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2020-11-16 21:50:01
相关推荐

之前学习语文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疑问,古人的文言文那么难懂,他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之乎者也”一样的说话吗?更有甚者想,自己如果穿越回古代去,是不是完全不能交流?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看的文言文其实也就是古人的书面用语,就跟现在的官方文书一样,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是书面用语,要求比较规范,但平时说话谁也不这么说,古人也是一样的。

在春秋以前,我们的文言文和白话差别不大,文言文也是脱胎于口语当中的。

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就基本定型了,更为神奇的是,定型之后的文言文两千多年就基本没变过,但是口语却一直在变化。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和朝代更替也使得我们的口语不断变化,官话也在不断变化。

唐朝以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就越来越大了,说话和写文章完全就变成了两回事。

有人问,既然都会说白话,干嘛写文章不用白话呢?

首先古人写文章用的纸没有现在那么容易获得,很多人还是在竹简,丝帛上写,要是写成白话文的话材料根本不够。如果一部十万字的书,换成竹简要三十多斤,要是我们现在动辄十百万的字,看一本书要拉一车竹简。为了省下材料,很多人也会选择用文言文写。

不过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唐宋印刷术也开始普及,这时候大家已经形成了文言文的习惯了,文化的传承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即使条件已经得到了改进,大家还是会习惯用文言文进行书写。

而且,用文言文是知识分子才能用的,一般没读什么书的也写不出来,很多知识分子为了彰显自己的学识渊博,也会喜欢使用文言文,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了新文化运动。

其实古代也不是一直都在用文言文,比如说宋朝的时候,市民经济的兴起也带动了白话文书籍的繁荣,各种小说话本大多用白话,因为民众看白话文还是比看文言文容易。

在电视剧当中,我们还能经常看到先生说评书,用的就是白话文。这个时候的白话文是一种半白体,不完全文言,也比较靠近现在的白话文,民众喜欢的才能更多获利,所以一些商家为了赚钱,也会大量印制白话书籍。

举个例子,宋朝时期有一段对话。

官府是这么说的:“是你斫伤本夫?实道来,不打你。”

大意就是一个女子砍伤了自己的丈夫,官府就说,从实招来,不打你。即使从语法上来说不是特别通顺,但是也能看懂了。

明朝时期的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他写圣旨也喜欢用白话文。比如说他曾经下过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么通俗直白的语言跟现在完全没有两样。

清朝的时候,雍正皇帝和大臣交流的时候就可以完全白话交流了,跟现在就没什么差别了。

比如说“我就是这样的皇帝,就是这个秉性。”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知道,其实古人也是说白话的了,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他们也说白话,那我们穿越回去能不能跟他们交流?

前面说了,文言文没什么变化,但是口语在不断变化,古代和现代的口语发音还是相差很多了,同一个字的发音很可能不同,所以你说的他们不懂,他们说的你也跟听外语一样。

就比如说,青青子衿。

上古音(周、秦、汉)读音就是:cen cen cilumu lelumu中古音(南北朝、隋、唐)读音就是:ceng ceng ci ginmu近古音(宋、元、明、清)读音就是:cing cing zi gin

有语言专家认为,现在的粤语、闽南语、吴语等方言还是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的发音,但是现代的普通话读起来就没有这些发音了。

但是为什么发音不同的情况下,古人写的诗我们还是会觉得押韵,因为古代和现代的韵母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说声母有些变化,比如说上面的青青子衿,近古音四个字的韵母和现代诗一样的,只是说前面的声母有所差别,所以我们读起来还是会觉得朗朗上口。

说了口语,我们再来说一说古代的书面语。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大篇文言文一个标点都没有,一口气读下来快憋死了,现代汉语要是没有标点,或者是标点不同,那根本表达的就不是一个意思。那么古人为什么写作不加标点呢?

首先要说的是,古代有标点,春秋时候就有了。比如说下图

古代断句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用我们现代的逗号和句号,有的也喜欢用一些“之乎者也”来,还有《离骚》里面的“兮”都可以用作断句,而且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有的人用圆圈,有的人用方块,有的人用点,各有各的喜好。

至于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文章啥也不标呢?

借用《古书的句读》里的解释:

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有人认为这就是句读(dòu)的"读"的本字。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古代又有一个" 亅(jué)"字,这也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假使断句没有错误,也就可以证明对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这就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查"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当然,能点句无误,还不能说就是完全了解了;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点句有误,那就一定是对古书某些词句没有读懂。现存的古书,经过标点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句读的能力。

所以很多书不标标点就是为了锻炼读者的阅读能力,古人在天天阅读训练的情况下,已经掌握了根据语感断句的方法,所以对他们来说,断句的难度不会那么大。但是这种情况的弊端非常明显,写的人和读的人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理解偏差也时有存在。

所以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回到古代,也还是好好呆在现代吧,因为很有可能去了那里我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也没人能够听懂我们的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三年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文 团圆饭作文200字 读书笔记作文400字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 英语中考作文范文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4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600字 克服困难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5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500字 关于自信的作文6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小学生作文50字大全 珍藏的记忆 作文600字 话中秋作文500字 小学作文250字左右 读书的乐趣作文600字 五年级下册作文有哪些 人生的价值作文800字 大作文本图片 关于感恩的作文400字 未来的什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