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家长上班午休代孩子写作文?作业App变成新“负担群”

2020-11-17 01:05:01
相关推荐

导读

《半月谈》前不久刊发了《家长群变异了!“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一文,引发社会热议。一些地方出台家长群管理规定,列出禁令;有的学校禁止老师建家长群……最近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家校互动改用App后,家长群的老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的家校矛盾甚至比以前更严重了。

家校沟通App:

不能群聊,全家点赞、充钱更糟心

家长刘女士最近被孩子所在幼儿园移出家长群,被告知即日起下载一款名为“掌通家园”的App作为家校沟通的唯一工具。

“学校发通知、点名、请假都在这App上面,让人不得不用。”刘女士说。

和微信群不同的是,这类App主要以教师与家长点对点沟通为主,没有群聊功能,仍有类似朋友圈的功能,家长可在下面留言。

让一些家长操心的是,App上孩子的排名在醒目位置,排名靠累积“关爱值”,给老师亲友点赞、发布成长印记(发站内朋友圈)、分享站内课程和文章等方式都能获取“关爱值”。

“这些提升‘关爱值’的做法不像是关爱孩子,更像是在关爱这个App,提升用户粘度。”刘女士说。

半月谈记者浏览这款App发现,老师发的任何消息都瞬间集赞,并引来吹捧之言;有的父母除了让祖辈下载并进群外,还将孩子的姑舅叔婶拉进来,时不时发帖,声势浩大;广告四处可见,不少课程都需要花费“掌通币”,需要家长往App里充值。

几位家长使用后反映,该App没有群聊功能,清静不少,且接送记录、学校食谱等功能有利于家长了解校内动态,但同时商业化印记明显,且一定程度上仍没有改变“攀比”和“拍马屁”的问题,排名功能更是新增的烦恼。

这类家校沟通的App正覆盖全国越来越多的学校。“掌通家园”称目前已覆盖近2100个区县,服务了100万幼师、2400万家长;“贝聊”称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超过5万所幼儿园及相关机构,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智慧树”称已经覆盖全国12万家幼儿园、2600万用户……

上班午休代孩子写作文

作业App变成新的“负担群”

除了家校沟通的App外,一些与作业捆绑的App也正在中小学中兴起。此前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微信家长群中贴出孩子成绩、作业,家长群变异成“负担群”,而作业App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倒是希望孩子学校能用微信群,也就用来布置作业而已,现在用了作业App,布置作业、做作业、自动批改、订正、提交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家长帮忙完成,下班后全家都在忙作业。”学生家长王先生说。

王先生的孩子现在公办小学就读二年级,令王先生不解的是,教育部多次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但为何上了App后,每天作业如雨,“数学一天50道计算题,作文几乎每两天一篇”。

对学校利用作业App进行题海战术而怨声载道的家长不在少数。App里不光能做作业,还能晒作业、晒成绩,就连老师发的帖子家长是否阅读过都有记录,让家长疲于应付,有的甚至代劳孩子作业。

“尤其是作文,家长都是枪手,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小学生家长李女士说,每次老师将批改过的作文拍照上传至App里,点名表扬和批评某几位同学的作文,于是家长辅导作文的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辅导”成了“代写”。“孩子他爸上班午休时就在写作文,回家后让孩子背出来,再书写下来。”

由作业而影响家校关系的事例越来越多。某地一家长不满假期作业量过多而和老师群里争执,最后演变成各学科老师和班主任同这位家长的口水战,该家长也被勒令退群,其他家长则保持沉默;某地一家长因孩子作业做到夜晚12点而私信班主任并与其争执……

技术不是罪魁

谨防家校关系步医患关系后尘

据了解,近期多地出台家长群管理新规。比如,青海西宁城西区教育局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要求在平台发布信息时:休息时间不要发;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批评表扬、拉票评比不发;未经区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不要发,避免“广告群”的出现;他人隐秘信息不要发。

今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此后,各省级教育部门也出台相应规定,涉及到作业布置等细化的规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方面教育部门重视家校沟通,出台相应举措,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家长群异化现象背后的家校关系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错位。

上海某公办小学校长表示,无论是App还是微信,都是信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使用者要把握住育人为本的准则,摈弃排名、作秀等跟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商业类App需要清理,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相关审核制度。”

一位小学校长认为,错不在微信或App等技术手段,家校双方都要理性使用,并且遵守规则,尊重规定,而非相互施压,出现问题积极沟通,避免家校关系步医患关系后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荀渊认为,无论哪种技术手段,都让家校关系演变成每个个体的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呈现个性化特点,这需要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发挥“减压阀”和“调和剂”的作用,而非让家长要么憋着要么爆发,老师要么不容质疑要么被投诉而辞职。

业内人士建议,对家校关系中如何发扬良好师德师风,应加强研究,并纳入到师范生培养、见习教师和班主任培训等环节上,尤其让年轻教师有能力处理好家校关系。

半月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6)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1-06 13:16梦回紫巷[云南省网友]IP:1731749849
    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过程,不能让作业App成为他们的累赘,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顶8踩0
  2. 2022-06-29 08:15白鹤丹霞[安徽省网友]IP:737161266
    @千娇百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很重要,不应该让作业成为他们之间的隔阂。
    顶0踩0
  3. 2021-12-20 03:14千娇百媚[河南省网友]IP:738095630
    @梦韵兰亭作业App如果变成了家长的负担,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了,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顶5踩0
  4. 2021-06-11 22:12梦韵兰亭[甘肃省网友]IP:2070217599
    孩子写作文的事情确实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顶43踩0
  5. 2020-12-02 17:11慧质兰心[天津市网友]IP:603980217
    家长上班本来就很辛苦了,怎么还要为了孩子的作业操心,作文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
    顶4踩0
  6. 2020-05-25 12:10祝你健康[黑龙江省网友]IP:1743295426
    这种现象真的太不可思议了,作业App本来是为了方便家长和孩子,怎么变成了负担呢?
    顶2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叙事作文600字初三 幸福的味道作文500 英语作文中常用的连接词 欣赏什么的我作文700字 坚持是一种态度作文 传承与创新作文800字 陪伴作文500字 作文这里真美 美丽的动物作文 月色作文 值得回味的日子作文 走进苏轼作文600字 戒烟作文600字 有关桔子的作文 关于露营的作文 学校的风景作文 迟到了一分钟作文 校运会作文300字 北京之旅作文结尾 以苦难为话题的作文 父亲节英语作文80词 以月考为话题的作文 雨天作文600字 农家乐游玩作文 冬天的雨的作文 三月三的作文600字 运动会话题作文 被体罚的作文 中秋节的思念作文 秋天的校园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