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齐桓公 管仲 鲍叔牙 高考作文题中的黄金三人组

2020-11-16 14:35:01
相关推荐

■春秋形势图

■管仲刺杀公子小白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的题目比较有意思,居然是评价历史人物,题目如下——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其实光以作文材料给出的素材,要评价三个人是不够的,所以考生需要以前就对这三个人的故事有所了解才行。

“模拟作文”就不写了,借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聊聊这三个人,以及他们那个年代的“齐国江湖往事”。

1

这个故事,得先从齐襄公说起。

齐襄公是齐国的第十四代国君,姓姜,叫姜诸儿。

姜诸儿其实在齐国历代诸君中还是可以留下一笔的,因为他对外征伐蛮厉害的:他在位期间,削郑国,收卫国,压鲁国,灭纪国……齐国的霸业,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姜诸儿这一朝开始慢慢积攒起来的。

不过,姜诸儿的“名垂青史”绝非仅仅因为他的“武功”,还因为另一件不光彩的事:他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乱伦。

当时文姜已经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但有一次,文姜借着和夫君一起到齐国拜访的机会,又和哥哥姜诸儿旧情重燃,结果还让鲁桓公知道了。

绿火冒三丈的鲁桓公立刻带着文姜回国,但姜诸儿觉得妹妹回到鲁国肯定没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个叫彭生的人,在鲁桓公的车上直接弄死了他。自己的国君莫名其妙死在齐国,鲁国自然不能忍,他们要求惩罚彭生。姜诸儿一看这事儿倒也简单,对彭生说了声“借你人头一用”,就把他杀了,鲁国也就没声音了。

这种和自己亲妹妹乱伦,然后随意格杀他国国君,再把帮他办事的人灭口的行为,充分说明姜诸儿已经不能以人情常理来推测。所以,他身边人开始人心惶惶。所以,姜诸儿的两个弟弟赶紧逃离齐国。姜诸儿的父亲齐僖公只有三个儿子,太子是姜诸儿,剩下的就是这两个弟弟了,一个叫姜纠,我们习惯称他为“公子纠”。另一个叫姜小白,我们习惯称他为“公子小白”。

而这位姜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2

公元前686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担心的事,果然还是发生了。

姜诸儿杀掉彭生平息丑闻后的第八年,齐国发生政变:姜诸儿的堂弟(齐僖公的侄子)姜无知联合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冲入宫中,杀掉了姜诸儿,姜无知随即自立为君。

但这位姜无知也是无知者无畏,大局未定,就开始和手下人闹别扭。他对一个叫雍廪大夫态度恶劣,结果这个雍廪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这时他即位也就一年的时间。

齐国没有了国君,流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公子纠流亡在鲁国,而公子小白流亡在莒国。两个人一得到消息,就拼命往齐国的首都临淄赶,摆在眼前的事实很清楚:谁先抵达临淄,谁就能继承王位。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鲁国、莒国就在齐国的南部,且两个地方到临淄,距离上基本相等,如果硬要细算,莒国到临淄的距离可能还稍微要近一些。不过,考虑到山川河流和交通道路情况,这场“生死时速”的结果,在当时还是很难预料的。

这时候就要轮到第二个人出场了,那就是管仲。

3

管仲也是齐国贵族之后。

不过,管仲小时候家道中落,一度过得很贫苦,后来成为公子纠的老师。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更何况如果公子纠即位成功的话,管仲当然有大好处,所以为了公子纠能够先回到临淄,管仲也是拼了。

我们之前说过,莒国到临淄可能还要稍微近一些,而且管仲得到的消息是,公子小白已经先行动身了。

怎么办?那就只能“截胡”。

管仲率一小队人快马加鞭,紧赶慢赶,在莒国前往齐国的道路上追上了公子小白的车队,“嗖”的一箭就射向了公子小白。小白当即中箭,倒了下来。管仲看一箭得手,不敢久留,随即离开。现在我们都知道,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管仲当时其实射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反应还是蛮快的,马上假装被射中身亡。

以为射死小白的管仲,回去给公子纠报喜,说大患已除。公子纠便放慢了速度,优哉游哉用六天时间才赶回齐国。一到临淄城下,人家告诉他,齐国已经有国君了,公子小白早就回来啦!

眼看熟米煮成了生饭,公子纠一帮人当然不甘心,而在他背后撑腰的鲁国更不开心:杀我们当初的国君不算,现在把我们交好的候选人给废了,怎么办?打!

此时已经掌权的姜小白开出了求和条件——公子纠毕竟是我的哥哥,我下不了手,你们把他杀了吧。射我一箭的管仲绝不能放过,必须把他押送到齐国来。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鲁国只能答应条件,乖乖把管仲押送到齐国。

管仲被押送到的那一天,是姜小白选的良辰吉日,他本人亲自到场,拜管仲为相国。

这一幕无疑让天下人都懵了。

为什么?

这里就要轮到我们第三位人物出场了:鲍叔牙。

4

鲍叔牙,不仅是管仲老乡,而且两个人年龄也相近。

鲍叔牙和管仲是什么样的关系?用管仲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样的:当初我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的时候我经常多拿,鲍叔牙不怪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办砸了,鲍叔牙也没有怪我能力不足,因为他知道大环境有好有差;我曾多次当官都失败,鲍叔牙没有怪我没出息,知道是我时机未到;我曾几次打仗都逃走,鲍叔牙不怪我胆子小,知道我家中有老母要奉养;公子纠死了,召忽(公子纠的另一位老师)殉节而死,而我却甘愿受辱被囚禁,鲍叔牙不怪我无耻,他知道我有远大的志向,不甘心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

最后,管仲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管仲举的这些例子来看,鲍叔牙确实是他的一生知己——他帮管仲把所有的理由都想好了。

所以,后世有了“管鲍之交”这个成语。

鲍叔牙当时是姜小白的老师,也就是管仲的死对头,双方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姜小白顺利登基,鲍叔牙当然一荣俱荣,按理他和管仲的人生之路,应该就此分道扬镳了。但恰恰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鲍叔牙显示出了惊人的风度和眼光——他对齐桓公说:“如果你只是想治理好这个国家的话,那么靠我应该是够了。但如果你是想称霸这个时代,那就必须要任用管仲。”

齐桓公一听,什么情况?你对他的评价居然那么高?

于是齐桓公亲自见了管仲,连聊三天三夜。三天以后,齐桓公不仅同意拜管仲为齐国的相国,还称他为“仲父”。

而这也是齐桓公人生的高光时刻:对方是死对头的老师,是企图射死自己的杀手,但因为爱才,对他如此礼遇,这确实说明齐桓公是有肚量的。

那么,管仲有没有辜负鲍叔牙和齐桓公的信任呢?

5

鲍叔牙和齐桓公没看走眼。

用孔子在《论语·宪问》里的一句话来说,叫做:“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九合诸侯”的“九”,在这里是虚指,就是很多次。齐桓公在位时,大概有13次诸侯会盟,而齐国在其中的身份都是主持会议的盟主。

在齐国强势崛起的背后,当然有齐桓公知人善任的原因,也确实有管仲的一份大功劳。所以孔子说,齐国称霸的原因不是靠武力,靠的是管仲。

从管仲在齐国的业绩来看,此人确是大才,在经济、军事、行政、政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有些政策甚至是超越他那个时代认知的。

那么,管仲的本事都是哪来的?

这当然和他饱览群书有关,但可能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管仲早年因为家道中落,生活贫困,所以做过很多职业:当过兵,做过官,还经商(当时是很卑贱的职业)。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游历了很多地方,接触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社会阶层,这对他后来从政都很有帮助,也让他的很多政策能从实际效果出发,非常“接地气”。

6

中国人对一个“好官”的评价一般分两套体系:第一套体系当然是能力体系,你必须要有能力;第二套体系是道德体系,你私德必须要好,要刚正不阿,敢于进谏,淡泊名利,还要节俭清廉,在婚姻上要从一而终。

古往今来,有些官员可能是第二套体系中的楷模,但在第一套体系里可能是碌碌无为的,不过也不影响他们名垂千古。

而管仲正好相反,他在第一套体系里得分近乎满分,但在第二套体系里打分挺难及格的。

首先,管仲的生活作风非常奢侈。管仲家仆人众多,且排场极大,作风奢靡。发展到后来,齐桓公用什么规格,什么器具,他也要照这个规格弄一套,丝毫不顾忌什么影响。

所以,尽管孔子那么夸赞管仲,但提起他这些违反儒家观念的事,还是嗤之以鼻的,说他格局太小:“管仲之器小哉!”还说他完全不懂礼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第二点,管仲不仅自己追求享乐,也鼓励乃至怂恿齐桓公享乐。齐桓公曾私下里问管仲,说自己又喜欢打猎,又好女色(“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要紧吗?管仲大大方方回答:“不要紧”。按照管仲的观点就是:一国之君,连这点癖好都不能有,那当国君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齐桓公还问过管仲:“那什么是要紧的呢?”

管仲的回答是:能不能亲贤臣而远小人,这才是最要紧的。

话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齐桓公后来非常宠幸竖刁、易牙和卫开方这三个大臣,而这三个大臣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管仲为啥不管呢?

按照管仲后来自己的话是:有我在,不怕。

但问题是,如果你死了呢?

7

公元前645年,78岁的管仲进入弥留之际。

前来看望他的齐桓公也向他交了底:“仲父啊,你这病呢咱谁也别瞒谁了,如果你去世,谁应该是你的接班人呢?”

管仲眉毛动动:“陛下您想找谁接班呢?”

齐桓公满怀信心地报出了一个名字:“鲍叔牙啊!”

结果管仲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不行!”

按照“管鲍之交”的逻辑,当年鲍叔牙如此不计前嫌地举荐了你,你管仲都要去世了,却不推荐鲍叔牙?这算不算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但管仲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鲍叔牙为人廉洁,是个好人。但他看不惯比自己能力差的,谁如果让他知道犯过一个错,他一辈子都不会忘。如果让他当宰相,上不讨好国君,下不迎合民意,早晚会得罪你!”

鲍叔牙听到管仲的话后很欣慰,认为他没有因为朋友私情而忘了国家大事——鲍叔牙就是这样一个人。

管仲给齐桓公推荐的继承人选是一个叫隰朋的人,也是一直跟随管仲办事的大臣,能力非常强。

齐桓公答应了,问管仲还有什么嘱托。管仲就说:“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他们三个人坚决不能重用!”

齐桓公大惊,问这是为啥?

接下来的一段对话,堪称经典——管仲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从逻辑上规劝齐桓公。

齐桓公问:“竖刁为了能更贴身地更好地服侍我,不惜阉割了自己成为宦官,对我如此忠心,还不能重用吗?”

管仲回答:“人性都是一样的,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都会残忍伤害,难道还指望他能爱您吗?”

齐桓公问:“我有一次说,我什么肉都吃过了,就是人肉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易牙听了后,立刻就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煮了给我吃,这样的人难道不忠心吗?”

管仲回答:“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儿女,如果连自己的儿女都下如此毒手,他对谁还能不狠心?”

齐桓公问:“卫开方为了侍奉我,十五年连一次家都没回过,连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难道还不忠心吗?”

管仲回答:“没有人是不爱自己父母的,如果连自己父母都可以抛在脑后,凭什么说他会对您忠心呢?”

从这三个问题可以看出,将死的管仲思路依旧清晰,但还有阳寿的齐桓公已经是糊涂了。

不久之后,管仲去世,齐桓公信守诺言,拜隰朋为相。

但“黄金三人组”已经崩塌了最重要的一角,齐国的衰落也不可避免了。

8

隰朋当政十个月后,也去世了。

所谓“国运”,顺时则一切顺,逆时则处处逆。

隰朋去世后,齐桓公请出了鲍叔牙做相国——这一次,已经没有其他人选了。

鲍叔牙没有推辞,但开出了一个条件:“必须辞退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三个人。”

齐桓公照做。鲍叔牙拜相。

然而,没过多久,浑身觉得不自在的齐桓公,又把竖刁、易牙和卫开方这三个人召了回来。

鲍叔牙毫无办法,心情抑郁,没多久,也去世了。

“黄金三人组”已去其二,齐国的颓势已不可挽回。

一年之后,轮到齐桓公自己了。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五个儿子开始拉帮结派,争夺王位继承权。而此时,齐桓公最宠幸的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三个人,知道齐桓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便积极投身到了权力斗争中去。他们试图杀死齐桓公立的太子姜昭,拥立另一个儿子姜无亏。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已经重病卧床的齐桓公被这三个人关在了自己的寝宫之内,四周竖起了高墙,任何人不得入内。完全绝粮的齐桓公,最饿的时候,只能爬出去用嘴接屋檐淌下的雨水。

最终,一代春秋霸主,被活活饿死在自己的床上。

四位王子都自称国君,厮杀了整整一年,最终外逃的太子姜昭被宋国军队送回齐国,才算结束混乱。

经此一乱,齐国从春秋霸主的宝座上跌了下来。但直到秦灭六国,齐国始终是东方的大国,且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仍是凭借着管仲留下的经济基础和法律制度。

据说,齐桓公死的时候,自己以衣袖遮面,估计是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两位老部下吧。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作文800字 作文铭 高中生作文600字 春天的作文开头 5年级英语作文 阳光生活作文 三段式作文 写猫咪的作文 作文感动800字 实验作文300 登山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信 序作文 叙事作文题目 奋斗的作文题目 人物篇作文 作文写事400字 日记100字作文 成长历程作文 英语作文李华 梨花的作文 捷径作文 科幻作文素材 关于小说的作文 春游作文怎么写 懂事的作文 关于比赛的作文 小猫作文400字 作文题目写什么 三年级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