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速递」华大新高考联盟:孤岛连成大陆 携手共迎未来

2020-11-16 23:30:01
相关推荐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刘小忠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33年,潜心研究高考语文命题方向与考场作文升格指导。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郑双

审校:孙梦霞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

——新时代领路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内容,拟写一篇文章,向《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年5月高考预测考试。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中《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段话和《流浪地球》中“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作为考生价值判断的话语情境,然后再借新时代领路人的话现实说法:“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命题人进行归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句话给出了立意方向,考生要在材料基础上进行联想思考。

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要求考生就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思考,给《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三大任务指令:一是内容指令——必须联系近年来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来写自己的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二是体式指令——给《环球时报》编辑部投稿,一定要了解该报的办报宗旨与接稿偏好,写作时必须使用符合“投稿”和“呼吁”这一双重情境的得体语言和言说方式;三是对象指令——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言说对象为“世界各国”,而不是编辑部的编辑。三大指令不能混淆,且在行文中要一一落实。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题要求考生站在全球的高度,结合流浪地球和全球抗疫的事实,充分认识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凝聚世界共识和人类力量,充分体现当代青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展现出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发展意识,同时应告诫青年学子:面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考验,人类命运愈发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本题紧扣流浪地球和全球抗疫的时代背景,警示当代人必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出发,获得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前瞻性的意识,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提升人类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体立意时,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从材料给出的不同角度来分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荣辱与共,福祸相依。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以此呼吁各国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2.思维方向是开放的。题目给出的材料有三则:材料一指向个人层面,可以理解为,个人与集体祸福与共,每个人都要控制私欲,尽力承担公众事务;材料二指向自然生态层面,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人们要共同应对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守护我们的家园;材料三主要指向国际层面,国与国之间是合作共赢而非相互敌对的关系,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国家之间要互通信息,守望相助。考生写作时,可以从个人、自然、国家三个层面依次进行阐述,最后发出倡议。思维方向既可以横向展开,也可以纵向推进。

3.表达方式是开放的。因为是投稿,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体式展开。既可以写成文学类文体,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认识;也可以写成议论性文体,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还可以写成实用类文体,比如写给地球村民的信,写给各国政府首脑的倡议书等等,写作方式比较灵活。

解题

本题属于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人文情怀,主要考查考生的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国际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考生需要结合自己对突发事件的独到体验,生动及时地反映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拓宽国人的视野,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讯和参考。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2.把孤岛连成大陆,把地球变成村庄。

3.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写给各国政府首脑的倡议书。

4.同在一片屋檐下,正是共担风雨时。

5.携手栉风沐雨,共看明月一乡。

6.本是同舟共济时,岂能各扫门前雪。

……

偏题立意:

1.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弄错关系,将“一枝”与“百花”的关系等同于“一国”与“多国”的关系,不是说时间火候不到难成气象,而是呼吁大家要同舟共济,战胜困难)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标题照抄材料,突出环保的重要性,忽视了灾难面前的共同承担)

3.世界在新,我们在行。(顾此失彼,忽视材料的隐含信息,不是世界在新,而是危机四伏)

4.同处一个家,同担一份责。(立意范围缩小,材料呼吁的对象范围是国与国之间,而不是家与家之间,也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

5.这个世界,没有孤岛。(说法绝对,突出万物之间的关联性,忽视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既然没有孤岛,何必再让考生投稿来进行呼吁?)

6.点点萤火汇星河。(本比喻突出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与材料呼吁各国就“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达成共识的题旨相去甚远)

……

范文展示一

同心圆,爱之链

湖南考生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 ,串一个同心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处一个世界,你、他、他,我们手拉手,便结成一条爱之链。

新冠肺炎如同恶魔般席卷全球,给各国带来无数灾难,面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仅是肺炎,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我们应携手面对,我们是同心圆,传递着爱之链。

同心圆,让我们密不可分,坚不可摧。

《流浪地球》中“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而随着事态的演变,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才恍然大悟。如今的新冠肺炎亦是如此,当疫情露出苗头,黑暗即将来临时,每个人都将其置之脑后。等到它危急全球时才追悔莫及。我们生在同一个地球村,倘若将地球看作一个圆,我们便是这一个个同心圆,无论大小,无论成色。若有一个圆消失,那么其它的圆也会受到影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知道我们共处同一个地球,那么无论面对何种灾难的侵袭,我们定当坚不可摧。因此我们要爱其身更要爱其人,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将这同心圆越做越大。

爱之链,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美好。

《礼记·礼运》曾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从古至今,无论遇到战争还是危机,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亚丁湾和索马里护航编队支援非洲各国,维护和平;日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紧急关头,给中国送来物资;各国人民互帮互助,形成一条爱之链。每个国家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助也是其中一项。面临着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肩负起重任,每个人都应怀有一颗爱之心去帮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如同著名小说《爱之链》中所描述的一般,将美好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它会洋溢着温暖。而你我便是守护笑容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着爱之链。

新时代领路人说道:“这样的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密不可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你我都身处其中。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一同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连成同心圆。这个同心圆,亦是爱之链,更是国之联。

点评

本文巧用比喻,将国与国的关系比作同心圆和爱之链,说理形象生动。主体部分将三则材料的引语变序后植入段首,充当论据材料,构思非常巧妙;两个分论点对称整齐,单列成段,行文标志非常醒目。另外,歌词导入,歌词收尾,让整篇文章回环反复,余音袅袅,珠联璧合。

范文展示二

孤岛连成大陆,携手共迎未来

广东考生

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内目睹燃烧的亚马逊雨林,他看到的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当人类疫情爆发而居家隔离时,我们感受到的是全球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唯有将一个个孤岛连成大陆,方可在携手共进中迎来美好的未来。

何为携手共进?古有《礼记》提出“天下为公”,强调私己不如济世;今有热门影片《流浪地球》感叹每一个灾难,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以我观之,若只顾个人需求,以致“小我”横行,哪来大道之行的康庄盛世?若不相向而行,拒绝强力合作,哪来命运共同体的牢不可破?故曰:面对纷繁杂乱的世界局势,各国应深谙休戚与共之道,共行艰难曲折之路,方可谓真正的携手共进。

孤岛连成大陆,需要我们珍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在《离骚》的古雅声韵中,各国已携手同行百年。我们为奥运五环的闪光照亮紫禁城而备受鼓舞,亦因巴黎圣母院的尖塔被大火吞噬而伤心流泪,我们称抗击疫情的医护者为英雄,亦把“9·11”救援前线的纽约消防局视为楷模。正是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催促着各国放下矛盾与分歧,感召着不同信仰汇聚成河,共同涌向人类大同的一泻汪洋!

携手迎接未来,需要我们满怀希望,却负重前行。“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无数仁人志士满怀“欲回天地”之志,更有“相信未来”的希望。诚然,当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悲观情绪横行,保护主义抬头,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依旧在逆风之中高奏凯歌,在狂浪暗礁间中流击水,不仅稳住本国疫情,更向弱者伸出援手。所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与你就行驶在前往未来的航线上。

而令我们痛心的是,命运共同体不被理解,多边主义遭到破坏之事时有发生。试想,风浪再高,雷雨再大,固然可以吞噬孤岛,但当乌云散去,连片的大陆之上依旧会鸟语花香。所以请允许我奉劝个别国家:退群利己非长久,携手共进乃正道!

各国的朋友们,只有我们深悟命运共同体的真义,共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将孤岛连成大陆,才能共享未来的黎明。这个日夜旋转的小小星球,才不会在黑暗的宇宙间显得孤独寂寥。

点评

本文巧用比喻拟题,将灾难之下的休戚与共与共克时艰之后的美好愿景连成一体,扣题精准。触目惊心的开头,对比、假设、引用、比喻等多种论证手法的巧妙运用,意味深长的结尾,彰显考生不俗的人文底蕴与责任担当意识。大视野、大格局、大胸襟,在对巴黎圣母院的伤心、“911”纽约消防局的点赞和个别国家的劝告中显露无遗。“退群利己非长久,携手共进乃正道”,展现出中国青年学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为促进全球发展和维护国际秩序的应有担当和理所当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奇思妙想的作文四年级400字 争论作文500字左右初一 这样想象真有趣300字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三年级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心愿500字优秀作文 有志者事竟成英语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400字 向雷锋学习作文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 一朵美丽的浪花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300字 童年趣事作文350字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 friendship英语作文 关于圣诞节的英语作文 关于雷锋精神的作文 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100字 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21年高考作文 他一一了作文 为别人喝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