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了完善法律认知——如何写法律文章

2020-11-17 03:10:01
相关推荐

本文所讲的法律文章,并非法学论文,也不是法律新闻,而是法律实务工作者写的、提供给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读的、与法律有关的文章。例如,对一个有争议的案件的分析;某个法律规定如何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等等此类文章。

为什么要分享“如何写法律文章”这个话题呢?这得从我本身的经历说起。我比较喜欢写文章,也一直在写一些法律文章。我这两天看了看我的博客,上面发的文章大概有600多篇了。最早发的文章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十几年前就开始写了。这一路走来,我感觉写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在写法律文章过程当中,我还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法律工作者,为什么要写法律文章呢?

第一,写法律文章可以完善自己的法律认知。

我们对法律的认识往往是有偏差的,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许我们认为法律规定的是A,但是这个规定已经悄悄改了,现在已经是B了。或许我们一直认为这个法律规定是这样的,其实它是那样的,跟我们的认识不一样。每个法律工作者都可能存在这样的认知偏差。

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说话会随便一些,写文章需要符合逻辑并且论证周严。当我们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或许我们以为这个问题我懂,真正要写才发现:原来我只是懂一点而已,原来还有很多的问题并不清楚,甚至有一些时候我懂的这点东西都是错误的。

当我拿起笔来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感觉到自己在法律认识上存在某些不足,这些不足有可能是对法律条文没有掌握得很确切,要查看一下;有的是对某些法理感觉似是而非,需要翻开教科书再看一看。在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遗嘱的形式要件》。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遇到一些涉及遗嘱的案件中遗嘱的形式五花八门,与法律规定的不太一样。如何判断这些遗嘱的效力呢,通过这篇文章我把遗嘱的形式问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在写之前,有一些细节我也不清楚,但是写出来之后,基本上就清楚了。

所以通过一些法律文章,可以完善自己的法律认知。

第二,通过写一篇法律文章,弄懂一类案件。

我刚开始当实习律师的时候,想尽快地熟悉业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实习律师或者一、二、三年级的律师,办理的案件并不多。这个时候要把握住机会,通过一个案件弄懂一类案件。怎么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写法律文章,是一种方式。

当我做实习律师以及刚刚执业的时候,我就写了很多法律文章。例如:当做一个交通事故案件的时候,我就会针对这个交通事故案件中遇到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写成一篇实用性的法律文章。我的感觉是: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有很多困惑;当写完这篇文章之后,这一类的法律问题,我基本上就了然于胸了。以后再遇到这一类案件的时候,我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回复当事人的咨询,基本上也可以办理该类型案件了。

所以,我认为,写法律文章对法律工作者很有帮助。当你就某一案件写成一篇文章时,你也就可以基本弄懂这一类案件了。我写过一篇《洗稿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文章,当时“洗稿”这个词刚刚出来,有一些著作权侵权的争议。通过写这篇文章,我基本上清楚了洗稿是怎么回事,是否侵犯他人作品的著作权。

上面提到的两点,一个是写法律文章可以完善自己的法律认知,一个是通过写一篇法律文章弄懂一类案件。这两点都是对内而言的,都是为了提升我们法律工作者自身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写法律文章对外而言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写法律文章对外而言的好处。

第三,写法律文章是宣传的方式之一。

律师除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外,如何进行自我宣传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做律师要让别人认识你,知道你是一名专业的律师,才有可能获得案件。因此,别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你,如何知道你的专业程度就显得颇为关键。现在社会日新月异,别人认识你的方式也多了起来,比如,一名律师可以让别人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方式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吃饭喝酒让别人认识自己。认识的途径不同,印象也不同。

我认为,作为一名专业的律师来说,让别人认识你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别人认识你以后,里面可能会有成为你潜在的委托人、当事人。下一步,这些人怎么看你才是关键。

作为一名律师,我们应该尽力地把我们专业的一面展现给别人。那怎么体现我们的专业呢?从写法律文章入手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你可以通写一些法律文章,让你的委托人、当事人知道你是个非常专业的律师。

有一次我在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律师,他说他有一个可以让一个初级律师在三年之内收入破百万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每周坚持写一篇法律文章。这位律师的其他方面我不太了解,但他提到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写专业性的法律文章,对我们律师来说,的确是好的宣传方式之一。

第四,完成自我的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

通过写法律文章,可以完成一个自我的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的。

知识或者阅历本就是一个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过程。现在遇到一些法律问题的时候,我往往会想:我以前有没有写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法律文章呢,我以前有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相应的思考?这些念头闪过之后,我就会查找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如果以前针对这个问题写过专门的文章,我就看看以前对于该问题是怎么思考的。通过这样的操作,很多时候我会发现:其实自己当时的思考还是挺有道理的。但是,也有的时候由于法律条文的变化或者自身思想的变化,难免会对以前文章中的观点做一些必要的修正。

如果写的法律文章多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可以把这些文章整理出来,集结成书。去年的时候,我出版了一本关于商标法的著作——《商标律师如是说》。《商标律师如是说》一书主要是在我以前写的有关商标法的文章的基础之上,统稿之后完成的。如果我之前没有写大量的有关商标法的文章,这本《商标律师如是说》的书也无缘和大家见面了。

此外,由于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写法律文章,这也让我获得了一些荣誉,交到了一些好朋友。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法律博客”,这个号称是“法律人精神家园”地方,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平台。可惜的是,“法律博客”因为运营的问题停止服务了。我曾经在法律博客上写了大概有四、五百篇的法律文章,对于“法律博客”的关闭非常遗憾。

二、法律文章如何选题?

第一,选择与专业有关的话题。

法律是我们法律人得以安身立命的专业,而法律专业里面又可以细分成很多小专业,例如有的人擅长刑法专业、有的人擅长知识产权法专业、有的人擅长劳动法专业、还有的人擅长合同法专业等等。当然有的人好几个法律专业都很擅长。现在万金油的律师没有生存空间,专业律师大有可为。我做知识产权案件比较多,所以喜欢写一些有关知识产权的话题,例如:《有关“鲍师傅”商标侵权的七个问题》、《游戏是否属于类电作品》等等文章。

建议:法律人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话题来写法律文章。可能写着写着,就真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律师,或者越来越专业了。

第二,选择与案件有关的话题。

可以选择自己所办的案件,也可以选择别人办理的案件。

在我写的法律文章当中,有些文章的内容是我自己办案当中的一些体会,遇到的一些法律的焦点、难点等问题。有些文章里的内容则是我办理一些案件时所走的弯路,我想写把其中的经验教训写下来,提醒其他的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我写的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话题,也有一些是别的律师办理的案件。如果发现某个案件当中涉及到一些值得探讨的法律问题时,我也想认真研究,之后写成一篇文章。例如,我写的《演员维权案件办案心得》一文就是对我当时办理的一个为演员维权案件的分析。

有的案子会成为热点,例如有关明星的离婚案。我们在写法律文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在选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追逐热点,不要为了追求热点而写。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一问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我们写法律文章是为了什么?我们写法律文章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公众号的点击量一飞冲天吗?有的律师写的文章,题目很有吸引力,点击进去之后发现挂羊头卖狗肉,这样就不好了。

如果我们写法律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公众号的点击量,那么我们的身份就不是律师了,我们职业也不再是法律职业了。我们成了公众号写手,这个跟我们的初心是不一样的。在点击量和文章的话题之间,我们要做一个必要的平衡。我们既要努力去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又不能为了吸引他人眼球去写一些与我们的专业、与案件无关的话题。

第三,选择与社会热点有关的话题。

选择与社会热点有关的话题或多或少会给人一种增热点的感觉,我们姑且称之为“蹭热点”吧。但是我们的蹭应该和别人的蹭有所不同,别人那种蹭热点可能只是博人眼球,提高文章的点击量。他们的目的往往急于求成,要求这一篇文章本身就可以产生它的效益。比如当黄海波事件出来以后,很多公众号的文章为了蹭热点,就开始散布各种小道消息,煞有介事地传播鲜为人知的内幕,这类的文章其实只是满足人们八卦的心理,我们不能这么做。我曾经写过《双11前快递涨价——是否涉嫌垄断》一文,当时快递联合涨价的确是个热点,但是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所以值得我们去写。

如前所述,即使蹭热点,我们也要写与我们专业有关的话题和内容。我们的身份跟网络写手不太一样,我们靠专业吃饭,不是靠文章的点击量吃饭的。我们一定要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出发,去分析社会的热点问题,透过对于社会热点的法律分析,给出我们法律人的答案。

第四,选择小话题、微话题。

我比较喜欢写小话题、微话题。我认为自己是驾驭不了比较大的话题的。例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制定一部民法典?这样的大话题我是驾驭不了的。再比如说,如何建立我国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这样看似不那么大的话题看似可以写一写。但是,我也不太喜欢这样的话题。

让我提建议的话,建议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话题、微话题来写。我比较喜欢小话题、微话题而且最好是能够实用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小话题、微话题。我写的文章大都是这种小话题、微话题的文章,例如我曾经写的《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使用一张图片》等。

小话题、微话题比较实用,而我们的日常工作联系比较大,因此这些话题是我们法律实务工作者擅长的领域。

三、法律文章的内容。

第一,法律文章与学术性文章相区别,讲究实用。

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我们写的法律文章应该有一些独特的内容,要讲究实用。

我们在文章中尽量不要只做一些学术性的讨论。但是,你如果志在学术的话就另当别论。作为律师来讲,我们一手拉是法律这个专业,一手拉的是社会的实际生活或者社会的普通人、尤其是我们的委托人、当事人。也就是说,法律通过我们律师这个中介、这个桥梁,把那些高深的法律规定传递给我们的委托人,告诉他们法律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按照法律规定你应该如何行事。

我们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天天处理各种纠纷、办理各种案件,所以我们对于实用性的东西是非常有心得的,反而学术性的东西离我们会远一点。所以我比较喜欢在法律文章中写有关法律实务的问题。

第二,法律文章与抒情性的文章相区别,要有判断和结论。

我看到有些文章,比较注重于抒情,文章用浓墨重彩来突出作者的感情,真可谓“用情极深”,但专业性不足,文章观点结论也往往受作者感情主导。专业的法律文章应该对于是非曲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究竟孰是孰非,并且应该得出一个结论来。

当社会出现一个案件的时候,我们法律工作者不能只浮在表面讲感情的问题,更重要的也是首先要讲的是法律的问题。这个案件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应该如何处理等等。例如于欢案件,我们不能只在感情上同情于欢,最好还能够分析于欢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应该如何认定正当防卫等法律问题。

抒情性的文章,对专业的法律人来说不是不能写。但是,写这样的文章无法突出我们法律实务工作者的专长。

第三,法律文章与议论性的文章相区别,要有解决方法。

有些文章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往往只是在文章里议论来议论去的,虽然有观点,说清楚了谁对谁错,但是也只能到此为止,隔靴搔痒,没有讨论下一步怎么办。也就是说议论之后,完全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提到文章里的事情出现了、发生了之后的应对之策,更无法从文章中得出经验教训。

一篇好的法律文章应该和纯议论性的文章相区别,最好能让读者在我们的文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法律文章应该以法律为准绳。

律师办案讲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写法律文章也要遵守这样的规矩。无论我们写什么样的文章,文章中所依据的材料其实就是事实,而我们所用的准绳还是法律。

法律文章不能用其他的准绳,诸如从道德的角度、儒家思想的角度、道家思想的角度、其他哲学上或者思想上的角度进行判断。要是用这样的准绳的话,我们所写的文章就不是法律文章了。

法律文章最后的归宿还是要回归到法律,这要求我们法律人要非常熟悉法律,这样才能以法律为准绳写出专业性强的法律文章。

四、法律文章的语言。

第一,在考虑法律文章的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定位我们的读者是谁。

在写法律文章之前,我们不妨自问:写的这篇文章是给谁看的呢?如果说,你写的文章是给导师看的,那你的文章一定要非常严谨,不要出现逻辑上的错误,不要出现概念上的不周严,你一定要使用学术性的语言,进行周密的论证。如果你的文章是给外国人看,那你就需要精通外语,文章也要用外语来写。如果说你的文章是给普通大众看的,那你就要使用通俗的语言。

由此可知,读者不同,决定了你写文章时用的语言也不一样。

第二,讲究语法、没有语病。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注意我们语法,但是我们当下笔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我们的语法上的问题。因为我们写的是法律性的文章,一旦语法出现问题就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就会产生其他的歧义,这样也会影响整篇文章的专业度。

我在写法律文章的时候也会出现语病的问题,这个很难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语法文章写完之后还要多读几遍,进行检查。

第三,在用法言法语的同时,注意通俗、易懂。

我们法律上有很多的法言法语,例如我们的《物权法》里的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法言法语,《著作权法》也有很多的法言法语,著作权有17项子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出租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等。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著作权与版权是什么关系。这些法言法语对我们法律人耳熟能详,对外行来说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我们在文章里使用这些法言法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需要用这些法言法语来保证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我们所写的是一篇法律文章,自然需要用到一些法律上的概念。但是,法言法语和通俗易懂之间也会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在写法律文章的时候,要事先想到读者能不能看得懂。假如读者看不懂的情况下,能不能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文章中出现的法言法语。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文章在写完之后,可以发给一个不懂法律或者略懂法律的人,请他来看一看你写的文章,然后问他能不能看得懂。假如说他能够看得懂,那你要就你认为他非常有可能看不懂的地方进一步问他是否理解,看看有没有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果说以上这两点解决了,那这篇文章就算通俗易懂了。

第四,能用短句,别用长句;自然段,当断则断。

现在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阅读长句、长段的能力正在退化。因此,如果想写一篇通俗的法律性文章,尤其想写一篇希望你的当事人或者潜在当事人看的文章,或者普法类的文章的时候,就要用短句和短的自然段。

短的句子,有利于理解。长的句子,读起来会很累。同样,长的自然段读起来也很累。有的人写文章,一个自然段占一页,让人不想读。古龙先生写武侠小说的时候,有的自然段就一句话,但是不影响我们阅读。我们可以向古龙先生学习。

当然,要写一些学术性的文章,为了保持严谨,可以用长句。

第五,在追求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和语言的通俗化之间平衡。

追求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和语言的通俗化之间平衡挺难的,很多时候我也做不好。文章严谨性强一点的话,可能就不够通俗,导致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文章过于通俗的的话就又导致文章不够严谨,会被人挑毛病。

这就要看写文章的目的了。如果文章想让更多人读到,那就通俗一些。为了让文章更通俗一点,可能要牺牲一下文章的严谨性。其实,即使牺牲一点文章的严谨性之后,普通大众也看不出来文章哪里不严谨。也就是我们这些法律人比较较真,其实很多人不会那么较真。挑毛病的都是行家里手,而你的文章又不是给行家里手看,也就无所谓了。

好的法律文章要在严谨性与通俗化之间做一个平衡,这就看你是希望文章严谨一些,还是希望文章更通俗一些。

五、法律文章的忌讳。

第一,忌讳价值观不正确。

我们所写的法律文章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生活在中国,就要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外,我们首先是人,再是中国人,再是中国律师。一些普遍存在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忽视。不能只在专业上下功夫,忘了价值观的问题。

有的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个案中的司法机关存在操作上的失误,从而怀疑我国整个司法存在黑幕。这样的文章可能就不太适宜了。

如果我们文章的价值观出现错误的话,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后果,对我们的执业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忌讳基本法律知识与常识不正确。

法律文章不要出现基本法律知识和常识错误的问题。由于社会的日新月异,导致法律不可避免地出现滞后性,而法律为了适用社会生活现实的需要,也会一直处于变动中,每年都有很多新的法律出现,也会修订很多旧的法律。但我们又不是万能的,很多法律未必知道。因此,我们的文章里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上的偏差,这个现象特别正常。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当中,出现几次判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常识,不应该出现失误。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常识,是指我们在法学院阶段必学的,司法考试中作为重要考点的内容。例如: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婚姻法中的结婚年龄,合同法中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如何理解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知识,不应该出现错误。

第三,忌讳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

写法律文章的时候,如果要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者引用别人的文章中的段落的话,就需要在文章中以脚注或者尾注的方式进行注释。不能拿来就用,好像自己的一样。有的律师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把我的文章拿过去,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发了。这种用法属于赤裸裸地侵权,不符合一个律师的身份。另外,也不要洗稿?,这也属于侵权。如果法律工作者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就贻笑大方了。

我们要在文章中使用图片,也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在百度上随便搜一张图片,然后就放到文章中使用,这往往会侵犯到他人的著作权等权利。

另外,文章中也会涉及到其他的权益,例如: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问题。我们在文章中可以嬉笑怒骂,但是“骂人”要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不能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保留其他人的隐私,不能随意使用他人肖像。

第四、忌讳擅自透露案件信息。

律师与当事人之间会分享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我们是有保密义务的,无论我们有没有签订保密协议,我们律师都要坚守我们的职业道德。有关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经营信息、纠纷信息以及其他不利信息,不应该从我们律师的嘴里透漏出去。更不应该为了写一篇文章,把当事人要求我们保密的相关信息公开出去。甚至,有一些信息当事人没有要求我们保密,但是也没有通知我们公开,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出现在我们的文章里边。

据我所知,这种事情就发生在一些律师身上,让当事人非常不满。作为专业的律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五、忌讳江湖气息太重。我们要做到专业性多一些,江湖气少一些。

我注意到一些律师写的文章里面,把律师界写成了一个江湖,到处都是各种帮派。我觉得这些律师对我们律师这个行业的认识是有问题的。律师是一个职业,不是武林高手。做律师是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而绝不是为了争所谓的“江湖”座次,更不是为了“一统江湖”,律师界没有江湖。提江湖的时候,你的文章就远离专业了。

写法律文章,主要还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度,也让别人认可你是个专业的律师。

(本文作者:赵虎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