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作文题难不难?听考生和专家们怎么说

2020-11-16 09:00:01
相关推荐

今年作文题不考疫情,不考扶贫,考起了历史?广东高考第一天,作文题一经出炉便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今年作文题以“管鲍之交”故事为契机,让考生写发言稿,这样的形式在很多考生看来非常新颖,出乎意料。对此,信息时报记者也邀请了大学教授、文艺界人士以及中学名师共同讨论该作文题。在专家们看来,作文材料考生熟悉,不易偏题;同时关注考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考生突出自己的语言特色,有个性化理解。

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蔡晓素 孙小鹏 丘敏华 欧嘉福 佘铄嘉 李欣煦 陈丹婷 刘展萍 曾雯雯 王佳馨 焦何结

实习生 莫海珊 黄雅静 吴嘉莹 郑植方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看法

出题新颖,选“鲍叔”最好写

“考前练习的作文试题几乎都是扶贫、抗疫等题材,没有接触过这类与历史搭边的作文材料。”7月7日中午,考生们一出考点,便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在华附考点,113中学的林同学一考完便惊呼,作文是她“印象最深的题目”。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许多考生均认为,今年作文题较为新颖,发言稿这种形式很少写过,也是出乎意料的。不过也有考生如西关外国语学校的郭同学所说的那样,“作文题目有些出乎意料,但还算在把握之中”。

当被问到作文怎么写时,不少考生都选择了“鲍叔”这个角度进行写作。“因为觉得鲍叔一方面不计前嫌,一方面甘居人后,感觉比较好写。”华附中学的吴同学从鲍叔知己知彼、胸怀天下两个角度入手完成作文。在他看来,发言稿需要加入一些自身的经历和想法,因此他在作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13中学的顾同学就从重用人才的角度着手写作。

在广州市第一中学考点,西关外国语学校的卢同学和周同学等人也是选择了鲍叔。卢同学说道:“鲍叔的各个角度都有写到,不过主要写了胸怀宽广和真才实干”。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黄同学也表示,鲍叔的角度比较好写,“从甘居人下的角度来切入”。

专家点评

大学教授:作文材料考生熟悉,不易偏题

对这个考生认为非常新颖的题目,专家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需要从什么角度切入会更好写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金教授就告诉记者,在这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哪一个人物来写都是可以的,应具体说出为什么对某一人物感触最深。

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

“今年这个考题,所创设情境贴近考生实际,作文材料考生熟悉,有话可说;要求明确,不易偏题。相信我们的考生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思想与表达俱佳的高考作文。”张玉金说道。

文艺界人士:突出语言个性,是加分要素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用发言稿的形式完成,有一定的新颖度,它或多或少有效回避了一般论文的呆板僵硬。”对于这个作文题,《广州文艺》期刊社副社长、副总编张鸿认为,它有意保持学生作文中的“强抒情因素”,事实上“照顾”了学生们某种的“学生腔”习惯,便于他们更为顺畅、自如地完成。“我觉得用发言稿的形式,有一定才华的学生其实可以强化自我,突出其语言个性——这应当是加分要素。”

在张鸿看来,这个作文至少有三个角度可以选择:齐桓公的,管仲的,鲍叔的。相对而言齐桓公和鲍叔的角度可能更容易完成些,有更多可言说、可发挥的余地;而从管仲的角度,难度会大,但如果完成得好恰恰是最易出彩的和有深度的。

“‘标准答案’的那种确然和可套用性在这里就变得难以适应,所以它更适合有思考的孩子更多发挥。”张鸿表示,它大体和中国传统应试的策论有一定的结合,可深入言说、提出启示,是对孩子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

中学名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个性化理解

对于长期深耕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这个新颖的作文题,是否有难度呢?

广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六中语文教师肖刚就表示,今年这个题目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材料,还是任务、情景以及要求,几乎不存在“陌生化”的问题。因为发言稿这种形式,与2019年“面向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几乎一模一样;至于材料本身“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华师附中语文老师曾一鸣也认为,作文材料内容是学生熟知的管鲍和齐桓公的故事,并且提供了孔子和司马迁的评论。既有对历史事实的阐述,也有评论的指引,虽然评论是文言文,但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在这三人中选择一个,并无优劣之分,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个性化理解,体现高考对创新思维的关注。

那么怎么写才能写得更好呢?对此,肖刚认为,虽然这个题目的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但是其所揭示的主题以及故事中的三个人物,都是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有“投射”关系的。同时,这个题目还有一个隐喻,以本题所引《左传》“管鲍之交”故事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智慧源泉,“多读书、多读历史、多读经典”才能“最有感触”,才能有深刻而现实的“感受和思考”,才能有“大才能、大格局、大人格”。

“学生要写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个人,就必须想清楚为何更有感触?感触的点在哪里?从历史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从个人的角度等等去发现自己的感触点,重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审视能力,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综合性。”曾一鸣表示,这考查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语文学习中学习的知识能力进行阅读理解,运用思维认识分析。而这种理解与思维能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必须具备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