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回得去的故乡 看得见的未来

2020-11-16 02:05:01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每年春节期间,随着数以万计进城务工、创业的农民带着家人回老家过年,不少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减少,出租车难觅踪影,快递业务停摆,卖菜摊担基本消失,许多小饭店、小商店、小理发店关门。

材料二:各种建筑工地,农民工是主流;各地环卫工人,农民占多数;各级各类学校的保安大叔、保洁阿姨、食堂大师傅,大多是农民。

材料三: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材料四:农村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撂荒现象普遍、麻将赌博泛滥、基础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留守儿童妇女数量庞大、“空心化”现象多有存在。

要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联想与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联想与思考?”考生必须以“以上材料”为“感悟、联想与思考”的基点,脱离材料即为偏题、跑题。

2.立意限制。四则材料均和农民、农村发展有关,这就规定了写作立意的基础,即必须和“农民、农村发展”紧密联系;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然后多点关联,确定立意。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一、二、四谈的是当前农民主要务工的行业及在行业中占比情况和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不得因此歧视农民和农村;材料三谈的是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决策,考生不得唱反调。

4.思维限制。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考查的是分析、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求异即分析,求同即综合。考生构思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思考材料间的内在关联,确定出一个集中立意,以此展开记叙或议论。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材料中的侧重点是“农民与农村发展”,考生可以根据这两点展开联想,广泛思考,合理生发。可以从认识的角度分析造成目前农村问题的原因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也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解决问题的方略。可以站在农村农民的角度,也可以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来谈。

2.切入的角度是自由的。题目提供了四则材料,只要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从任何一则材料切入都可以。

3.“感悟、联想与思考”是开放的。”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由此可见,农民与农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视和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变化,如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等,所以考生在选材时可以更加灵活自由,有很强的时代性,要能体现对国家的认同感。

4.文体是开放的。“感悟、联想与思考”暗示了文体的开放性,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可以抒发感触,也可以体现思考;如果谈思考和见解,以议论文体为佳。

解题

本题目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设题目的在于引导作为未来公民的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能对农民和农村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认识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材料一、二、四谈的都是农民、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材料三则从国家建设的高度指出问题解决的方向。这些都是考生思考的出发点。只要能对农民、农村发展问题积极地谈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充满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就是符合立意要求的文章。在具体写作时,应避免抽象的说理,及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切口要小,且要深入分析;选择记叙文,则要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参考立意

记叙文立意参考:

1.记叙看到的或记忆中的农村风光、美好记忆或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2.记述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事、景以及建设前后的变化。

3.记述自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点点滴滴的感悟。

议论文立意参考:

1.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2.让故乡回得去,让未来看得见。

3.美丽乡村建设在路上。

4.美丽乡村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面对乡村现实,展望美丽乡村蓝图。

错误立意:

1.感恩农民工的默默付出。

2.尊重每一位农民工。

3.评述他人或反思自己对待农民的言行思想。

4.真实描述自己熟悉的农民工形象并表达自己的感悟。

5.记录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

范文展示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逐渐出现一些问题:撂荒现象普遍、麻将赌博泛滥、基础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留守儿童妇女数量庞大、“空心化”现象多有存在。这就违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

我们要让故乡回得去,让乡村的未来看得见。

习近平主席说,即使未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建设要与时代以同频率的步伐向前迈进,让故园依旧,让“小桥流水人家”的场面与我们同行,让在外远行的游子有自己的归属,让更多的老人、儿童得到温暖的陪伴,再无空巢之人,再无留守之痛,才能建设真正的美丽乡村,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建设美丽乡村,有人走在了前列。

走在乡村建设的路上,有农民在大地上奋斗,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艰苦奋斗,将一个交通闭塞、房屋破旧、村民收入低的薄弱村,发展成了全国文明村,并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笔回信。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发展,这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的希望。总有人说,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但是当踏上了中国梦的征途后,一切仿佛那么和谐。在这条路上,乡村建设如同烟火,偶尔冷漠受挫,但终归发展火热;恰似人间,终有光明时刻。

乡村建设如星星之火,照亮未来。

干部下乡,精准扶贫,带给老无所依的农民情感与物质上的关怀;教育从娃娃抓起,多少个希望工程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福音,送去知识,传递希望。下一代的农民,不能只当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保安大叔、保洁阿姨、食堂大师傅。执政党的不忘初心与创新引领,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村庄最能体现国家的发展变迁与开拓进取,小家的幸福才是大国的未来。

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生产发展齐头并进,生活宽裕无烦恼,乡村文明小事起,村容整洁不懈怠,管理民主人人责,这就是美丽乡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却又不忘初衷,传统依旧,乡村才是真正的“进行时”,农民的春天才会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建设美丽乡村,让故乡回得去,让乡村的未来看得见。

点评

本篇作文快速入题,语言精练,标题“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紧扣材料,生动清晰,高度概括,一语破题。正文开头由材料中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后,用过渡语段引出主体部分的两个层次:“建设美丽乡村,有人走在了前列”“乡村建设如星星之火,照亮未来”,构成层进式论证结构。有事实论证、比喻论证、说理论证等,论证说理较有力度。且文章善用排比句,语言较有气势,增强了可读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滑冰作文400字 以失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十篇中考满分作文 爸爸睡了作文 爱眼护眼的作文 校庆运动会作文 秋天的活动作文 令人难忘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序言怎么写 我的家乡400字作文 学会坚强作文400字 四年级防溺水作文 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作文 初一开学计划作文 有关友情的作文开头 校园一角作文200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关于姥爷的作文 北京介绍作文 愿景作文 介绍照片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书信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句 一件小事作文350字 作文350字 4年级作文观察日记 未来的教室作文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自我类作文 成功是什么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