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现代战争与城市人民防空建设——写在“九·一八”甘肃省防空警报试鸣日

2020-11-17 18:45:01
相关推荐

现代战争与城市人民防空建设

——写在“九·一八”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

人民的队伍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习近平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习近平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战争与和平,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89年前的枪声,定格为一个民族永恒的集体记忆。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和未来。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在防空警报声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1 城市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纵观世界上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作战的主要样式,对城市的空袭首当其冲,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其表现为武器杀伤性破坏性程度明显增大,防护困难;对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后果严重;次生灾害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困难;人们心理恐惧增大,难民数量增加等。因此,加强城市人民防空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是现代战争对人民防空最本质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人民防空是维护和平、制约和延缓战争爆发的重要威慑力量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密切,边界问题自然也被搁置。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苏两党在方针政策上发生根本分歧,两国关系恶化。从1964年开始,苏联向中苏中蒙边界地区陆续增兵,不断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挑衅,制造事端。1969年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苏联准备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要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民防空建设,按照“能躲藏、能打枪、能上课、能生活”的要求,各城市修建了大量的坑道、地道人防工事,形成了全国上下齐动员、社会各界齐上阵、男女老少齐动手的人民防空发展局面,为应对核战争做好了准备。面对全中国人民的防空、备战的形势,苏联领导人重新审视了中国人民的备战决心和战争将给本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得已放弃了对华战争。从战略意义上讲,“深挖洞”的人民防空建设有效遏制了苏联的侵略企图,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存了国家战争潜力,这充分体现了人民防空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人民防空是维护和平、制约和延缓战争爆发的重要威慑力量。

(二)人民防空是现代战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作战的主要样式,通过空中对地面政治、经济、军事等目标打击,摧毁一个国家的民族意志而取得战争胜利,已被近几场高技术战争所证明。如何在现代战争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的减轻或减少空袭损失,是人民防空建设的主要任务。人民防空是通过“鸣”、“走”、“藏”、“消”的措施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鸣”就是在战时空袭来临时,及时向民众发放防空警报信号,告知民众疏散和掩蔽,减少人员伤亡。“走”就是在临战状态下将部分城市人口和物资疏散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区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藏”就是在城市修建各类人防工程,如地下人员与物资掩蔽工程、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物资储备工程等,将人员与物资藏起来减轻损失。“消”就是在遭敌空袭后,组织抢险、抢修消除空袭后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对于重要经济目标的保护,人民防空是通过在城市规划建设时采取合理布局、分散配置,关键设备建于地下或隐蔽地点,临战设障伪装、电子干扰、防敌侦察、加筑改造、二次保障、抢险抢修等措施来实施保护的。因此,这些工作就要从平时做起,决不能等到战争爆发了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那将为时已晚。

(三)人民防空是保存国家战争潜力的重要保障。未来战争,将是立体战争、信息战争、总体战争,是战争双方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谁能在战争中尽可能多的保存战争潜力,谁就能赢得战争最后的胜利。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战争潜力的聚积地,在未来战争中,自然成了空袭和争夺的主要目标,如果没有强大的城市人民防空建设来保障城市的安全,一旦遭到敌导弹、核武器的战略空袭,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各类工业设施,尤其是与战争潜力关系重大的钢铁、石油、军事工业等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城市人民防空建设就显的特别重要,这些均被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所证实。

2 城市防空袭作战的主要任务

城市防空袭作战的目的是挫败敌空袭企图,稳定我防空态势和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必须党政军民齐动员,社会各界齐参与,团结一心,做好各项准备才能夺取城市防空袭斗争的最终胜利。

(一)快速完成平战转换。高技术空袭兵器的运用,使空袭的突然性和全时空性日益增强,快速周密地组织好平战转换则愈加重要。一是及时下达平战转换工作指示,成立各级防空袭斗争指挥机构,对防空袭斗争准备实施及时有效的指挥,组织修订完善防空袭作战方案;二是下达防空袭动员令,组织民兵、人防专业队伍扩编;三是开设各级各类防空指挥所、预备指挥所,使指挥所进入战备值班状态;四是组织抢修和完善通信警报报警设施;五是组织对城市人防工程的平战转换。同时,对防空袭斗争中的临战训练工作、群众工作、保卫工作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确保临战准备工作顺利实施。

(二)适时组织人口疏散隐蔽。针对高技术空袭特点和保持城市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坚持以人员隐蔽与重要目标、重要物资和设施防护并重的原则,尤其是重要战略物资、装备器材和燃油危险物资,重视疏散防护。人员疏散要以重要目标附近和次生灾害波及圈内的人员为主。要针对城市疏散隐蔽协调复杂、政治敏感性强这一情况,加强对疏散隐蔽的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统一确定疏散范围和对象,统一划分疏散地域,明确机动的序列、时间、方式、路线以及有关保障措施,保证安全到位。疏散一定要和隐蔽结合,疏散地域要经常变化。适时巧妙地疏散,是防空袭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三)积极主动组织抗、反击。城市防空袭作战必须按照上级的作战企图,根据城市防空袭作战特点和城市地域军地诸军兵种抗、反击兵力的具体情况,统一协调军警民各种作战力量,合理布势,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以积极的作战行动,灵活地抗、反击敌突袭。一是要局部集优,完善防空布势;二是要远抗近防,构建多道抗、反击火力网;三是要封堵结合,实施联合抗、反击。

(四)有效组织对重要目标防护。要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敌空袭的可能危害程度和防空兵力量情用兵,合理布势,重点设防。第一类是军事目标,如军事机关、防空预警系统、通信枢纽、飞机场、导弹阵地等,由城市防空袭指挥机构使用最强的防护、抢救抢修力量直接组织实施;第二类是政治、经济目标,如政府机关、电台、电视台、供电系统、供油供水、供气设施等,由城市防空袭联合指挥部配属的防护力量和区(县)掌握的主要防护力量同本单位自救互救力量组织实施;第三类是交通设施,如火车站、高速公路、铁路、航线、大型桥梁、港口等,由市级防空指挥部加强部分防护力量和区(县)组织的民兵、人防专业队主要力量与本单位防空力量共同组织实施;第四类为大量有用危险性物质、产生次生灾害的目标,如大型水库、核电站、化工厂等,由市、区(县)掌握的机动防护力量和各单位本系统组织的主要力量及目标附近的民兵、人防力量等共同实施防护。重要目标都要实行分级防护、综合防护和针对性防护措施,并预先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五)及时消除空袭后果。遭敌空袭后,城市防空袭指挥部应迅速准确查明受损情况,及时组织抢修抢救等消除空袭后果的行动。消除空袭后果必须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快速反应。应充分利用敌空袭间隙,本着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以交通枢纽和情报、通信、指挥设施的恢复以及供水、供电、供粮等生命线工程的抢修抢救为重点。消除后果的目的是防止危害扩大,降低控制人员伤亡以及控制管理空袭现场,尽量恢复功能等。抢修抢救力量要以民兵、人防专业队力量为主,参战防空部队要抽出一定力量特别是技术力量予以支援。要针对敌空袭突然、频率节奏快的特点,对各类防空专业队伍进行混合编组、就地配置、就近使用,要抢险抢修与防侦察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防空专业队伍的突击作用,快速反应,争取主动。

(六)周密组织对城市管控。未来城市防空袭作战,必须通过有效城市管控来保持社会秩序稳定。战时城市管控要以国家有关法令和法规为依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组织、制度、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战争需要的各种管理和限制措施,如交通道路管制、新闻信息管制、灯火管制、物资燃料车辆管制、无线电频谱管制及严格劳动纪律和疏散地域隐蔽工事内的组织管理,加强社会治安、实行战时经济政策、加强社区基层和流动人口的管理等。同时,人防专业队要加强污染区、疫区及潜在危险区的标示和管理,以减少人员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商业、工厂等要坚持正常生产,不能影响市场的基本供应,尽一切努力保证粮食及医疗仪器、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 城市建设与人民防空要求

城市,历来是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在未来空袭与反空袭作战中,战争的目的更多地指向于征服对方意志,造成国家混乱而产生政治压力,以谋求政治、经济、外交利益。城市通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其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社会设施和生活设施现代化程度高,一旦遭受空袭,极易造成城市功能瘫痪,居民生活无法维持,引起极大的混乱。由于现代战争在作战思想、作战方式、作战技术与传统战争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防护性、安全性、稳定性也必须提高。

(一)实行多重心、网络式城市建设战略,提高战时国民经济的稳定性。现代空袭,不再以攻城掠地为目的,而是更多的打击其经济命脉和“生命线”工程,造成对方的经济滑坡和群众生活的困难而达到政治外交目的。就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说,城市由于其经济成分齐全,规模效益好,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但正是由于其地位的重要,在战时一旦遭到破坏,将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增强战时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就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形成多个中心,实施多重心、网络式城市建设战略,为国民经济提供多个支点。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度现代化,城市对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的依赖将越来越大,如果城市规模过大,将使战时居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出现很大困难,这必然导致更大的社会混乱和民心的动摇,更容易给政府增加压力,使敌方达成空袭的企图。

(二)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建设,保证战时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必然成为空袭的重点目标。因此,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建设,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防护要求的认真实施。一是重要经济目标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战时防空的需要。对重要的厂矿、通信枢纽、主要生活用品仓库、水厂、电厂、气厂等与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目标,不能只考虑平时的方便,必须根据战时防空的需要,采取建在地下、设在远离市区便于防护的地区,或留有战时可迅速转移的地下工事,以保证战时不遭破坏;二是要适当控制规模,分散配置生命线工程。随着不断追求规模化效益,生命线工程越建越大,越来越集中,一旦在战时遭到破坏,将使城市大面积陷于瘫痪,且难以调集其他资源进行补充。所以,要适当控制生命线工程的规模,并分散分区配置,以提高战时生命线工程的稳定性;三是要有多方向、多路径、多节点、多方法的生命线供应渠道。随着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各环节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某个环节遭到破坏,整个城市功能将受到影响,这在战争环境下是很不适应的。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带给的便捷的同时,还应为战时的生活备足一定的手段。在水、电、气网的建设中要实现多方向、多路由供给,并适当增加接点的数量,以便于战时遭到破坏时及时地调整;要建立适当数量的水井、煤场等不易遭破坏的生活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存能力。

(三)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努力构建连片成网的防空地下城。要针对现代空袭突然性、隐蔽性的特点,空袭在人们无法预知的情况下随时来临,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都能有就近的人防工事可供掩蔽。同时,空袭的高强度、不间断的特点,要求我们的防空工程要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持续生存能力和广泛的机动能力。一是要按照法规要求修建人防工程,保障战时留城居民有足够的掩蔽空间。当前我市人防工事面积尚未达到规定的标准,所以平时要加快人防工程的建设步伐;二是要合理布局。为保证战时居民迅速转入地下防护,要根据城市人口布局和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人防工程;三是要功能齐全,设备配套。要针对现代空袭破坏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性,要求人防工事能够提供居民长时间的生存能力,各种生活设施要配套规范,除修建大量人员掩蔽工程外,还应在城市的各个区(县)修建一定数量的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物资储备工程和配套工程(区域电站、供水站、食品站、油料站、警报站和核生化监测中心等)。要加快疏散干道(地铁)建设,努力实现工程连通,构建连片成网的防空地下城,发挥人防工程的整体防护效果,确保战时的互相支援和广泛机动。

(四)坚持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努力适应现代防空袭斗争的需要。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是人民防空法的要求,是和平时期人防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既是人防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空袭对城市建设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这一原则,将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全面地结合起来,才能为人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城市适应未来战争各种复杂情况的需要。一要在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上相结合。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不能只考虑和平时期的发展,而要结合战时人民防空的需要,充分考虑现代空袭对城市建设的要求,既要克服只注意平时城市发展而忽略人民防空需要的倾向,又要克服过分强调人民防空的需要而阻碍平时城市的发展。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既适应于和平时期的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又能在现代空袭中保持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二要在规划上相结合。人民防空法要求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是人防事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将人民防空纳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形成合理的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要在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相结合。将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相结合。可最大限度地做到地面与地下工程的配套互补,实现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建设效果。如结合地铁站点建设可同时建设一些大型人防工程,既可发挥地铁机动方便的特点,又可实现人防工程连片组网,节省地面开挖、管线拆迁的投资;四要在开发利用上相结合。人民防空工程平时要服务经济,服务于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既是盘活人防固定资产,实现人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与人防建设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只有平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为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和平时期的人防建设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人防建设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安危的大事。提高对现代战争与城市人民防空建设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我市每年组织的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旨在警示世人,自觉增强防空意识,学习掌握防空知识和技能,宣传教育公民依法履行人民防空权利和义务,不断培育市民国防观念和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关心、理解、支持人民防空工作,爱护身边的人防设施,积极参加人民防空志愿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为把兰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兰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宣

二0二0年九月十八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 生命 《新》作文 学校的作文 的家作文 作文阅读 小学生的作文 作文英语怎么写 他作文 作文《温暖》 作文高中生 怎么写英语作文 作文视频 暑假 作文 疫情的作文 有趣作文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