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资深语文老师的教学秘籍 满分高考作文不是上补习班学会的!

2020-11-16 11:55:01
相关推荐

有多少人是到了高三了甚至高考之前了,语文作文都没有准备?或者说只是简单背了几个论据,积累了几个好词好句,然后就上考场了。很多人抱怨自己写作文总是跑题、偏题,但如果这样准备能拿高分才是不可思议的事呢。满分作文是怎样完成的?下面是一位语文老师给大家分享的作文写作方法,希望看着都能作文拿满分!

作为高中生的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有的时候感觉语文考得不好,反而分数特别高,有的时候感觉作文还写得挺好的,结果分特低。语文就像是门玄学!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语文是玄学,是因为在语文学习当中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框架。

就好比让一个没有学过任何物理知识点的初中同学,去做一份高考物理卷子。想想是什么感觉?只能蒙了!即便老师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从头到尾,挨个给他讲一遍。但如果再换一份前年的物理试卷,还是只能蒙。

提高语文,一定要先纠正错误的思路,才能去建立一个更加正确和合理的语文体系。满分作文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达成的,但只要学会这些技巧,你也能拿满分!

以前我并不算是一个语文特别好的同学,我总觉得语文这门学科需要的是长期积累,加上准备竞赛,所以也不是特别地重视。

因为当年高三竞赛政策收紧了我才把目光转向了高考,结果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作文没有及格。为了填补焦虑,我报了各种语文补习班,几乎所有大家报名过的语文补习班我当时都上过。

有次上语文作文课,老师给我们讲:“同学们,高考议论文怎么写?凤头、猪肚、豹尾。”当时因为是第一次课,一听感觉很厉害,“凤头、猪肚、豹尾”。但是到了第七课的时候,他还给我们讲高考语文应该怎么写呢?凤头、猪肚、豹尾。

我觉得老师说的凤头、猪肚、豹尾都很对,但是问题是碰到作文我还是不会写啊。也就是说老师们讲的都很对,但是没有用!最后我索性放弃了补习班,改成了自学。

有些老师很厉害,他能站在很高的角度去给学生讲课,但他不一定明白学生面对题目的绝望。我当时就是很绝望,不仅题目看不懂,还不会写。所以自己摸索了一下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自学,最后高考的作文成绩拿了满分。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框架。

以两道题目为例,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正确的知识框架。第一道题目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只金鱼和一只鲤鱼在鱼缸当中相遇了,这时金鱼对鲤鱼说“你看我在鱼缸中的生活多么惬意,多么安宁。”鲤鱼却对金鱼说,“但是你在鱼缸中生活,你从未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社会型题目是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在写作过程中,你会站在金鱼还是鲤鱼的角度?很明显,一定是要站在鲤鱼的角度,因为鲤鱼说的是对的。为什么?

题目中有个标粗的“但”字,在高考议论文审题中,“但”表示一种强调。大家在审题时经常容易忽略,千万不要把这它仅仅当成一种转折。前面说的只是作为一个铺垫,目的是为了说“但”字后面的部分。所以这道题目,重点强调的其实是鲤鱼,金鱼只是做陪衬的。

第二道题,材料基本不变,只是在后面加了一句话:

“在现代社会中,有人向往蓬勃向上,昂扬迸发的精神,而有的人却喜欢闲淡安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请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看来,这道题目是说金鱼对还是鲤鱼对?这道题目当年的判决标准是写金鱼也行,写鲤鱼也可以,也就是说这道题目没有倾向性。在当下的高考作文中,没有倾向性的题目比较多一些,这种题目在写作过程中更需要大家去深化立意。

在审题中,很容易产生偏题和跑题的问题,这属于大家在知识体系上的一个误区或者说是空白。只有你把空白梳理了,才能在考试中在考试的审题和立意上不去犯错误。

再比如,如下题目:

有人选择去读纸质书,有人选择去读网络上的网络文学或者是多媒体的图书,请问你是更喜欢哪类的书籍,谈谈你的理由。

这种题目建议大家选择一者,尽量不要和稀泥。因为和稀泥,在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里很难把两方面写得都很深刻。

如果你选择传统类的书籍,在立意时就可以结合之前整理过的现代化反思和传统文化这个上位概念。如果你选择多媒体阅读,那就去谈教育公平的问题,比如多媒体阅读降低了教育成本,促进了教育公平。

当你想要两个都谈的时候,千万不要和稀泥,立意摇摆。一定要在中心论点的位置,先讲清楚两方面都支持。

如果选择中心论点,可以做一些很有意思的比喻:经典阅读或者纸质阅读就像是道正餐,能够更深的理解很多概念和知识,而这种多媒体阅读像零食,有时候会有更好的时效性,能够丰富我们的阅读体验。这样的一个中心论点可以让文章立场鲜明。在中心论点上旗帜鲜明地说“我就是两类都支持”。这样写起来方便,也不会跑题。

如果有时判断不清楚作文题目有没有倾向性,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在考场上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

强调标新立异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负责任,因为标新立异的作文会出现两个极端,可能分数特别高,也可能跑题。这样的作文如果分数很高,受益的是老师,一旦跑题,后果只有自己承担。

高考考试不是比谁能力更强,而是比谁失误更少,所以当你判断不清楚作文题目有没有倾向性的时候,建议你采取比较保守的方法。

很多同学在语文上的问题其实就是方法上的问题。老师不说,你就永远不知道。很多技巧老师不讲,你就很容易陷入各种误区。

深化立意要围绕“上位概念”来进行。上位概念其实是指在基本概念之上的一个更大的话题。以几道题目为例子,大家就应该会理解什么是上位概念:

1、中华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师生,社会各种群体的关注,广受好评,请问对中华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好评,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2、华阴老腔,就是一种特殊的民俗唱法。现在华阴老腔正在逐渐消逝,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呼吁,保护这些正在消逝的传统民俗文化,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3、北京过去有很多老规矩。比如,出门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要尊重老师,等等一些老规矩,现在这些老规矩逐渐被人淡忘了,很多网友把这些老规矩重新整理成册,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于老规矩淡忘,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这一类题目考察的上位概念是传统文化,而它的上位概念则是现代化反思的框架中,传统文化的消逝。这也是近些年来出题的热点。

如果能把背后的上位概念练习练习透了,那其他题目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换一种材料阐述的方式罢了。

语文是有捷径可以走的,但是不要试图去以押题的方式走捷径,而是要把该练的东西练到位,把该去补足的短板去补足。只有基础的牢靠才能奠定未来写作的标新立异。

高考是应试化、选拔性的考试。高考作文判分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真正作文给分,就七秒钟时间,第一眼看标题,第二眼看开头,第三眼看中心论点,第四眼扫一下论据,最后一眼看一下结尾,老师的分数就已经在心里打下来。

而标题、开头、结尾这三个,是最套路的东西。

这些东西需要你在考试之前就准备好。如果在高考现场想标题、开头、结尾的话,证明你的高考作文备考没有做到位。

取标题可以用类比思维来考虑。怎样才能将类比活用呢?就是学着把一些,《诗经》、《楚辞》当中的意象,化用到你自己的题目中。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学着去整理一些比较优秀、比较厉害的词语,然后将这种词语去穿插或者是化用到你的题目中去。

就像上面提到的金鱼与鲤鱼,如果用鲤鱼的角度写,取“乘骐骥以驰”怎么样呢?“骐骥”是指好马,题目是指骑着好马跑,有勇往直前的意思。而这样的取名方式就会比直接用“勇往直前”好。

那么上面提到纸质书和多媒体书籍,取名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选择纸质书,运用了类比化用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标题改为“璧沼虽可饮,更适於澧泉”。“澧泉”即甘甜的泉水, “璧沼”是指用大理石砌成的水池。标题源于王勃的一首词,叫做《寒梧栖凤赋》。更有针对性和文学色彩的题目会让老师眼前一亮,给出高分。

在考前,我们可以去主动积累这样高大上的类比的词语,“高梧”、“惊鹊”、“振耀”等等这种词语。当然你也可以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表达,但是格调就会降低很多。

语文是很难,但语文考试不难,大家一定要把语文和语文考试分开来看。

多去整理好的素材,论据素材在精而不在多。

人物素材不需要太多,掌握三五个,掌握深刻了,然后各种题目都可以去套用。

不建议大家高考时用自己之前没用过的素材。因为当你用一个之前没用过的素材时,你会倾向于把这个素材说的非常啰嗦,包括各种起因经过结果。而议论文需要挑的是素材中最符合论点的部分加以阐述。

很多同学喜欢从论据大全上积累素材,确实这样做会很快,但“求快”伴随的可能是比较次的质量,因为有些论据大全的论据第一比较俗,第二缺少上下文的背景,有些时候不太适合做深入的阐发。

积累素材靠的是读文章,而不要去读论据大全。论据要为论点而服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是废话。如果你对素材完全没有理解或者没有特别深入掌握的话,很容易将素材写成流水账,得不到高分。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野火集》(龙应台)、《看见》(柴静)。其实这三本书如果能读透了,那你的素材就没有太大问题的。

通过书籍文章积累素材。一方面是去思考对方或者是作者是怎样衔接论据和分析的,另一方面是可以学习作者的语言,以及阐述故事的详略,这个是比你去积累整个故事更重要的。

大家可以这样积累论据:买个活页本,分专题去整理论据。通过按专题分类的形式,去组织论据,能让论据的组织更高效。因为每个专题就是考试的热点,考试的热点就是所谓的上位概念。整理的时候,要做到把故事或文章看完了,把书合起来后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流利地阐述出来就可以了。

A:近两年高考作文趋势,考议论文比例比较高。出题人也说高考是写作基本能力的考察。比如你学工科,学理科,以后都用不到记叙文,但议论文所有人都要用到。一些偏感性的题目,比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细无声,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但是写议论文角度的不一定能写记叙文,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去练议论文的原因。议论文考察比较广泛,也更符合现在的考试趋势,而且得分更稳定。所以还是比较建议多练习议论文写作。

A:文章开头一般来说都是,引材料+分析+中心论点。这里强调两点:

第一,引材料绝不等于抄材料,引用时应该有一定的倾向性,并且让老师一眼能判断出来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样才更容易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中心论点的位置。中心论点有且只有三个位置:第一段结尾,第二段开头,第二段结尾。前两段必出中心论点!如果你的中心论点在第五段中间,说明你进入节奏太过拖拉,阅卷老师也根本看不见。这样的文章,肯定也是低分文章。

A:很多同学审题很认真,但仍然跑题,这是因为他们不会审题。就像刚刚说的倾向性问题,他们从来都没有注意过。

高考题目中有两种题目类型出题概率是很高:一种是在材料含义范围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另外一种是这个材料给了你怎样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下你的理解。

前一个是在材料含义范围内,所以千万不能自己脑补很多情节,这种题目考的就是审题精准。后一个则是要求发散,去想到更远的问题。

有些同学跑题不是因为不认真,而是因为不懂,或者没想过这回事。很多时候不是大家不聪明,不优秀,不努力,而是很多东西你的语文老师没有告诉你。

有些同学对写作的把控力不强,容易在写作过程中跑题。面对这样的人群,解决方法有三:列提纲、提问题、回扣材料。提笔前问自己到底要写什么,再开始写作。写作过程中,要反复回扣材料。

A:这是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去思考这个孩子被打被亲背后的原因。原因就在于手中试卷的分数。唯分数论的结果,就是考的高的就是好学生,考的低的就打你,不管你是不是努力。这考察的是教育的功利化。

结合漫画作文题目,我们在评判标准上是不是存在问题。我们总是唯分是论,只有分考的高的才是好学生,上了好大学、找了好工作的人才是人才。没能上到好大学,没能找到好工作的特殊性人才就不是人才了吗?

所以这个题目,我们在教育中谈论了一个教育判断,或者教育标准的多元化,以多元化的眼光,心态去看待人才或者孩子,不要以单一的目光。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你只是用一个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的话,最后可能会把很多人才扼杀于摇篮之中。所以题目背后都是共通的,把几类练好了,立意上就没有太大的困难了。

视角是更大的层面,更有逻辑性,而专题更偏向于一些热点。视角条分缕析,彼此都是独立的,但是专题往往有时候是错综复杂的,可能会横跨就几个领域。

A:高考作文题可以分为几大视角:人文、科技、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等等。可以粗略地把上位概念放到里面去,再分专题去整理。每一个专题里面不仅要放论据,还要放上题目,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论据应该什么时候去用。当然,整理论据和写论据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再整理一下这个论据所对应的话题和你的思考。

A:单个论据可以满足很多个专题,说明这个论据很厉害。多写几遍,可以加深你的印象。很多时候,你并不是没有论据可以用,而是考场上紧张到想不起来。分专题整理,一定能在考场上帮你最快的去找到合适论据的一个合理的方法,不要怕麻烦。

A: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看一下名家的文章。因为大部分省份从2015开始就不允许把考场考生的作文拿出来了,所以市面上的很大一半都是假的。这类文章值得大家学的部分有很多的。不光是语言、例子、结构,包括主旨,都是可以去模仿的。作文提升最好的捷径就是模仿。

A:读书要读几个东西:第一,主旨,丰富你的价值观。第二,结构,学习别人是怎样把到底讲清楚的。第三,亮点,或者是写作技巧。实际上,语言是最细枝末节的。

假如立意就是一个人的骨架,指这个人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立意立好了,没跑题,就是说有个人样了。论据就是人的血肉,这个人是不是充实,是不是丰满。语言就是人的皮肤,皮肤好,稍微有点瑕疵,我们也会,很宽容,可是前提什么?前提是要有个人样。

打开林林总总的高考试卷可以发现,许多文章完全流失真情、胡编滥造。不少高考作文几乎通篇转述他人的材料,只在文章结尾说几句属于自己的不痛不痒的话。不少同学也许是受了《读者》、《意林》之类书刊的影响,作文的格式总是讲一个哲理或动人的故事,结尾加上几句评点。固然这里有个人的思考,可是读起来总觉得那是别人的文章。

高考作文中内容失实的情况相当严重,有不少考生在作文中编造一个荒诞故事。尤其是高考出现《假如记忆能够移植》这样的命题以后,每年高考总有一批荒诞的故事作文产生。现在不少同学错误地认为,既然是荒诞故事,“我要怎么编就怎么编”,把一个故事编得离奇古怪,没有幽默感,没有象征意义。有人把很多唯心的宿命的东西堆砌在考卷上。同时,还有考生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空有一个花架子。还有的在作文中随便求异,如:以为秦桧的投降主义是为了保住南宋的江山,为江南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慈禧太后是个力挽狂澜的历史人物,是改革大师。如此等等。

所以尊重事实,扩大知识面对于高考作文而言百益而无一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长城的作文 关于快乐的作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 感恩作文500字 科学实验作文 暖作文 我学会了包饺子400字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我最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 挨打作文 科技馆作文 渴望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三年级写景作文 写雨的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300字 以奋斗为话题的作文 懂你作文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600字初一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500字 阳光总在风雨后作文 我真的很棒作文 我们班的牛人作文 我的偶像作文500字 运动会作文300字 原来如此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赛龙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