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善用六部感受法 源源不断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

2020-11-16 04:30:01
相关推荐

写文的人都知道素材的重要性。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纵有天赋文笔,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显得空洞无力。

素材的搜集渠道有很多种,例如读书,从书中获得经典案例;或者网络搜索,在浩瀚的资源中筛选精彩个案;又或是通过采访,聆听别人的亲身经历,获取独家信息,等等。

这些素材的搜集方式,都是写作者经常用的。然而,不管是读书、网络搜索,还是采访,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素材,都可以称为间接素材。因为那是我们是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经验或知识,而采集到了。

实际上,有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源源不断获得第一手素材,那就是感受法。

拥有十年媒体经验的刘杨在他的《学会写作》这本书中,非常具体细致地提出,利用人体的感知,也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亲身感受,来积累素材。

感受法十分直接简单,但恰恰因为它太过直接简单,而往往被写作者所忽略。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详细讲。

一、眼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长久以来感动着万千读者。文章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写得最多的是作者眼前父亲的样子。朱自清写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这一段文字中,读者清晰地看到,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努力为儿子做事的样子。朱自清把眼睛看到的场景,细致地写下。笔触真实质朴,让读者很容易就产生共情,也就是类似的感受。

阅读的时候,读者会不禁想自己的父母,平日里为儿女操心的各种细节,甚至是唠叨,此时此刻异常暖心。因为天下父母的爱,都是同样的。

那我们要怎样观察,才能写出这样的效果呢?

首先,在一个场景里,我们看到场景里的主体,记下他的相貌,穿着。

比如《背影》里的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甚青布棉袍”,一个典型的民国普通百姓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然后,我们观察主体所处的环境。

比如《背影》中,父亲为了要去买橘子,需要穿过的铁道和月台。

最后,我们要看主体与环境互动时的表情与动作。

比如父亲穿过铁道时的“蹒跚”,爬上月台时“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

这些普通的小片段,如果朱自清没有看进心里,就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字。所以我们平时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住尽可能多的细节。之后在写成文字时,突出亮点,加入自己的感受。那么,即使是普通的一瞬间,也可能成为一个极好的写作素材。

眼睛是心灵之窗,也是世界之窗。从今天起,就用我们的眼睛,透过诸多的表象,看穿人类情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宝贵的素材吧。

二、耳

我们平时总是习惯“听而不闻”,从现在起,我们要主动发挥耳朵的大能量,好好利用耳朵采集素材。

那么,我们要怎么听,才能听到素材呢?

听,有两个搜集目的。

一个是听出声音的信息。

比如过马路是听到汽车喇叭声,你就知道是有车来了。

另一个目的是听到声音后,你产生的感受。

比如你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你是感到车正向你开过来,非常危险呢;还是觉得车离你很远,不必理会呢。

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猫狗打架的声音,狂风骤雨的声音,等等。尝试着去注意在特定环境下,这些声音所传达的信息和感受。进一步想象这些声音背后蕴藏的故事。

例如,《烟火里的尘埃》这首歌,就能让人听出深深的孤独感,同时又充满了倔强的感觉。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歌曲创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下把这首歌创作出来的呢?

在通过听搜集素材时,可以参照刘杨的辨声练习表格:

三、鼻和舌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之所以大热,并非仅仅因为,里面播放美食极其诱人,更重要的是,节目的旁白,在一字一句描述食物的香气与味道的同时,传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介绍“担担面”时,节目里是这样说:

“担担面是讲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尚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

如果平时我们只是呼噜噜地吃面,评价可能就只有俩字“好吃”。但如果我们用心地,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再把感受写下来,那么摆在读者面前的,就不是一段文字,而是一碗香喷喷的担担面,并从中感受到亲切的中国情结。

那么,平时我们怎么才能有意识地,练习通过嗅觉和味觉,来延展内心的感受呢?

《学会写作》给出一个“从食物走入内心深处的步骤”的示例:

跟着这个步骤的思路,我们可以透过眼前的食物,渐次捕获内心的感想,最后引发行动,一气呵成。

这就是我们通过鼻和舌,采集素材的方法,只要多加练习,慢慢就能运用自如。

四、身和意

前面所说的通过眼、耳、鼻、舌都是透过表面的现象,引申至内心感受。而身和意则不一样,它们直接从内心出发,外化成具体的想法和行动,是更为高级的素材积累形态。

比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开篇就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主角以极其平淡的口吻,讲述了母亲离世的事实,让读者万分震惊之余,奠定了小说的荒诞基调。他的表达正是出自他那对世事无所谓的局外人心态。

而同样是写母亲离世的中国作家张洁,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用类似的笔法表达出完全相反的心情: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经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

“驻足伫立”,“回味”,“忍咽”这些真实发生的动作,看似平淡无奇。但通过它们,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喷薄而出的思念。

生活常常平静如流水,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身和意,抓取到这些瞬间即逝的激越情感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快速地用纸和笔写下来,或者用手机录下来。有一点,就记一点。不用讲究,然后将这些既凌乱又零碎的内心素材,统一梳理。

比起从网络搜索获取等其他方式,六部感受法通过我们自身感官,采集而得的素材,无疑是第一手的。如果没能马上抓住,人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曾有过怎样的心绪。同时,我们也就让这些珍贵的素材白白流走了。

但是,任何技巧的运用,都必须经过一段坚持练习的时间,才能被熟练掌握。即使是我们自己的感官,也是同样。因为我们都浪费了它们太久了。要想它们恢复灵气,为我们的写作增添丰富素材,就马上把它们锻炼起来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花的作文 小学生军训作文 关于热爱大自然的作文 成功后的喜悦作文 春节作文三百字 平凡的荣耀作文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素材新闻 关于洪水的英语作文 女生自我介绍作文 童年趣事300字优秀作文 myhobby英语作文5句话 真人cs游戏作文 写八哥的作文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作文300字 事物的两面性作文素材 要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军训一件事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 我变成小鸟作文300字 作文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遇见你我很幸福作文 什么作文题目最好写 作文家庭趣事500字 关于梨的作文三年级 地震作文300字 过年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去北京英语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 温馨的设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