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特级语文教师:那些远离高分作文的操作 如何规避?

2020-11-17 07:25:01
相关推荐

文 | 魏嫣然 编辑 | 云雀儿

来源 | 布谷听听(iBookgood)

每周三,布谷听听都将为大家带来专家指导。稍后,还会有专家一对一的问答栏目,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我们的专家,就快来向我们留言吧!

大家都知道,作文分数是在语文学科中占比最大的,所以,只要把作文分提高了,语文成绩就能跟着上来。

其实,作文不仅是孩子真实语文水平的反映,也是孩子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让孩子写作文,就是锻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是很多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言之无物、言之无意。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写作文不仅在考试中拿不到高分,也会让孩子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弱。

所以,本期我们邀请了特级语文教师魏嫣然老师为我们讲讲,到底怎么才能写好作文。针对这一问题,魏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孩子写作提分的7个要诀。

魏嫣然

资深教育工作研究者,特级教师,专栏作家,常年研究母语教育课题。

要诀一: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我们在做课程研究的时候,发现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些非常华丽的语言,但是在这些华丽语言的外衣下面,内容却非常的平淡无味。

而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良好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

1 用阅读提升写作技巧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让孩子写作文,孩子就开始抓耳挠腮,各种不高兴,能拖到明天早上的,今天晚上绝对不会写完,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开始应付。

应付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背、二凑、三编”。这个“背”就是在作文选里面背的例文,直接拿过来用。“凑”就是凑点字数,达到老师说的要求,交上去就行了。再没办法,根据自己的想象直接胡编乱造一堆。而这样的作文看起来,肯定是东拼西凑的感觉。

那么首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慢慢地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尤其是一些名家的文章,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

2 用体验增加写作灵感

当然仅仅掌握了写作方法肯定还是不行,接下来还需要带孩子一起去体验生活,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家庭讲故事比赛,或者是辩论赛,再或者是通过一些亲子游戏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会说了以后,自然而然地就有素材可以写了。

3 用表扬激励写作信心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及时给孩子反馈,不能在孩子表现的特别好时,家长就只是简单表扬一下:你这次不错。

表扬一定要说到点子上,比如说这一次你的内容说得比较清楚、具体,或者你这一次有一个比喻、修辞用得很好,我们落到具体的点上去表扬、反馈,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孩子有被认同的感觉,一方面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通过这样三种方法,家长就可以慢慢地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不过,孩子有了写作兴趣之后可能还会存在一个问题,我不反感写作文了,我也愿意写了,可总写不出内容,那这怎么办呢?

要诀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我们都知道,观察是我们发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观察在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个要诀,就是要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1 如何通过观察积累素材

孩子可能会说,没有那么多让我特别感动的事,也没有让我特别敬佩的人,我没什么可写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写。比如说冬天的时候,孩子赖床。喊他起来上学的时候,他说,再让我多睡一分钟吧……就是赖床这样一件小事,如果把过程放大来写的话,也会特别有意思。

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去了解一下我们家族的历史。我们这个家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为什么姓这个姓。

还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手工,比如做剪纸等等。让他种上几粒豌豆,观察它们是怎么生长的,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再比如说孩子去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可能会坐公交、坐地铁。在等公交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等公交的这些人。

这里面可能有年轻人,有退休的老人,还有小孩,他们在等公交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是不是可以通过他们的一些行为、表情、动作,来猜一猜他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呢?如果把他们的这些表现放大来写,也很有趣。

2 如何通过体验积累素材

除了观察生活,还可以带孩子去体验生活。

城市的孩子没有感受过农民的辛苦,可能写作的时候会翻来覆去地说“农民伯伯有多么辛苦”,其他的东西就写不出来了,更别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感受了。

如果我们带孩子真正走进农村,来到田野,让他们感受播种或者是收割的艰辛,他写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话可说了。

甚至于我们可以和孩子来交换生活,比如周末的时候让孩子体验一下,如果你是家里的家长,你应该怎么样安排这个生活,像这样的生活体验多了以后,孩子自然而然就有的说、有的写。甚至有时候,孩子觉得我在家没事干,感觉到很无聊,这种无聊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所以说积累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真正地走进生活,去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样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了。

要诀三:内容要新颖

接下来可能还有这样的问题,孩子的素材够了,但是他在写的时候,总会觉得那个作文没有新意,感觉特别老套。

比如写友情,就写:因为一点小误会失去了朋友,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后悔了,想和朋友和好如初,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达成了愿望,和朋友和好如初了。其实可能从上个世纪开始,大家就写这样的作文,老师真的都看得不想再看了。

那到底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有几个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 题目如何写出新意

首先,写作文的时候题目一定要特别有新意。有人写题目就是《一件难忘的事儿》,这样的就太多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那孩子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比如说《难忘的一件事儿》可以写成《我恨你八辈子》,你看,说“我恨你”其实已经让人很意外了,竟然还要恨“八辈子”,这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呢?

但是,看到这个题目我敢肯定,这文章肯定不是写仇恨的,那究竟会写什么呢?是不是很想去看一看呢?

2 语言如何写出新意

关于语言的新意,先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一下。比如说“比喻”, 到底怎么样才能写出更好的比喻句呢?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形容人讲话快,最常用的一个比喻:这个人他说话特别快,像机关枪一样的,根本停不下来。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深入一层?我们可以说他说话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坏了刹车的汽车,而且正在下坡,这样的速度是不是更快了呢?

再比如说,大家一般都说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的眼睛,那如果改成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天上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猫咪,它们好像很怕冷,躲在妈妈的怀里,就露出个小小的眼睛。

这样的修辞用上之后,不仅更生动形象,而且有了感情。

当然,除了修辞要创新之外,写作的语言也要有个性。在遣词造句的能力上面应该避免用那些陈词滥调,要打造具有个人版权的句子。

有时候一个词语就能救活一个句子,比如说“这条路特别窄”,有多窄呢?窄的已经留不下我的身影了,这似乎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就改一个字,我把那个“窄”,改成“瘦”。

再感受一下:路瘦的已容不下我的身影了。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就更好了呢?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字而已,但这样的语言就更加有个性了。

再比如我们经常在改作文的时候会看到写老师: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讲述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句子,看多了之后真的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

如果突然发现,有个孩子写成: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这就特别有个性、有新意了,可能他的作文分立刻就上了一个台阶。

其实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有时候可能只改了一个词,或者变了短短的一小句话,但是语言的味道就不一样了。这就是词句的新鲜感,对作文提分有很大的帮助。

3 选材如何有新意

要想写出特别有创意的作文,除了作文题目上要下功夫,语言上要下功夫,其实最重要的还有选材。尤其是在一些半命题当中特别常见,比如说补充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xx的烦恼。

我相信60%的人可能都会写“我的烦恼”,但是这真的是一点创意都没有,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写其他人的烦恼,比如爸爸的烦恼、妈妈的烦恼、奶奶的烦恼。

也可以是某一种职业人的烦恼,像医生的烦恼、老师的烦恼,或者是某一种特征的人的烦恼,例如胖子的烦恼、矮个子的烦恼,这些都行。

甚至,它也没有规定非要写人的烦恼,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写物的烦恼呢?比如说我写树的烦恼、铅笔的烦恼、手机的烦恼、作业的烦恼,是不是都行呢?

而且这个“物”,就是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吗?我们也可以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烦恼啊。比如说,黑色的烦恼,数字“4”的烦恼,像这样,只要打开了思路,可以写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个方法,其实还可以从一些名家名篇的作品入手,看看人家是怎么选材的。就比如说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就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写自己的爸爸,没有选那些特别老套的材料,他写了爸爸的背影,来表达父子之间这种真挚的情感,这可能就是我们想不到的点。

其实,上面的这些例子和方法就可以总结出选材新意的几个点,特别简单。别人没看到你看到了,这就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想到,但是你想到了,这也是新;别人也看到了,也想到了,但就是没写出来,你既看到了,又想到了,最后也写出来了,这就是新。

我们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就应该鼓励孩子多有一些这样新的想法、新的点子、新的思路。

要诀四:语言使用要规范

不过说到 “新”,它在孩子的作文中还是要有一定尺度的,这就涉及到了写作语言的使用规范。可能说到作文中的语言规范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病句,这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记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一个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他一句话就出现了几个我,原句是这样的:我今天放学回家,看到我妈妈正在给我和我爸爸做饭。

像这样的这些语病都是特别常见的,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避免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还是要让孩子多读多看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语感。另外一方面我们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让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其实说到语言规范,这儿有一个问题,可能特别值得我们去注意:为什么有时候孩子说的话,大人都听不懂?

比如说本来想表达的是“虽然不明白,但就是觉得很厉害”,孩子可能就会直接说“不明觉厉”,更厉害的还会用“喜大普奔”这样的词,来表示大家有一件特别欢乐的事情,分享出去,互相告知,共同庆祝的过程。其实这四个字就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一个缩写形式。

如果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可以喜大普奔了”,说句心里话,作为老师一般都不会喜欢。像年轻的老师其实还好,他们的接受能力可能比较强,但年龄大一点的老师可能就真的看不懂了。

像这些词语,其实还仅仅是对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缩列。还有类似 “稀饭”“酱子”之类的词,就更不能用在作文中了,这真正的就是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了。

其实网络用语滥用的现象不仅仅会影响到孩子的作文得分,更直接的影响是破坏了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特别的程式化和单一性,更容易造成孩子在语言使用时产生一些思维定式,失去表达和写作的个性。

不过我们也要正面地去看待网络语言,也不能否认一些网络语言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而且它也是正面积极的,比如说“点赞”这个词,孩子的作文就可以用“我想给他点个赞”,这样的作文题目或者是在写作中用到这些词,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说语文教育的动力就是源自生活,如果家长一味地强调不能说这样的话,那孩子可能会和整个社会、和他所在的生活环境产生脱节。

要诀五:作文要详略得当

有的时候大家会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好详略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面有一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座雕像没有双手。它的手哪去了呢?是被罗丹砍去了。那罗丹为什么要砍掉自己雕刻的这个雕像的双手呢?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因为当时罗丹完成这个雕像时,自己特别满意,于是就让自己的学生来欣赏。学生欣赏完了一直赞美说:“好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罗丹听到这句话之后,直接走到他的工作室一角,拿起一把斧子就把雕像的手给砍掉了。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会纳闷,为什么罗丹听了学生的赞美他不高兴,反而是把巴尔扎克雕像的手砍掉了呢?

其实罗丹本来是想通过这个雕像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和气质,结果人们的关注点全部都放到那双手上面了,完全忽略掉了他想要通过雕像表达的重点。

所以罗丹砍掉了这个雕像的手,为的就是突出雕像要表现的意义。罗丹创作的雕像要安排好重点,孩子写作文也是一样,要安排好重点,注意详略。

关于如何安排作文详略,我们主要讲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比如说写运动会的比赛,那比赛就是主题,一定要详写,至于开幕式等环节,简单说一说就行了。

第二个方法,注意描写的丰富性。比如说写篮球比赛,有的孩子要写自己班级的队员进球了,直接写“某某闪过对方的夹击,成功进球了”,几十个字干巴巴的,还是没有详略。

想要把语言丰富起来,可以写这个队员是怎么躲过对方的夹击,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把这部分最精彩的写出来。

要诀六:理清作文的写作逻辑

写作一定要有条理,比如写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时,不能一会儿写他小时候,一会儿写他长大了,然后又回到他小时候,这样来回切换特别混乱。

没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特别容易让人眼花缭乱,写的时候自己也容易觉得抓不到中心。理不清事情的发展思路,这样的作文一般写出来都是不会成功的。

想写清楚一件事的话,按照正常的逻辑,要从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写,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经过和结果。

当然,孩子也可以选择更有新意的一些方式,比如说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但是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记住:要选定一种方式写下去,不能来回穿插着,那样孩子在写作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要诀七:要有真情实感

其实所谓的真情实感就是实话实说,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像我们在家里说话一样,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其实是很重要的。当流畅地表达成为他自己的习惯时,下笔自然就能写出东西来。这样的话,家长头疼孩子的作文字数,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还有一点,作文要实话实说,就意味着不能让孩子去编造那些虚情假意的东西。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鼓励孩子说真话、写真情。比如说我们曾经布置过孩子为家长洗脚,然后写出自己感受的作文,真正做了的同学都很好地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像有的学生就写他帮爸爸洗脚,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哇,老爸的脚好臭啊!”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实话实说,遇到这样的我们就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

我们在肯定孩子尽孝心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展开思考,“爸爸的脚为什么那么臭呢?是天生这样吗,还是身体出了问题呢,还是因为工作太辛苦,还是他的鞋子或者袜子质量不是特别好呢?”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还会对爸爸的身体状况或者是生活更为关心。

当然了,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去做这样的事,那他的作文自然也就不会这么生动感人了。

而且,有的孩子也特别实诚。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写日记的时候就写了一句话,叫做“今天没什么可写。”我看了之后特别纳闷,特意找来这个孩子问清楚。

孩子说那天自己在家也没啥事可做,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记下来,所以写了这样一句话。我肯定是不会去批评孩子的,反而夸奖了他敢说真话,因为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如果没有什么可写的,非要去编出点儿东西来,我们姑且不论编出来的好不好,这样做本身就会让孩子对写作更加地反感。

其实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孩子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打动人。

就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

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关注他的生活,让他们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和酸甜苦辣,对人、对事主动地产生一个表达的需求,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需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的习俗作文 写端午节的作文 我的责任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2019高考作文 假期计划作文 0分作文 划船作文 作文300字大全 二三事作文 作文投稿 3年级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 假期生活英语作文 龙门石窟作文 关于礼物的作文 生命的意义作文 点面结合的作文 爬山 作文 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运动会作文200字 教师节的作文 在乎作文 大学生作文 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