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宝妈用48小时写出了一篇让人羡慕的申论范文

2020-11-16 22:25:01
相关推荐

100个人学申论,有99个会觉得大作文难写,不敢下笔写

不少人会这么想——

距离考试还早着呢,考前再写

反正写了也得不了高分,何必为难自己,坐等考场凑材料

写什么写,我背几个范文

这样的你,纯属浪费时间,自欺欺人今天分享一个榜样级的伙伴——【宝妈加油】

她48小时反复琢磨,并把自己的写作经历一一总结,虽然过程很煎熬,文章也不是尽善尽美,但煎熬后的收获让人震惊且羡慕。故花木君在其原文的基础上直接帮她进行了修改,希望越来越多的伙伴写出自己的申论

虽然不可能每一篇文章我都帮你修改,但我会尽力。

干货长文预警:

以下内容含小伙伴的写作过程分析、文章全文,花木君点评以及花木君修改后的文章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写了一篇有史以来完整的申论大作文。

先说说我写这篇大作文的心路历程吧,可以用百爪挠心,想撞墙来形容。

其实,我给自己定计划每周末写一篇大作文,但是从去年7月份学习花花的课程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下笔写,主要原因真的不是懒,而是真的没话说,肚子里没墨啊,所以,就一直处于积累素材,背范文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要写的出来,首先自己得有足够的积累才行。

这周周末,终于鼓足勇气,逼自己非要写出来不可,哪怕写的再烂,也得尝试着去写,否则永远都不会写。

所以,就从周日写到了周一,大家不要笑我,写申论作文对我来说确实挺难的,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申论大作文对我来说,真的每次都有想哭的感觉。

写这篇文章,想把我这次写作文的一些过程分享给大家,给那些跟我一样,没有写过大作文的小伙伴们一点点帮助。

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这次我写作的题目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岁月能语 惟石能言》这篇文章,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也将这篇文章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就像花花说的一样,背范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的套路最重要,所以,还是得下笔写。

之前听过一位上岸前辈说,你们总说大作文难,那你有没有真真实实的写过一篇完整的大作文。是的,我没有写过一篇。所以,面对题目我将近发呆了半个小时,我不断的在脑海中搜索这半年我看到、听到的新闻,以及平时积累的素材,联想到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保护文化遗产;前段时间新闻联播有关谭维维的报道,用作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地方新闻中国留学生买国内的民间文化产品带给国外的同学当礼物,以及去年厦门鼓浪屿、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等等,那么,我就利用我知道的写成一篇文章不就可以了。(但是事后发现,似乎还要讲究前后文的流畅和逻辑性)

开篇如何写?

马上翻开笔记本有关花花的那节课《花木体常用的开篇和结尾》,

常用的几种开篇方式:名言警句+议题+表达观点(恕我才疏学浅,我确实没有积累太多的名言警句,所以这个方式我琢磨了好久没用),社会背景+议题+观点,咦,这个可以跟当下火热的十九大联系起来,好,就用十九大的这个背景做开篇,并且花花在课程中也多次讲到,可以适当的仿写。

所以,这篇文章有很多仿写的地方,我写的不好,但我确实尽力了,恕我水平有限,还请大家多多给予宝贵的意见。

分论点怎么立?

采用花木体,分论点+缘由说明+措施论证。我本来是想将谭维维在新闻联播中出现足足3分钟,用作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这一段,写在宣传教育中,但最后发现与后面提出的措施不连贯,所以,就放弃了,还是采用先突出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的措施对我来说可能比较简单,因为这个措施我非常熟悉。

花花在课程中也讲过多次,“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并多次强调,存在什么问题,就提出什么措施,或是有什么措施,就相对应存在哪些问题,既然我对相应的措施非常熟悉,那么应该阐述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与后续的措施相对应了。

分论点也是采用花花在课中讲到的,分论点表达常用的词汇,比如:“问题之积,过程之理,广寻之策”,以及“态度,高度,深度”等等这些高大尚的词汇,但我水平有限不会用,所以,就用其中最简单的那种吧,“...是关键,...是契机,...是保障”。

1、宣传教育是关键。我本来是想把厦门鼓浪屿,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作为分论点的背景引述写进去,但是最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这篇主要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所以,就放弃了。开头先阐明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于是提出了措施,这些内容想必大家都有看过。

2、市场化道路是契机。范文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开发,商业化。但我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走市场化道路,因为联想到高清红的那篇文章,企业+基地的创新模式走市场化道路,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及新闻联播中谭维维在国外演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国外观众的喜爱,其实都是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走市场化道路,但是需要在创新的过程中,既保留其民族文化性,也不过分的创新,贴近人民大众。

3、体制建设是保障。材料中指出很多人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的责任,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所以,就从这个为出发点,呈现问题,阐述相关措施,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体制机制等等。

结尾

前半句进行了仿写,后面联系到十九大精神,也算是对开篇呼应一下吧。

终于写完了,长舒一口气,写的不好,万事开头难,也算开了一头,再接再厉吧。

我的这篇文章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教育是关键。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将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将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中小学的基础教材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强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市场化道路是契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对应的是“过时”,文化性对应的是“土气”,保护和传承就更谈不上了,年轻人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忽视和不懈让人担忧,而有些商家则是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由此观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理论性的宣传,还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市场化,既保留其民族文化性,也不过分的创新,既不“高高在上”也要贴近人民大众。如某地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率先尝试签约上百位非遗传承人,自主研发产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市场,回归民众生活,让民众开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传播、保护与传承的过程,而这正好契合了非遗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制建设是保障。目前,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大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民俗文化传承人人有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体制机制,有效推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更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总而言之,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好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付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花木君点评—

亲爱的宝妈,看到你的帖子,我完全能想象你这一路的煎熬、痛苦摸索及最后成文的喜悦。

100个人学申论,有99个会觉得大作文难写,但并不是这99个人都能正视问题,能细化写作的过程,并一字一句下笔去写,我很感谢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表敬意,现对你的文章进行评点与修改。

可以肯定的是,你对范文、课程的消化吸收很扎实,文章的架构、层次等都没有太大问题,市场化运作这一点是一个亮点,对国家政策、时代大势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单纯的仿课程、仿范文,但依然面临:

1,文章的思路不够统一。一是分论点二注重的是分析说理,另外两个分论点注重解决问题,不协调;二是整个议题关注的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无意识过渡到物质文化遗产中来。

2,分论点论证与表达的经验还需积累,增强论证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其他废话不说了,在尊重你原文的思路、逻辑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适当修改,供你参考(着重关注核心观点、分论点、内容论证的内在逻辑,尤其是内容的一脉相承性。当然,论证中如能加入一些案例——列举问题时,会更加的充实、饱满)。

花木君修改后的文章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遗产。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宣传不力、市场化不足、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弊端,为此,应定向施策、综合发力,于内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理顺市场化运作机制,于外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切实写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篇大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教育是关键。当前,一些依靠口耳相传的民族习俗、地方歌谣乃至文字等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保护意识不足。有必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将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中小学的基础教材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以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通过微信、微博等创新宣传模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曝光度,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市场化道路是契机。在部分年轻人眼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对应的是“过时”,文化性对应的是“土气”,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模式迫在眉睫。一方面,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保护与开发的流程与章程,鼓励有能力、有实力、有正确价值观的机构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来,保护是前提,开发是再保护的手段,持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开发的模式。另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组织民俗文化节、大型展会等活动,主动将“等着游客上门”的保护模式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动、集中走出去”的模式,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入大众的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再放光芒创造群众基础、资金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健全配套制度是保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落实不到位,权责不明确,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等问题突出,制约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为此,应从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入手,由各地方的文化部门牵头,成立专项保护与开发管理单位,倡导实行地方一把手负责制,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民俗文化传承人人有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体制机制,有效推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开发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切实举措,也是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让我们一起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承的民族基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共同努力!

你的文章呢?

晒出来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舞狮作文 作文题目大全 作文400字可抄免费 写人的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500字优秀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我长大了作文400字 我的心愿作文500字 放风筝作文 雪作文 叙事作文 做家务作文 温暖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劳动作文 保护环境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作文 初中作文 关于雪的作文 家风作文 中考作文 六年级作文 写景作文600字 推荐一本书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 年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