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师下水作文丨关于“路”的故事和遐想

2020-11-16 08:20:02
相关推荐

一天上午,我驾车外出演讲,行至城郊结合部的路段时,发现前面的车辆越来越慢,终于停了下来,——堵车了。原来缓缓流动着的车河静止了流动,静静地躺在路边。过了几分钟,前面有几个司机从车窗探出头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其中离我较近的一个司机嚷嚷道:“什么鬼路!还没出城,就堵了!……”这时,前后有的车辆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喇叭声,那意思分明是等得不耐烦了。没过多久,静止的车河重又慢慢地流动起来。

这段路真的不怎么好,勉强够来往的车辆交会,有的地方坑坑洼洼,坐在车里,时有颠簸的感觉。前行几十米,路的一边,摆放着“前方施工,车辆慢行”和醒目的箭头指向牌时,知道前面正在修路。液压破碎锤、钩机、铲车、翻斗装载车等修路机械正不停地工作着,响声嘈杂,震耳欲聋。工人们有的操作着机车,有的在路面大汗淋漓地修修补补,有的在配合机车进行辅助性的劳动。一位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小青年手持一面小红旗,来回摇晃着指挥来往车辆。

行车途中,遇上修路和因修路而堵车或慢行的现象,司空见惯,不足为怪。

今天我坐着朋友的车又经过这一路段。进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黑油油的崭新的沥青路。车行平稳而舒畅;路面醒目的虚线、双实线和行人道分界线伸向前方;来往车辆井然有序……

然而,不久前遇上的那一幕司空见惯的修路和堵车的情景却浮上脑海。

于是,我想到路,想到开路和修路。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路—— 直路、弯路,平坦的路、坎坷的路,宽阔的路、狭窄的路;有形的路、无形的路……

古今中外,伟大工程的造就都需要路,而且路在工程动工之前就存在——或开辟,或拓展,或修补……否则,材料怎么进出施工现场,人员怎么到达现场施工?在今天,我们常常听到:要致富,先修路!可以想象,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在修建伊始,那些大大小小的路是绝对不会没有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修建的“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有新疆的独库公路,等等,这些当代宏伟工程修建中的路就更为陡峭艰险了。

不仅建设工程需要路,就是人们的交往和货物的流通,甚至打仗,都需要路。在古代,人们为了交通和商贸往来不得不开路、修路。象秦汉古道、梅关古道,等等。至于古代用于战争的栈道,那也是路——狭小而惊险的路。而对于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对于路的重要性更有着生活的切身感受——要致富,先修路!

然而,世上的路,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不断开辟、不断修建而成的。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第一次“走的人”便是开路者。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有形的路来,既是方便自己出行,更是为了给后人提供交通方便。而因为有了路而建成的那些伟大工程,既利在当代,又功在千秋,其中,路,实在是功不可没。那些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道路——古代的各种路、通衢,现代的铁路、公路……莫不付出了一代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劳动和牺牲。

开辟有形之路,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甚至付出牺牲,方可筑牢路基,供车辆行驶、行人行走。

无形之路的开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多世纪前的旧中国,风雨如磐、天昏地暗。中国人民在黑暗中奋斗、摸索,为了救亡图存、找到自己解放的光明之路而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终于在以毛泽东同志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破天荒成功地地开辟了一条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路。

路的开辟何其重要,何其艰辛!开路难,开路人更苦:

脚下行之路,步步踏厚土。谁知每一程,寸寸皆辛苦!

作为行路者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和感恩那些付出艰辛和牺牲的开路者。我想,每一个行路者至少我自己,在行路的同时,还应该做一个修路者——在前人开辟的基础上,使之更宽广、更平坦、更顺畅。就是说,要把路不断地修好、筑牢,为了后来的人们走得更稳当、更顺利。

我想起了父亲修路的事。记得上小学时,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罢。每逢天寒地冻、刮风下雨,生产队又无法出集体工的日子里,社员才能能得以在家休息。可父亲从来就没有休息过。他常常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扛着锄头,担着土箕,独自一人顶着风、冒着雨去附近修路。每次出去时,只告诉母亲一声他去修路的地方,然后,就出门了。经常一去就是二三个钟头才回来。

有一次,快到吃午饭的时候,外面还刮着风,下着雨,父亲还没回家。母亲吩咐我去看看情况并叫他回来吃饭。我按照母亲告诉的地点走去,远远地就看见父亲的身影在风雨中来来回回地移动,一会舞动锄头,一会又担起土箕;一会弯下身子,一会直起腰来……风,吹动着他蓑衣的下摆,又不时地掀起他头上的粽叶斗笠。我打着寒颤,来到父亲身旁,只见他把高出路面的泥土和碎石挖掉,把低洼处填平;把狭窄的地方铺上石子,覆上泥土,把路面拓宽……,这一切,他做得十分的娴熟。

“冷吗,爹?”我问。

“做起事来,就不冷了”,父亲把一块小石头放进一个小坑里,用锄头抖了抖,直起腰来,说“回去吧”。

“其他人呢,爹,他们怎么不来?”我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问道。

“这是自觉自愿,生产队不计工分的,怎么好意思邀别人来?”,停了一会,父亲接着说:“这路太不成样子了,到处都是小坑,又窄。一下雨啊,上学的、赶集的,叫人家怎么走?挑着胆子的就更困难了。你不修,我不修,他也不修,这路不总是老样子,……?”。

我默默地听着父亲的话,就象在学校听着老师的教诲一样。

“再说了,这路,我们自己也经常经过。这修路啊,也是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的事”。

快到家的时候,父亲象告诫似的说:“你要记住,做事要想着天地良心。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就只管认真做,做好就行……”。

父亲坚持几十年义务修路的举动和精神,以及他告诫的言语,一直深深地扎根在我年幼的心坎里,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不曾忘却。

无论何时何地,路,对于人类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一项都不可或缺。行,就是交通。有了路,才有交通。我想,我们是行路者,又是广大修路人中的普通一员,就象在城郊结合处的路段上遇见的那一群挥汗修路的人们,他们忘我地劳动,不就是为了让进出城市的车辆和行人走得更安稳、更顺畅?为了市容市貌更加的文明、美观吗?我明白了,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为了造就数以亿记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也正在修筑一条人人都要行走的无形之路吗?这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成人、成才的路。我们要竭尽全力,把这条路修得牢固坚实,让它不出现弯路和岔路;让它更加宽阔、平坦,一直通向远方……。

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全力以赴,修建更宽广、更远大、更宏伟的人间大路:一带一路、全面建成小康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那还等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加入修路大军吧。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刘雪庚;编辑:殷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殷勇教育聊斋

国情教育丨拜访王鼎纪念馆,我想到了《港版国安法》

教材新探丨《氓》:最早写商品经济的萌芽、写摆地摊摆来爱情

作家为“童年”写的诗,您是否从中找到童年的记忆和“影子”?

写日记,可以激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欲望并为之提供生活经验和素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题记格式怎么写 小学生活二三事作文 我的房间作文400字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作文 美好的回忆作文400字 寒假计划作文400字 我很重要作文600字 抄一篇写人的作文 第一次做饭400字作文 没想到真没想到作文600字 推荐一本书作文300字 写一件事的作文400字 新学期新计划的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300字 描写雪的作文300字 过春节的作文300字 假期生活作文300字 希望作文600字初中 被老公打屁股作文 一年级作文大全50字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文 我为什么点赞作文 申论大作文万能模板 我和别人不一样 作文 海洋馆一日游作文 寒假作文100字 美的瞬间600字作文 一件小事作文600字 回老家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