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位语文老师 求求你放过中国民间故事吧!

2020-11-16 10:35:01
相关推荐

“众筹”一词已经不算新鲜事物。在出版界,这种做法也常被用到——告诉人们有本书计划出版,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提前预付书款,当足够多的预付款到位后,出版这本书就不担心赔钱了。为了吸引人们预购,关于这本书出版的意义,一定要在文案里宣传到位。

最近有本书正在发起众筹,它厚达500多页,名叫《中国故事》,作者是语文老师黄俏燕,笔名一苇,她改写了一堆中国民间故事,宣称自己的梦想是“为中国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说得特别美好特别崇高,仿佛自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者。

好些媒体报道了她,包括《新京报·书评周刊》,等,标题也起得很有梦想,诸如“为根深蒂固的中国故事写一个序”或者“寻回中国文学失落的天真”之类,情怀满满,几近泛滥。

仔细看了她改的故事后,想起那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啊,她还差得远。

▲2017年1月13日,大连。皮影戏进校园,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问题1:

作者自恋,文案矫情

“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去书写它们”

“真是平凡的壮举”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它们,我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去书写它们。”这是作者一苇对自己为何改写民间故事给出的理由。一下子,什么都解释得通了:生来如此,就不需要其他理由了……“好的故事在召唤我”,她说,“故事养活了我的内心和灵魂”。

本来,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鬼故事,只要是能吸引人的好故事,谁都爱听。但她一定要加上什么内心和灵魂之类的话,也是够了。我开始以为是写宣传文案的编辑做过了火,要么就是写报道的记者自己动了情。

在新京报那篇《为根深蒂固的中国故事写一个序》的报道里,动不动就是“她书写现实世界毫不雕饰的真实,然而幻想世界有更内在的真实。这两者,奇异地构成了她写作理想的两翼”这种话,看得人不明所以。

甚至连她纯粹个人的经历,都要拉进来作为这本《中国故事》的传奇索引。2010年,一苇的丈夫意外去世,记者写道:“变故固然不幸,却也成为促使一苇着手整理中国故事的契机——痛得足够深,出于本能,她需要故事来镇痛。”

看得我有点儿牙痛。

一苇改写的故事都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我认真看了她改写的不少故事,最初的深刻印象就是:每个故事她都要加一段“后记”,以第一人称形式亲自对读者讲解:这个故事原来大概啥样,我怎么就要这样改,这样改之后如何就更好了,孩子们更爱听了,云云。

这样的后记,加起来估计也能占个好几十页,更何况她要出的这本书,全是竖排版,空行特别宽,外加好多插图。

她在后记里说自己在做“平凡的壮举”,还说自己是从2010年开始,“被中国故事选中”,开启漫长而孤独的中国故事重述工作。这架势,真的感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都担在她一个弱女子身上了。

她改写的第一个故事是“狗耕田”,自称一开始写的时候自己也很不满意,于是试着对比《格林童话》来写,一边写一边“想象着若自己化身为格林兄弟,会如何琢磨故事里的语言和意象。”

这个我真的很佩服,也非常好奇——她究竟是怎样化身为生活在两个世纪前的两位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还能用他们的思路和视角来辅助自己的创作?

没关系,写文案的编辑们不深究,大大方方地将《中国故事》比喻为“中国版《格林童话》”,甚至将她比作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的作品我几乎全部看过,也全套收藏了他整理的《意大利童话》。作为卡尔维诺的资深粉丝,恕不能同意这样的牵扯。

至于一苇自己,她是这样化身并理解“狗耕田”的——“狗忠实于二郎,这是一种永不变质的爱”。“故事情节的流转应该有音乐般的节奏,巧妙变幻,不落痕迹”。

哇,这就很高级很神秘了,作家的脑海,水很深。当然,只是这样干吐槽也没意思,还是让读者朋友们自己来看看她的故事比较好,而且一定要有其他版本的对比。

限于报纸篇幅,不能全文展示,节选一部分段落对:我在网上搜的一个普通版本“狗耕田”故事,和一苇老师呕心沥血精心改编的“狗耕田”故事,见右文——

问题2:

缺乏逻辑,特别啰嗦

她嫌民间故事“粗鄙干瘪”

自己拼接的故事莫名其妙

我从未怀疑过,能从过去流传到今天的民间故事,一定是有生命力、有吸引力的。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故事与百姓真实生活是相关的,在真实的基础上加入神话和传说。

但是号称自己“听着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童话长大”的一苇,却表示“当下几乎所有中国的童话故事都不再是她幼时听乡间祖父口中讲述出来的生动有趣的模样”。

她还特别提到,十几年前,自己去图书馆借回一本《中国民间故事选》时后,“被其中的粗鄙、教条和干瘪,震惊得目瞪口呆。”

最初看到这里还真是吓我一跳,以为民间故事被人怎么了呢。

总之,看不下去的一苇挺身而出,重新改编,让这些故事“既保持了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又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宣传文案更是声称:一苇“以一己之力,在当下时代的节点上,对传统作出了重述与回望。”

然而,当我看完她写的狗耕田故事,再随手搜了一篇网上的狗耕田故事后,也只能欣慰地叹口气:还是老祖宗讲得好些。

一苇版本《中国故事》的最大问题之一,在如上对比中,表现很明显:缺乏逻辑,还特别啰嗦。不仅让本该简洁的故事变得絮叨,然后又为了让一个故事更曲折更戏剧,把其他不相干的故事也硬揉进去。

不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格林童话,你会发现对话部分都比较简洁。这是合乎逻辑的:既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又只是口耳相传,那么只有最精炼、最关键的人物对话会作为推动情节的要素得到保留,像那种小黄狗“旺旺旺(甚至不是常见的汪汪汪……)”叫唤和口水话一旦出现,就显得极为多余和可疑。

普通版本里,老祖先晓得靠一条狗耕田是不现实的,所以弟弟最初获得财富的方式,是看稀奇的商人送了绸缎,而一苇还认真让这条狗把田耕得比水牛还好,也是醉了。

普通版本里,弟弟的摇钱树被砍倒后,把树枝当柴烧是完全合乎一个山民日常生活的做法,给雀儿编几只笼子的技能也不难掌握。

可是一苇非要让一个只会种田砍树的山民,把一棵树做成渔船,分分钟掌握海边渔民的技能,就连打鱼的方式都变成无比诗意也更加匪夷所思的“这船会弹琴”。

最后,想说说我个人最受不了的一个故事,是她甚至连晚唐著名诗人罗隐都不放过——她把一个“乞儿身皇帝口”的民间故事,硬生生安在了我很敬仰的诗人头上,不仅说他是老虎精生的,还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贪婪、恶毒的叫花子,谁不给他好吃好喝,他就诅咒谁!

看得我真有点儿出离愤怒。罗隐啊,就是那位写下了心系百姓疾苦的“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的诗人啊!(文/范不丹)

普通版本的“狗耕田”

从前一户人家有弟兄俩,长到二十岁上下,都想各奔前程,便商量分家。家庭很穷,起眼的家产只有一条大牯牛,一条小黑狗。老大贪心,想独得牛,便说:“兄弟,明天哪个起得早就分牛。”老实巴交的老二说:“好的,哥说了算数。”老大欢喜得通宵没合眼,天麻麻亮,就牵牛走了。

老二被竹林里的鹊雀吵醒起床,看见只有小黑狗拴在门口,叫了声:“乖乖,今后你就跟着我过日子。”……即使穷得揭不开锅,老二仍像对儿女一样对待狗儿,有一碗稀饭也要分半碗喂它。

过了一年,小黑狗长成大黑狗。老二对黑狗说:“黑狗,我命苦你也跟着我受苦。你能出力帮我犁田,我吃上干饭,你也有干饭吃。”黑狗听了摇尾……刚要收工,一个卖绸缎的来到田边,见狗犁田很感到稀奇,说:“我在世上十八年,从没见过狗犁田!亲眼见你犁三圈,这担绸缎送你穿。”老二卖绸买肉,同黑狗打了个牙祭。

消息传进老大耳朵里,马上跑来对老二说:“兄弟,我把黑狗让给你,它给你换来绸缎,可见哥哥我关照你呵!我也想穿件绸衫,把黑狗借给我犁几天吧。”老二说:“哥哥要犁牵去犁就是了。”

……

过几天,老二来牵黑狗。老大说:“你那黑狗可恶,不犁田,还咬我。我把它砸死了。这里剩了一碗狗肉,你端去吃。”老二端碗回家,对着狗肉哭了一场,哪忍心吃下肚呵!把肉装在小木匣内,到后园挖了个深坑埋了。

不几天,狗肉坟上长出一株树,叫不上名字,可一天长几寸高,不到两个月,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一天,老二干活累了,爬上树乘凉,忽然间风吹树摇,树叶落下,沾地就变成银钱。这一来老二又有钱买米买肉了。

……老大提刀砍断了树。老二叹了两口气,砍了丫枝当柴烧。树叶烧的火老鸹,飞出屋檐变成了一群花斑雀。老二看见花斑雀没有窝歇宿,便编了一百多个篾竹笼,挂在门前竹竿上。一到天黑,花斑雀叽叽喳喳地飞进竹笼,第二天早晨飞出来,每笼给老二留下几个蛋……

一苇版本的“狗耕田”

从前有哥弟俩,父母去世了,留给他俩一头牛,一条狗。阿哥很自私,喜欢欺负阿弟。有一天,阿哥把阿弟叫到跟前,对他说:“阿弟,俗话说,树大分杈,人大分家——我要跟你分家了,我是阿哥,我要牛,你是阿弟,你要狗。”

就这样他们分家了,哥哥带着一头牛,弟弟带着一条狗。“旺旺旺!”“旺旺旺!” ……家里小黄狗见他流眼泪,便摇着尾巴跑上来:“阿弟你不要哭不要哭,没有牛不要紧,我也能耕田。”

“你?你不过是一条小黄狗——”

“别小看我,旺旺,旺旺旺!”

阿弟没办法,只好拉着小黄狗去耕田了。

没想到,黄狗虽然小,力气可真不小,它拉着犁耙,走得又快又稳,把几块薄田耕得平整又细致。阿弟很高兴,他在田里种上水稻,种上花生,种上甘蔗。

……很快又到了耕田时节,阿哥装出一副笑脸,来向阿弟借狗:“亲阿亲,好阿弟,牛生病了,耕不了地,你把狗借我吧!”

阿弟是个老实人,没多想就答应了:“好吧,黄狗这就借给你。不过,耕田的时候,你要让它自己走,千万别打它。”

“不打不打,我疼它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打呀!”

(当然,狗肯定被哥哥打死了,弟弟埋了狗,狗长成摇钱树,后又被哥哥砍倒。)

……第二天一早,阿弟出田干活,看到摇钱树被砍倒在地,不由得放声痛哭。哭累了,眼泪流干了,他把树拖回家,用这段木材做成一只小渔船。

渔船做好了,阿弟摇着橹,到湖里捕鱼。没想到,这艘小木船一跟湖水相接,就发出了叮叮咚咚的木琴声,琴声十分柔和,十分动听,就像有神仙在船上弹琴。水里的鱼听到音乐,纷纷从湖水深处游上来,浮在水面上,听着听着,鱼一条接一条跳起来,跳到小渔船的船舱里去。

(哥哥借走小船,去到湖中央,小船就翻了)小渔船在水里翻了一个身,变成了一条小黄狗,跟阿弟原先那条小黄狗一模一样……

对比故事

“我的文本完全不能符合我的理想。差得太远了。简直不能读。我不能明白,为什么记忆里魅力无穷的故事,我写下来竟会成为垃圾。我自卑得差点想要放弃。是中国故事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回忆创作初期的困难时,一苇的自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03 14:30水墨微雨[福建省网友]IP:1970976597
    这是我们的文化,不能被无视和扭曲。
    顶10踩0
  2. 2020-05-06 06:13小危[广西网友]IP:3407647064
    这位语文老师,求求你放过中国民间故事吧!
    顶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一种能力作文 家庭历史作文 微感动作文 向日葵的特点作文 在路上作文400字 我们班的班长作文 我的手作文 足球文化作文 我讨厌这堂课作文 初中作文多少分 描写栾树的作文 朋友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我的朋友圈作文 中考目标作文 有关个性的作文 感谢作文400字 难忘的一件事600字优秀作文 捷德奥特曼作文 五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震撼心灵的那一刻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300字 关于亲情类作文 关于网络安全的作文 以品味为话题的作文 校园趣事800字初中作文 小学生作文二百字 关于家庭教育的作文 别了我的童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