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做好“摘帽”后总攻的“妙文章”——科右前旗产业脱贫工作纪实

2020-11-17 04:45:01
相关推荐

刺绣带动周边近千名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产业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

全旗近10万亩庭院不仅实现贫困户增收,也带动全旗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走上富路的牧民DV里感受新生活

马铃薯产业链条带动周边近万人就业增收

旅游扶贫带动村民增收

全旗66%的村庄靠发展林果业增加收入

贫困户搬进生态移民楼,又当上了护林员实现稳定脱贫

□时秀霞 韩文彬

苍山溪水五月天,桃李芳菲夏满园。伴着缕缕花香,走进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三星村三星沟,一眼望去,绵延百里果花洁白如雪,林地里10多名果农正在给果树授粉、施肥、浇水。今年果花繁多,丰收有望,村民孙显富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今年3月4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前旗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实现群众长效稳定增收?这是摆在前旗委、政府面前的问题。

2020年,前旗将新栽林果地3.35万亩,将有6万亩林果迎来盛果期,预计林果收入能达到1.7亿余元。作为产业带头人,孙显富为周边果农传授种植技术,几年前还组建了一只30人的修枝服务队,赴乌兰浩特市、突泉县、科右中旗等周边旗县市进行服务,累计服务次数达1万余次,打造了大石寨林果服务队品牌。同时辐射带动所在地大石寨镇1655户农民栽植林果5.1万亩,每年全镇林果收入达1800余万元。目前,前旗先后在152个乡村规模栽植果树,占到全旗村庄总数的66%,林果产业不仅成为前旗农业发展的领军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小林果俨然成为贫困户的“脱贫果”。

“有了产业就有了‘铁饭碗’,只要肯干就可以守住这股活水。”家住俄体镇白音村的脱贫户李学军说,他新栽的30亩沙果地去年纯收入3万余元。他对长效稳定增收不返贫充满信心,“这是刚刚挂果,到盛果期一亩地就能收入5000多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归流河镇乌兰格日勒图嘎查脱贫户刘晓香。刘晓香高兴地向笔者介绍她家一年来的“脱贫课程”。原来,2018年,刘晓香为了给丈夫看病,曾经上等收入的农家一下子因病被拖到了贫困线以下。2019年,刘晓香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通过健康扶贫政策为其解决治疗后续问题,又通过产业扶贫政策为其购买3头基础母牛,如今1头小牛犊顺利坠地。刘晓香说,只要养好“脱贫牛”就不愁不致富。如刘晓香一家,前旗把扶持肉牛产业作为脱贫人口的主要增收方式,牛产业覆盖了全旗65%的贫困人口,带动辐射效应已惠及14个乡镇苏木,1.62万贫困人口通过资产受益式、产业发展式扶贫模式跨过贫困线。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近年来,前旗围绕脱贫产业这一核心,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把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结成命运共同体,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的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活村民“内生动力”,消除精神贫困、拔掉思想穷根,全旗顺利完成了24086人脱贫攻坚任务,保障了5463户贫困户住房安全,解决了10599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10663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12%降至2019年底的0.36%,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284元,增长到2019年的11776元。

精准扶贫,竞进小康,是前旗大地上一项热火朝天的工作,也是今年前旗委、政府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如今,前旗委、政府面对当前剩余434户、1048人未脱贫人口和110户、314人边缘户稳定脱贫奔小康发起总攻。虽然贫困人口存在不集中、“插花式”的散点贫困局面,但前旗通过“一户一策”因地制宜舞活“自选动作”,做好了“摘帽”后总攻的“妙文章”,“后期动作”成色更足。

大石寨镇呼和哈达村71岁贫困户常七月因家庭变故,精神备受打击,一时间生活不能自理。有了“量身定做”的“一户一策”脱贫方案,2019年,老人搬到了兄弟家,并由兄弟一家照顾其饮食起居。为保障其过上安心生活,3头“脱贫牛”也随迁至兄弟家,再加上健康扶贫政策,解除其因病返贫困境,如今,常七月的生活困难迎刃而解。

对于居力很镇红忠村的边缘户于海峰来说,他的处境可以用“尴尬”来形容,家里25.91亩薄地,2019年人均收入刚刚到4437元,超过2020年困线标准3816元仅高621元,要说够得上稳定收入的“杠杠”还差一点,家庭抗风险能力差。“这不,驻村干部们为我设计了脱贫计划,发展庭院经济和提供就业岗位。”于海峰算计着,家里马上就迎来100只扶贫鸡雏,成活率按最低标准75%计算,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妻子王玉芝也被安排在村里当上清洁工,年增加收入5940元 。他开心地说,“全家人一定要努力把日子过好、过富。”

“驻村干部们问得细,‘蹲’在家里出点子、想办法,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俄体镇团结村妇联主席时秀芳感慨地说,“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队员们几乎天天住在村里开展工作。”

贫困户白俊杰的家中,笔者看到了一张特殊的帮扶档案,它的特殊不仅是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与常见的帮扶档案不同,更为关键的是,白俊杰家的基本户情、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情况不再是简单地写上几个字,而是具体详尽地一一加以描述。仅一个脱贫增收帮扶措施,就要从产业培育、惠农政策落实、帮办实事、资金需求等10多个方面密密麻麻写了两大页,一个预计增收情况,也分别以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时间节点精准填写。

在巴日嘎斯台乡幸福村另一个贫困户刘庆有家,笔者看到的表格填写同样细致,但因为户情不同,填写内容也大不相同——盖新房、聘为村里保洁员、发展庭院经济……总之,任何措施都围绕如何脱贫、如何增收做文章。

如今,在前旗未脱贫户和边缘户家中,都能看到像这样的针对未脱贫户和边缘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档案。产业培育、政策落实、帮办实事,不再是简单地写上养2头牛、种2亩中药材等名目,而是充分考虑了家庭劳动力、产业扶持是否适应市场、政策补贴能否将帮扶效果最大化等诸多因素,每一笔账都算得一清二楚,一户一本账,完全体现了尽可能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尽可能让贫困群众接受,帮到点上。

前旗人鼓足“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勇气,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背水一战的“总攻”,绝不因疫情影响脱贫攻坚质量,“一户一案”“逐户过堂”,2020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稳定增收带贫益贫等机制,聚焦高质量脱贫要求,重点解决好贫困劳动力务工、扶贫产品销售、扶贫项目开工等难题,厚植发展土壤,让脱贫攻坚成色十足,不断收获群众给予的“满意度”,以同步全面小康的实绩开启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来源:正北方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贵的礼物作文500字 写雪景的作文600字 快乐的一天200字作文 作文我上二年级了 中学生作文大全600字 周记作文300字左右 关于挫折的作文600字 奔跑在追梦的路上作文 温暖的时刻作文600字 新年快乐作文600字 留一点什么给自己作文 第一次做饭作文500字 关于挫折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回忆作文600字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300字 放慢脚步作文600字 myclassroom英语作文 最好的时光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600字 和过年有关的作文 难忘的童年作文500字 关于春天的作文200字 关于诚信的作文600字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大年初一的作文 校园拾趣作文 小学三年级寒假作文 七年级语文作文600字 自我介绍英语作文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