跑,短时间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D.我们有了不起的人民群众。无数的志愿者坚守岗位,为困难群众发放物资,我们都做到了严格遵守“不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的规定。

二、古诗文联读(16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义田记(节选)

钱公辅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②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④,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方]刚刚。③[负郭常稔之田]靠近城郭、有好收成的田地。④[敛]装殓下葬。

6.(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得无]肯定没有。

B.或异二者之为 [或异]或许不同。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不会因为。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7.(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真不知马也

D.感极而悲者矣/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8.(2分)下面对《渔家傲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长烟落日孤城闭”,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的塞外风光,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B.“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万里”数字间形成悬殊的对比,突出了乡愁的浓重。

C.“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归的悲凉心境。

D“将军白发征夫泪”,通过“白发”“泪”等细节描写,抒发了戍边将士对朝廷连年征战的不满情绪。

9.(2分)对《岳阳楼记》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谪守巴陵”和“百废具兴”对比,表明作者对当时朝廷用人政策的批评。

B.洞庭湖阴晴之景对比,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际遇和情怀。

C.迁客骚人悲喜情感对比,揭示了有些人患得患失、或喜或悲的狭隘心胸。

D.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胸襟之对比,表达作者心忧天下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10.(2分)对《义田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范仲淹具有乐善好施的秉性,不管贫富贵贱,不论亲疏远近,都会予以资助。

B.范仲淹救济众多族人而死后却“身无以为敛”,前后对比,突显其仁者襟怀。

C.范仲淹的后世子继承了他的志向和做法,以子孙肖贤衬托范仲淹的高洁人格。

D.范仲淹轻财好施,虽位充禄厚,却贫终其身,他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理想的践行者。

11.(3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名著选读(10分)

时迁盗甲

①这里且说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次日踅进城来,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家,有人指点道:“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时迁转入班门里,先看了前门;次后踅来,相了后门,见是一带高墙,墙里望见两间小巧楼屋,侧首却是一根戗柱。时迁看了一回,又去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人应道:“敢在内里随直未归。”时迁又问道:“不知几时归?”人应道:“直到晚方归来,五更便去内里随班。”时迁叫了相扰,且回客店里来,取了行头,藏在身边,分付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则个。”小二道:“但放心自去,并不差池。”

②时迁再入到城里,买了些晚饭吃了,却踅到金枪班徐宁家,左右看时,没一个好安身去处。看看天色黑了,时迁捵入班门里面。是夜,寒冬天色,却无月光。时迁看见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爬将上去树头顶,骑马儿坐在枝柯上。悄悄望时,只见徐宁归来,望家里去了。又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③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时迁见班里静悄悄地,却从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爬将过去,看里面时,却是个小小院子。时迁伏在厨房外张时,见厨房下灯明,两个丫嬛兀自收拾未了。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膊风板边,伏做一块儿,张那楼上时,见那金枪手徐宁和娘子对坐炉边向火,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时迁看那卧房里时,见梁上果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徐宁口里叫道:“梅香,你来与我折了衣服。”下面一个丫嬛上来,就侧首春台上先折了一领紫绣圆领,又折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项彩色锦帕,一条红绿结子,并手帕一包。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

④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⑤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嬛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嬛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嬛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个女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嬛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槅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嬛,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⑥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嬛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一口气奔出城外,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还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选自《水浒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9,作者:施耐庵)

班上准备把“时迁盗甲”排成课本剧,你来当导演,请你说说下面的几个问题:

13.(2分)请你给道具组说说,时迁卧房盗甲这场戏,舞台场景需要怎么布置。

14.(2分)排课本剧,选主角是关键,你准备招募一个怎样的人来扮演时迁?

15.(3分)第③段是重头戏,请你紧扣划线句子给演员说说怎样才能演好这场戏。

16.(3分)一般人偷盗后都会藏起来,而时迁却把皮匣子“明明的拴在担子上”,一路招摇往梁山泊走去。请你给演员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时文精读(12分)

鸡鸣在耳

①难忘的改革开放初年,难忘的1986年。国庆刚过,我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安塞腰鼓》。也许缘于沾了国庆节的喜气,它接连被收入各种散文选本,几十年里,陆续有十多种语文课本选了它。许多人对结尾的那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情有独钟。其实我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几乎未经思考,是信手拈来。

②后来的某年清明节,我有幸在我们陕西参加了公祭轩辕黄帝的大典。场面庄严肃穆,来人众多。山上有历经五千年风霜雨雪而依然英姿勃发的黄帝手植柏,而群柏万棵,蓊郁满山,就像眼前这风尘仆仆从海内海外赶来的无数亲爱的男女同胞。他们有的是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然而都对轩辕无比敬仰。爱父母之邦,爱祖国,完全是天然的感情。身上流着炎黄血液的我们,即使到了火星上,情感仍会和华夏的这片土地纠缠。这片土地上的山脉、河流、草原、田野、笑声、眼泪,李白的诗、马致远的词、张岱那舟中人几粒、齐白石笔下的蛙,无一不在游子们心上最柔软的地方产生共鸣。

③一位白发的加拿大籍同胞姓蒲,我们正在攀谈,不远的山上传来一声长长的鸡鸣。蒲先生听了,眼睛里立即放射出异乎寻常的光彩,钻石似的。他兴奋地说:“好温暖啊,咱们中国这鸡叫声!”他说,在他久居的温哥华,夜晚总是静得瘆人,有一天到了美国的一个小镇,天明时忽然听到了鸡叫,尽管那是地道的洋鸡,但他就觉得是听见了湖南老家的鸡叫,亲切,舒坦,心中仿佛出现了夜晚璀璨的灯光和雨后绚丽的彩虹。这真如诗人流沙河的诗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我说,东晋有云:“闻鸡起舞。”蒲先生说,关于鸡,明代也有云:“立马先听第一声。”那一刻,我便联想到《安塞腰鼓》中最后的那句话了。原来。那鸡啼中涵蕴的美好、象征着希望的信念,是先人们代代播撒的种子,是一直深藏于我的潜意识中的。

④黄帝陵前的台阶一共是95级,我们把它看作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史,每登一阶,就计算我们应是到了哪个朝代。蒲先生说,咱们文字中记载的鸡和鸡鸣,好像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说是的是的。踏到第39级台阶的时候,我们粗算,正是到了先秦左右。“这应该就是吟唱出《诗经》的地方。”我说,“尽管违背《毛诗序》的诠释,我一直愿意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理解为在艰难困苦中,总有希望存在。”

⑤在我的心里,《诗经》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此,在这第39级台阶上。台阶上有如晦的风雨,也有啼叫不已、激越嘹亮的鸡鸣。中华民族从远古一路走来,经历了深重的灾难,然而不已的鸡鸣昭示,我们总会迎来天明,总会重新站起来,阔步向前。这是多么诗意的台阶,音乐的台阶,美的台阶。我们低着头,久久咀嚼品味。

⑥此后,每当我再想起《安塞腰鼓》结尾那一句的时候,我似乎就看到了伟大的轩辕。轩辕在上,那鸡啼声是轩辕的神遣之句。《安塞腰鼓》,我只是幸运的代笔人罢了。它反映的是我们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的意志,是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灿烂时代的意志。它是袅袅上升的一种山河情绪,一片情绪和意识交融的云。我一直期冀它能是上升到我们辽阔的民族精神云层的一片云,期冀它能和整个云层变作朝霞,润红苍白,化成雨滴,丰盈干瘪,期冀伴着那隆隆鼓声和黄帝陵前悠长的鸡鸣,人们一起向着明天意气风发地走去,脚步铿锵。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2日,作者:刘成章)

17.(2分)还记得《安塞腰鼓》吗?说说文章结尾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

18.(2分)请你仿照第③段划线句子,写一句类似的话,揭示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19.(2分)假如你也站在黄帝陵第39级台阶,你能想起的《诗经》里的句子是:

20.(3分)请你任选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21.(3分)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⑥段加点词“神遣之句”的理解。

五、报刊浏览(6分)

当地名开了个“大会”,怎能不爱我们大好河山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每周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这档节目以中国村庄、城市、乡镇、山川河流的名字为切口,在解构“中国地名”的同时重构了集体记忆,也激发了集体共情。自开播以来,节目热度持续不退。成功引领起全社会聚焦“中国地名”、聚力“地名文化”的热潮。

地名是赓续根脉的最重要线索

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于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于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等。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中国的地名古老而又新颖,有的地名流传了数千年也没有变化,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的地名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演变,将这些地名串联在一起,也可以成为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1月14日16版,上同)

22.(2分)读报时,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善于猜想。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解构”与“重构”分别是什么意思。

23.(4分)读报时,碰到有感触的信息要善于联想。请结合第二则信息,说说你所在的村庄(或社区、道路)命名的缘起、内涵或变迁。(100字左右)

六、语用实践(10分)

3月12日,为了支持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外来务工人员向镇政府捐赠了自己全部存款约13万元。工作人员了解到,捐款者全家7口人,全靠收废旧物资维持生计。于是工作人员好言劝慰这位捐款者并最终与其达成折中意见,退回了12万元,接受了9273.4元捐赠。

24.(2分)你当时是志愿者,你也帮着这位工作人员劝说捐款者:

25.(3分)工作人员的行为也是值得点赞的,你说:

26.(5分)请你拟一条短信,向这位捐款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感谢。120字左右。

七、作文(50分)

27.在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岗位,班长、小组长,或者物资保管员,不管哪个岗位,都是一种担当;在家里,在团队,在社会,我们都有相应的角色,不管什么角色,那都是一个承诺,都有一份责任。

请以“这是我的岗位”或“为了一个承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duò zǎo(每空1分)

2.融 翩(每空1分)

3.蓦 慕 暮 幕(每空0.5分)

4.①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一鼓作气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铁马冰河入梦来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愿为市鞍马(每小题1分,错漏增删一字,不得分。不跨题扣分)

5.C(A.“虽然……而且……”关键词使用不当,改“而且”为“却”;B.“用自己的生命与死神抢夺”缺宾语,“抢夺”后应添加“生命”;D.语义重复,“做到了”与“严格遵守”删除其一)

6.A(表推测,可译为“大概、恐怕”。)

7.C(A.指示代词 B.结构助词 C.代词/副词 D.表示顺接)

8.D(这里只是对戍边将士的深深同情,并未表达不满情绪)

9.A(作者只是表明对滕子京的赞赏,并没有批评朝廷用人政策的意思。)

10.A(“不管贫富贵贱”有误,原文“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只资助贫困者)

11.日有食 / 岁有衣/ 嫁娶婚葬 / 皆有赡

12. 在朝(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在野(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王担忧。

13.示例:卧房内有桌子,桌上点着碗灯;上有横梁,梁上挂一大皮匣子。厨房内有桌、灶。(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原文,罗列场景器具4种以上即可。)

14. 扮演时迁的人应该身材瘦小,聪明机灵,走路轻盈,手脚利落,善于攀爬,有一定的口技特长(如鼠叫)

15. 示例:这一段中,时迁展现的是一个技艺超群的神偷形象,表演时要重点演绎“溜、踅、爬、伏、盘、伏”这一连串动作,动作要敏捷轻快,收放自如,有胆有识。

16.徐宁会用钩镰枪,能破解呼延灼的连环甲马,于是吴用遣时迁入京,盗取徐宁祖传雁翎甲,引徐宁上梁山。时迁盗出宝甲后,故意将匣子挂在显眼处,为的是让沿路的人看到,从而引徐宁一路追来,将徐宁赚上梁山。

17.这里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鸡啼也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生活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18.示例: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情怀(本文要表达的就是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根脉、民族情怀和精神模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变。学生能够感知到并通过换词仿句,表达出这种情怀、意识、价值观就可以得分)

19.示例: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子出自《诗经》即可得分,有错别字一字扣一分)

20.示例一:运用排比,使语句节奏明快,简洁有力,层层递进地赞美《诗经》赋予中华民族的诗意之美、音乐之美、精神之美;

示例二:运用比喻,寓指中国民族阔步向上,一步步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走向繁盛。

21.意在表达那鸡啼中涵蕴的美好的信念,是一直深藏于炎黄子孙们的潜意识中,已深深植入我们的骨髓。

22.解构是指对“中国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和寓意等内容进行解读剖析。重构是指通过认识地名重新构建国人对地名文化、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重新建立起公众对地名文化的热情。

23.示例一:我居住的城镇名为“沙市”。春秋战国时期,沙市曾是楚国都城郢的外港,初称“津”,意即长江渡口。至唐代,始称沙头市,简称沙市,一直沿用至今,意为古长江与沮漳河、夏水之间三角洲顶端的市镇,是著名的鱼米市场。

示例二:我居住在“江渎宫”附近。江渎宫旧称李公桥,又叫五桂桥。中国历史上祭祀的四渎水神为"江淮河济",人们在这里建了祭祀江神的祠庙,名为江渎宫。相传这里还是屈原的故居,其不朽名著《天问》就是在这里问世的,江渎宫内的“天问阁”因此而得名。

示例三:我所在的村庄名为李场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个村以李姓聚集居多,相传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开发湖广地区,由甘肃一带迁移而来的,至今李姓家的中堂上还挂着“陇西高风”的牌匾。现在,李姓已经只占村里一部分了,另有万、张、彭等姓,但由于村子历史的缘故,依然叫李场村。

24.示例:感谢您的爱心,其实捐款不论多少都是一份心意和贡献。您的这份捐助是毕生积蓄,如果全部捐献,那您的生活也会陷入困境,这样受帮助的人也会很痛心。我们接受您的部分捐款,既不影响您的正常生活,又能将您的爱心带给需要的人,您看这样如何?

25.示例:您对弱势群体的捐款甄别对待,没有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反映出政府工作人员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对弱者的呵护,对善的呵护。您的行为同样是一种善举,为您点赞,也向您学习。

26.示例一:善良的捐款人,您好!我是湖北的一名中学生,我在新闻中看到您的善举,非常感动。您的爱心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意,看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真诚,看到了“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精神。我要向您学习,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示例二:疫情无情人有情。尊敬的捐款者,您把家庭全部的积蓄捐给灾区,我向您的这种奉献精神表达深深的谢意与敬意!但是,捐款也要量力而行,您还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您的生活也离不开这些积蓄。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再次感谢您的捐赠!

七、作文

27.按荆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 作文一篇 作文 家乡 《爱》作文 作文朋友 作文小学生 的故事 作文 故事的作文 的人作文 作文的结尾 英语一作文 作文的开头 中考作文作文 的作文400字 的故事的作文 你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