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盐城语文老师点评江苏卷作文题:对学生能力要求不低

2020-11-17 10:55:01
相关推荐

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高考首日第一场考语文,大家十分关注高考作文题,本报邀请了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长、盐城市教学能手卞建容,点评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题。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思路解析】

考生们虽然普遍反映题目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是很顺畅,不好把握。笔者认为今年的作文题保持了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

清晰的命题思路:立足现实,关注生活

2018年作文仍是材料作文形式,阅读没什么难度,容易下手却不易出彩。2016年的“话长话短”、2017年的“车来车往”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立足现实,关注生活”的思路在深化转向,材料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不搞“雾里看花”。今年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的写作内涵和厚重的生活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激发考生的生活想象和情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导向和广阔的写作空间,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自由施展。

稳定的表述形式:风格明显,意蕴丰厚

细察近几年省内各大市的模考题,带有沪派思辨风格的作文题比比皆是,这折射出一线教学对思辨性作文题的诉求。但近几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却走的是稳定的“苏派”路线:既没有沿袭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风格,也没有步上海卷关系思辨型的后尘,而是限制性“话题”与开放性“主题”的结合。

围绕“语言”这个关键词,材料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语言”的存在特点角度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自然情境切入,触发考生丰富想象和思考;接着从“语言”的种类和作用出发,提醒考生这里的“语言”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材料指明语言的形式是多样的:艺术语言、科技语言、网络语言等,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第三层面提升到“语言”具有的形而上的意义,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材料本身就是一段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发人深思的“微”文章。

灵活的考查形式:立意规限,角度自由

这篇“微”文章引导考生立足现实生活,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所以关键是“立意见高下”,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生活中离不开“语言”,故上手容易;个个对“语言”的价值、意义、内涵的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但是想文章有思想、立意有深度,还是不容易的,优秀的文章往往都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深刻洞见。所以作文题的设置,既有力地彰显了公平原则,又有效地保证了试题的区分度,不同层次的考生,都可以一展身手。

明确的写作要求:审题严谨,切中命意

高考作文对审题要求比较严,因此要注意作文的要求。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和构思切口,行文要注意三点:不要偷换关键词,“语言”与“言语”“说话”还是有区别的;切口和角度要小巧,便于阐释说理、层层分析,避免泛泛而谈地写“证明文”;紧扣关键词“语言”来写,不能把“语言”作为可有可无,可以随时置换的“背景”。总之,审题时要紧扣关键词,立足材料范围;行文时能放开手脚,深化见识。

由此可见,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低,达到了区分思考和表达能力强弱的选拔甄别目的,对于高中的教学与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功能。(杨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年英语一作文 国庆公园作文 作文模式 冬天的树林作文 关于天空的作文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作文 妈妈你辛苦了的作文 我不任性作文 成长的足迹作文600字 五一劳动节小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心中的涟漪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二年级作文起步 六年级上册园地四作文 写信的英语作文 2017专八作文 学会感恩800字作文 不成曲调也是歌作文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去北京的英语作文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 家乡作文400字 难忘什么的作文 值得铭记的作文 哆啦a梦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我身上的闪光点作文 拜年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