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新手也能在碎片时间写出爆款文章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2020-11-16 11:00:01
相关推荐

写作怎样更好地应对碎片化的时代

有好些人私信我,我把问题大概分了几类人:

有时候冒出写作灵感被外界各种的事和人干扰造成低产能写作小伙伴:

明明感觉自己才思涌泉,等到自己专门找一个静静的地方想写下来的时候,不是电话响了,就是被同事上司临时派去做其他事。

身兼数职没时间有写作抱负的宝妈们:

看见很多宝妈们通过写作都有第二份收入,补补家用,我也想写作,可是我时间根本不够啊!上下班先接送小孩,然后在自己去上班,每天都是做家务,忙辅导,再洗个澡干点别的,一天到晚忙的跟陀螺似的,哪里还有时间去写作啊?

不停刷各种APP造成做事不能长时间专注的写作小伙伴:

刷微博,刷简书,刷头条,只要有空都是在刷刷刷度过,看见喜欢的有用的赶紧转发收藏。结果是点赞收藏吃了灰,刷多了还造成做事不持久容易走神的坏习惯,专注力的时间越来越短。

不同的人群面对的困境都是不同的,但都 逃脱不了共同的问题:碎片化的时代,该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系统性写作工作,或者说在碎片时间和工作模式下,我们怎样能够持续和整体化的思考,同时又不丧失对时代的快速反应能力?

写作一定要用大块时间完成吗?

说到写作,印象里的写作跟读书时写作文差不多,找一个私人地方,泡上一壶水,仪式感要做足,找个整块时间,然后进入写作状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步入职场的我们很清楚的感觉到这种整块时间只有在学校读书具备这种条件,现在根本没时间去写作啊!

难道就没有破解的方法吗?世界上大部分的专业问题,都有专门的方法去解决。

《写作7堂课》这本书里,秋叶大叔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其实很早之前在没有微博微信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时间也早就被电话、邮件、QQ、会议打断成了碎片,而微博、微信这样的移动媒体只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解决的方法就是学会碎片化写作。

碎片化写作的误区

谈到碎片化写作,尤其是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来说是接受不了这种写作方式,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碎片时间写出来的东西零零碎碎,质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忍受不了有瑕疵的东西;要等到做好准备了,再下手动笔。

碎片化写作的真相

其实上述种种想法都是错误的,首先,碎片时间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我们一气呵成就完成的文章,而是通过一天内把灵感和素材分解到多个多个碎片时间里完成的。其次,刚开始第一遍写出来的文章,除了有写作天赋的人不需要修改之外,我们凡人俗子一开始写作都是不完美的,而且需要修修改改习惯才符合我们写文章路径,最后,什么都要等到好的时候,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好,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我们能做的,比如你现在哪怕只要有1分钟的时间,我们都可以去写作,哪怕只是想一个观点。记住这句话:完成比完善更重要!

那我们该如何在碎片化时代写作呢?

一、碎片时间都在哪儿了?

想想你的碎片化时间都藏在哪里去了呢?

起床、洗漱、走路、等车、乘车,饭后、睡前,看似有限,若能利用起来,就会起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许多著名作家都是非常注重碎片化时间。

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像是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会有的。”

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二、找准你的碎片写作时间单位

既然是碎片时间,首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评估自己的碎片时间价值。很多人是没有评估自己的碎片时间单位产出能力。

什么意思?也就是给每一种碎片时间单位寻求合理的用途。

现在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可以利用的最小时间单位是什么?是1分钟还是3分钟?

你的1分钟在写作这件事上可以干什么?

你的3分钟在写作这件事上可以干什么?

你的5分钟在写作这件事上可以干什么?

你的10分钟在写作这件事上可以干什么?

……

我们只要开始关注这些时间的用途和产出,就能一步步看见这些时间的价值,就会更好地去利用它。也许开始你要花15分钟才能完成一个大纲,等熟练后,对于擅长的题材,也许只需要5分钟就能搞定大纲。

图示是秋叶大叔高手他在碎片时间单位产能。

所以只要你愿意去规划,围绕着你今天写得主题,比如3分钟时间内可以搜一个故事,找一张图片,要一个素材,截一个屏并裁好、刷一下微博,微信看看相关观点启发思路,尝试写一个有趣的开头…

四、碎片化写作法的3个关键习惯

1.一有灵感马上记录,否则很容易忘记

当我们有意识的为一个主题去搜集材料时,我们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都可以是我们的灵感来源。

记录分2种情况。

1)只摘取你要的部分。

当你看到对你特别有触动的地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都可以作为你写作的灵感。

2) 记录你的碎片思考

看到击中你一些观点,要想加深印象,你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尝试着用多个角度去阐述一件事。为你所用的知识,才算的上是你的知识。只看不用,顶多算是个信息。

所以当文思涌泉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刻也不要等待,身边有纸和笔的,请毫不犹豫赶紧写下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借助手机上的软件:如备忘录、印象笔记、幕布、Xmind、语雀、微信、讯飞、搜狗输入法里的语音输入,都是可以语音转换为文字,或者保存原音即可,其实什么软件都不重要,只要你习惯某个软件,用得顺手即可,最关键的是养成快速记录的习惯。

灵光乍现的东西非常宝贵,如果不及时保存,记录,否则这些东西就会稍纵即逝。等到你写作想用哪个素材的时候,结果怎么也找不回给你的案例提供素材的准确性,那种深深的懊恼,悔不当初为什么就不多花一点点时间,写个关键词或者一句话。

2.要马上抽时间把灵感变成提纲

有一个习惯我们必须养成,那就是有了一个灵感点,必须快速把它变成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快速写出文章的大纲,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可以尝试着把一两个闪光的灵感——哪怕不是很成熟——赶紧写到微博、知识星球等地方,然后再梳理思路,将其变成公众号文意,把这些公众号文章有意识地积累起来,就可以出一本书。

好的想法、金句、素材、如果没有大纲串联,很容易被遗漏:如果没有大纲引导,我们遇到很多素材时也会视而不见。

把灵感变成大纲,等于是给大脑强化一遍写作思路,这样大脑就会在潜意识里关注可以用于写作的一切信息。

写大纲本质也是一种“框架式写作”习惯。也是写作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下次再写框架式写作,小伙伴可以点赞+收藏后,文章会同步到你的页面,这样你以后在自己的主页就能看到哦!)

准备几个“段落大意”,串联起来支持一个中心思想,就构成了一篇文章。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些“段落大意”,用碎片时间进行展开、补充、联想、举例、金句提炼。(有些小伙伴抱怨说没素材、没灵感、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了,我们需要用到的是联机式写作。)

3.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

今天的手机阅读,对文章的结构性、复杂性要求并不高,甚至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很简单。

比如有些文章的结构就是:

标题:标题就是写作灵感;

开场:导入背景;

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再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结尾:提出判断,引发互动。

其实这个结构也可以用在很多微信文章中,我们只需要找三段和主题相关的故事,金句、感悟,等等,就可以很快完成一篇文章。

看到这样的结构是不是顿时轻松了不少?其实有些人对于写作之所以恐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框架意识,当我们围绕着一个框架,就相当于一篇文章有了骨架,我们就不会写着写着就偏题了,引用F4流星花园里唱的那句:“跟着我走,风再大又怎样,你有了我,再也不会迷路方向”。

我们从头条上最简单的框架开始写起,等到你能够轻车驾熟掌握了一种,我们就可以再慢慢过渡到其他的框架,最经典的模型就是2W1H模型,还有SCQA模型,很多人之所以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构思,其实重要的原因是积累的写作框架不够,这样到了要碎片化写作时,没有写作构思串联后续的思略,就很难利用碎片时间去搜集素材,最终完成写作。

五、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写作的心流状态的4个关键

就如我刚文章的开头,有些小伙伴就是出现了因为刷着各种APP导致经常做事总走神,这对我们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要想在写作这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养成快速进入专注状态。

牛人之所以却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是因为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专注写作的状态,也就是说想要在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我们需要培养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防止拖延症的干扰。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件事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我们前面提到的积累素材、积累灵感、建立对碎片时间利用价值的感觉,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前期准备。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训练,以帮助自己进入高效写作状态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为什么要写作?只有我们从源头上理清写作的根本原因,我教给你技巧,你尽管努力,去实践,剩下的交给时间。

为什么要写作?

(1) 写作是重要的生存技能

写作的本质就是把通过文字清晰地表达观点让读者接收到从而受到启发。同样的一个主题,有些人写得平淡无奇,而有些人却引人入胜,这就跟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离不开关系。当一个人的思维越清晰,他表达的越有逻辑。公司年会汇报业绩时,你拿出一份有条理,有证据的,惊艳到领导的PPT,其实光辉业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你平日里的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逼你系统化深入思考一个大问题,让你把前因后果看得比一般人透彻,写的过程中,你需要注意措辞,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注意各个角度的搭配……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提升自己的表达、思维、逻辑是非常有益的,当你经常锻炼你的大脑,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你说出去的每个字,无不透露着经过严谨的措辞发出耀眼的光芒,你说领导想不注意你都难。

(2) 写作是个人能力的放大器

在这个时代,个人品牌很重要。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技能定位+持续曝光,二者缺一不可。要持续曝光,就一定需要你的写作能力。

一个五星级的大厨+会写作

一个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会写作

一个从事早教妈妈+会写作

……

每一种身份与写作能力相加,就会发生你想象不到的反应,这就是写作的魅力。

(3) 写作是倒逼你成长的绝佳方法

你每天的工作,生活,看似日复一日,但如果你能从看似一件小事着手,或许对你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你每天早上5点起床,多读一小时的书籍,晚上再来复盘你的工作和对你读书笔记,要是能把读书笔记和你的工作相挂钩,你会发现其实读书和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你在网上学到的技能应用到你的工作,你是会越来越喜欢上这种状态,越优秀,越自律,自律带来优秀,3年过后,你比工作10年的人还要厉害,这难道不是归功于你365天每一个夜晚在电脑上敲打的每个字对你本职工作和领域的深刻理解吗?

了解了写作的价值,下面是几个训练的4个关键。

你必须先从内心接纳,这件事你非做不可

当你把这件事当做你未来日子的筹码,你的心态就会从我应该写作转变为我要写作。把现如今每一篇都是铺满你未来熠熠生辉的鲜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好呢?也只有你,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负责人,这件事不能由些他人来完成,非你不可。一旦你赋予自己这样的工作使命感,你会发现不需要刻意管理碎片时间,你自己就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自己尽快达成目标。

一旦开始写作,就必须把写作当做自己生活中必须成的一项工作对待,从要求自己每周写一篇好文章开始,慢慢进化到更合理的节奏。

要把任务难度设置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难度

《刻意练习》里说到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所以对于写作,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压力,非要写出一篇爆文。可以把目标定为每周写一篇文章,

我们都不需要要求自己写一篇长文章,哪怕只是造一个金句,看图说话写一个朋友圈文案,发一条微博和朋友圈,争取点赞数多一点儿,都很好。

给完成任务的自己一个奖励

奖励其实就是给大脑一个回路刺激,如果每次进入心流状态,认真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情,大脑就会建立“动机一激励”反馈循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体验通过运动,越是汗流浃背,就越感觉到身体的舒适,当天的晚上睡眠的质量就越高。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慢慢的爱上运动,因为运动会分泌一种多巴胺的物质,它会产生愉悦的心情,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会上瘾的感觉。运动让身体好,身体好就会想想运动,从而形成一个正面的闭环。

同样,当我们高质量完成写作,我们是一定要复盘,因为当你发现某一篇文章给你带来高流量曝光时,你才能把写作成果放到最大化。

怎么做复盘呢?就拿我6月份正式写作的最高流量的2篇做复盘

因为我从今年的六月份才正式接触写作,所以我离写作大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但既然选择写作,就义无反顾地每天泡在书籍里。

《学习力十倍提升的秘密,前人的智慧我都帮你总结好了》,是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碎片时间去写得,我从道法术还有工具4个层面去阐述如何高效学习。(大家要是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9722191202897808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我选择的是主题式阅读。主题式阅读耗时最长,但却收获最多的一种方式。

那什么是主题式阅读呢?

基于某一主题的内容,大量阅读与之相关的扩展内容,从而加深对于这个主题内容的理解。

那要怎么做呢?

1. 确定主题方向

2. 查找与该主题相关的书单

3. 把书全都买回来/借回来

4. 选择该领域有口碑的一两本进行阅读

5. 先从一本简单入手的帮助自己普及基础知识面

6. 再读一本系统的帮助自己建立对这个领域知识的系统框架

还有就是写作平台对新人也比较友好,也会有一定的扶持,所以要关注平台的动向,尽力争取,虽然自己也都才刚刚入行没多久,但也能写出1.2篇好的写作,这也给到我很好的反馈。现在我的采取的方式是一本书精华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阐述,因为《好好思考》说过,当一个知识点被你反复运用在3个不同的场景,而且还要经常使用,这样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也就进入到你的长时记忆。而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重要能力。

其次就是时间段上也要注意。尽量挑选大家下班或者上班坐公交坐地铁时大家看手机的高峰时间。

但如果你没有成功进入心流状态,不要复盘,不要复盘,不要复盘!让大脑忽略掉失败,只记住成功的回忆。

准备进入心流状态之前给自己一个暗示信号

科比每次例行训练,你知道他是具体怎么训练自己吗?

先从近距离投篮练起,一点一点打磨手感。逐渐找回肌肉记忆,然后向后退,练一会儿,在向后退,重复相同的过程,当投篮结束之后,他就给到自己一个暗示,要开始情景训练,预想这一晚会出现什么情况,然后针对性训练。他会练透球探报告提及的每一个部分,把之前练过的成千上万次的动作练的炉火纯青。

心理骇客李松明心理咨询师说过:当他想要快速进入到某一种状态时,他就只需快速呼出一口气,这就是暗示。

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进入心流状态的暗示程序。运动员在进入比赛前需要通过热身让自己进入状态,我们这些脑力工作者也需要有自己的热身仪式。

如果你成功进入了心流状态,请一定要在大脑里复盘一下从这个暗示动作到进入心流状态的过程,帮助大脑建立这两个先后动作之间的联系。

养成碎片化写作习惯的好处

现代人必须建立的一种时间管理能力: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大块的工作。(8月份底我会围绕着时间管理写一篇大约1万字的长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采取的方式是按照学习力写作方式输出。)

实例演示:用碎片时间写文章

1.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起一个标题(不要在意标题写的好不好,关键是花一分钟的时间给自己灵感起一个标题)

2.需要找一个相对长一点儿的时间,比如3分钟时间,你就给你的大脑植入写这篇文章的意识(一旦你在大脑里植入了要写这篇文章的意识,你的潜意识就开始工作。)

3.灵感搜集记录下来,写成要点。

4.3点写完了,这篇文章的3个小章节的观点就出来了。

5.有了观点,有了框架,就像我们写一篇文章时有了骨架,现在我们需要用各种各样的素材把它的血肉补满。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一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记录写作的素材。

PS:素材

1)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时间管理相关字眼比如精力管理,情绪管理相关的内容,我就会马上把这些话复制粘贴,我还会主动搜索一些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我的素材

2) 在这个基础之上完善文章的观点,所以有这么一点点时间,我就可以把现在需要的资料找出来。你的资料越多,你写文章就会越来越快。

3) 在网上找到的素材还很原始,并不能直接拿来用,但我们可以把它改写,甚至加上金句,进行升华。只要养成习惯,3~5分钟就可以搞定

★★重要的是每天早上起床之后给自己的大脑里面植入几个写作的灵感,如果没有灵感怎么办?看一下你给自己画的知识框架树,每天看一眼,你就会发现今天其实有很多可以写的方向。★★

总之你只要愿意去规划,只要你意识到自己有几分钟的碎片时间,你就会发现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安排这些零碎时间完成一件小工作,这个技巧绝不仅用在写作这件事上,而是能用在想做的一切工作中。

最后,用一个鸡汤来给自己打打气。

你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呢?

因为我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困在旧躯壳里

我要把她救出来

会不会很难会很累

一定会,没有什么事情是轻而易举能获得的

读书写作

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得的。

因为我热爱,一定能坚持!

你我共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400字 所见所闻作文300字 小学五年级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初一英语作文50字 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 英语我的寒假作文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作文 爱是什么作文6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600字 我的目标作文300字 五年级上册作文300字 家乡的美景600字作文 介绍自己家庭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