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孙嘉诚:因胆大直言劝谏雍正出名 晚年为何会被一篇文章“吓死”

2020-11-17 18:10:01
相关推荐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有一位有极为大胆的官员,他常常直言进谏,一副不顾生死的样子,他就是电视剧人物孙嘉诚。而这个人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原型是清朝官员孙嘉淦,那历史上真实的孙嘉淦是什么样子的呢?

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心系百姓

1683年孙嘉淦出生于山西兴县一户贫穷人家。经过数十载寒窗苦读,1713年孙嘉淦科举及进士第,开始入朝为官。他为官清廉且心系百姓,在任职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在刑部尚书任上,他为百姓伸张正义。曾前往河南郑州查清一桩冤案,还了十余人清白。还曾查清贪官朱藻在惠民工程中偷工减料且拖延工期的罪状,然后依法进行了严惩。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在孙嘉诚任直隶总督期间,他为百姓发声。由于战事频繁,清朝初期一直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政府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颁布了"禁酒令"。但是民间依然有很多人在私自酿酒,而且常常因为触犯"禁酒令"被责罚。

当孙嘉淦发现民众这个问题后,就立刻去了多处民间酿酒的作坊调查。然后他上奏朝廷说明百姓们酿酒用的是谷物的皮,是有利于民生之事,于是朝廷同意取消"禁酒令"。

孙嘉淦任直隶总督期间,还曾为当地百姓治理水患。他不辞辛劳,多次亲赴河道探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疏通了河道并且加固了堤坝,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人民的困苦。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孙嘉淦因为始终心系百姓且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所以深得百姓爱戴。但是他却是以"直言进谏"平步青云并最终闻名天下的。

对待皇帝毫不忌惮,直言进谏

其实孙嘉淦在步入仕途之时,他身居的官位并不高,但是他的敢于直言进谏帮助他得到了雍正的重用。

在雍正刚登基的时候,他非常鼓励大臣们向他进言。可大臣们都知晓他喜怒无常所以不敢进言,但是孙嘉淦却不是这样的。他不仅一点不忌惮雍正而且直戳雍正的内心。

雍正画像

雍正曾经在与兄弟们争夺储君之位时胜出了,但是他还是担心兄弟们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就给每个人都加了一个罪名,把他们弄出了皇宫。当时的大臣对他的做法都多有不满,但是无人敢言。

只有孙嘉淦直接上疏雍正,劝他要亲近自己的兄弟。雍正起初大怒,但是雍正的几名臣子及时地安抚了他的情绪。雍正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他确实很有胆量,便给他升了官。

影视剧《雍正王朝》雍正形象

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之初,开始大量的招揽人才,孙嘉淦又被封了左都御史。他又再一次向乾隆进言,而这一次进言也使得孙嘉淦名满天下。

当时孙嘉淦觉得乾隆刚登基,应该要注重培养一种亲近正直臣子而远离阿谀奉承之辈。

乾隆影视剧形象

所以他就写了一篇名为《三习一弊》的奏章。奏章内容大概就是说皇帝如果听惯了称赞就会只喜欢奉承之人,如果看惯了臣子的叩拜就会喜欢性格温顺的人,如果习惯了别人事事顺从,就会不能接受别人违背自己的意思。如果养成这三个习惯的话,那身边围绕的就都是小人而非君子了。

让乾隆一定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要多听大臣的意见。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这个奏章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当时的人们把它称作清朝第一奏章。

孙嘉淦向皇帝进言,言语犀利,直指皇帝内心,真的称得上清朝"直言进谏"第一人了。可是就是这样如此大胆直言的一个人,到了晚年却变的"胆小"了,直言进谏的事情他不做了。

晚年追求"独善其身",却被有心之人牵连

他还是会写文章,但只写自然风光;他也常上奏章,但都会规避时弊;他还常伴皇帝左右,但都会刻意地迎合皇帝的心思,言语大多是赞美之词。甚至到了最后,别人以他的名义抨击乾隆,他落得了惊忧而死的结局。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1751年,有人对乾隆的统治很不满,于是就以孙嘉淦的名义写了一篇诋毁皇帝的文章。文章很快便流传开来,乾隆看到文章的内容非常气愤,下令彻查,眼看着文章在越来越多的省份流传,甚至在全国十几个省份都有传播,但却一直查不到作者。

乾隆越发气愤,开始降罪于查办此事不利的官员,官员们被逼无奈最终找了"替罪羊"。

孙嘉淦到了晚年一直谨言慎行,可是没有想到竟会出这种事端。虽然乾隆没有怀疑他,但是他一想到文章当中如此激进的言论是以自己的名义写的,众人又每日都对这件事议论纷纷,他便整日吃不好,睡不宁,最终在还没有查出真相的时候,孙嘉淦就在惊忧中去世了。

影视剧《雍正王朝》孙嘉诚形象

一向以大胆直言著称的孙嘉淦为何突然变得如此"胆小"了?我认为主要有二个因素,一是清朝的文字狱,二是孙嘉淦为官的经历。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主观上觉得谁的文章传达的意思忤逆了他,他就会直接对谁判罪入狱。其实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但是清朝的文字狱最严重。

所以孙嘉淦"直言进谏"的路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在他给雍正进言之时,确实有人帮他求情,但其实也有大臣提议要将他革职查办,其实君心难测,他最后幸免于难也是偶然。

后来让孙嘉淦成名的那篇《三习一弊》上奏之后,有人弹劾他,说应该把他处死,他知道之后就十分害怕,但是最终乾隆没有降罪于他。

后来他多次向乾隆进言,常常惹得乾隆不高兴。乾隆为了打击他的气焰,就找了个借口把他送到了刑部。刑部官员很清楚皇帝的意思,他们一唱一和,一个说应当斩首,一个说念在他为官清廉饶他一命,把孙嘉淦吓的不轻。

乾隆晚年画像

清朝的文字狱,本就已经让文人们非常恐惧了。而孙嘉淦2次死里逃生和官场的磕磕绊绊,终究是让他开始处处谨言慎行,变得"胆小怕事"了。

但我认为晚年的孙嘉淦并不真的胆小怕事,他对待人民尽心尽力,对待君王,忠心耿耿,对待自己勤俭克制,为了国家大胆直言,已经为国家为民奉献了大半生。

最后想要独善其身安享晚年是非常合理的需要。但是没想到,他大胆直言的名声最后却成了他安享晚年的绊脚石。他的一生终究都与"直言进谏"绑在了一起。

孙嘉淦真的是当之无愧的"清朝第一谏臣",更能担得起"清朝山西第一人"的称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11-23 10:46静以修身静以养德[湖北省网友]IP:3407036658
    @祁山浪敢言者不一定能长久,孙嘉诚的遭遇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顶24踩0
  2. 2022-04-25 21:44祁山浪[河南省网友]IP:3393149282
    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孙嘉诚的成名与命运总是莫测高深。
    顶0踩0
  3. 2021-09-26 08:42待 雨[湖北省网友]IP:737258304
    孙嘉诚晚年被一篇文章“吓死”,可见他内心世界的脆弱和敏感。
    顶8踩0
  4. 2021-02-26 19:40bopi_angel[湖北省网友]IP:736442594
    雍正帝汉子本色,在孙嘉诚的劝谏下,想必权衡利弊后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顶0踩0
  5. 2020-07-30 06:38天涯游魂[山西省网友]IP:3524177529
    炒作也是一门技术,孙嘉诚因胆大直言而出名是他的聪明之处。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窗外作文高中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君子兰作文三年级 白玉兰花作文 长城作文200字 怎么交朋友英语作文 敢于担当作文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 关于爱的作文五百字 渡口作文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 我的自传作文400 动物作文400字左右 体罚打屁股作文 校园的冬天作文800字 我的兴趣日语作文 我喜欢的歌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400字爸爸 观音莲的作文 以感动为题写作文 小猫和老鼠作文 我的优点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300字左右 牵挂作文200字 高中作文素材书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我的姐姐三年级作文 作文我这个人400字 我对书的感受作文 剪纸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