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我收到的文笔最好的一篇文章

2020-11-17 19:00:01
相关推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温酒姑娘,ID:Wwllxue】

来自专辑热烈

文字|小温

排版|小温

她的确无关风月,却是风月本身

Landing Guy来自温酒姑娘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我只有把一切写在画里,才能令现实退让

“只是一些画而已,就是为了换点钱,它们本身毫无意义。”

这是电影中画家岳母在宽慰女儿时说的一句话,而她口中毫无意义的画正是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旷世名作、有北方《蒙娜丽莎的微笑》之称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作家特蕾西·雪佛兰从此画中汲取灵感创作同名小说,小说改编的电影由19岁的稚嫩寡姐(斯嘉丽·约翰森)与影帝科林·费尔斯联手主演。

此片讲述了一段以画家维米尔为原型,与女佣葛丽叶间柔肠百转的隐秘故事。

为何此画能引得各路艺术爱好者心驰神往,它,又有多少意义耐人寻味?

1. 冲不破的时代牢笼

寥寥几秒,邻居家破产的画面点出了中世纪代尔夫特经济的衰败情况。正是这样的背景,才给了整部电影一个核心推动力——维米尔不得不卖画维持空有外壳的家。

画家的岳母如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小心翼翼操持着随时可能会破落的家业,却依然要在众目下强撑优雅的中产阶级生活。

光鲜的面具戴久了,已成为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光鲜背后,是与之相辅相成的阴影,而这些阴影,又促使人不得不去拼命追求光鲜。

为了虚假的光鲜,画家的画需要快速变现去掩藏现实生活的千疮百孔,不遗余力,不择手段。

哪怕不懂艺术的富商提出无耻的要求,哪怕容忍女婿与女佣的暧昧。

这样的生活对于画家而言无疑是压抑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打磨,也无法用金钱衡量,可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傲骨,在家人“快点画”的埋怨声中将自己用心血磨砺的作品当成交易工具供养着无法理解他的一个家。

片中他的一次爆发源于家人对葛丽叶的诬陷,激昂的音乐就像画家内心囚困许久的猛兽破笼而出,积攒的压抑在一瞬间获得发泄方式,对家庭的愤怒与对女佣的怜爱倾情宣泄。

他艺术至上,缺少情商,过分到当着妻子的面与女佣探讨光影构图问题,可他的强势和一意孤行却令人心动,想做的事,想保护的人,他都全力以赴。

层级森严的阶级文化中,葛丽叶连对夫人说句早安都要受到苛责,正值青春的少女陷入弥漫着陈腐气息的周遭,同样是压抑的。

当两个压抑而渴望释放的灵魂碰撞时,一拍即合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只有在彼此面前,他们才能卸下身上的枷锁,沉浸在艺术与浪漫的殿堂中。腐朽的时代下,只有他们是鲜活的。

可他们终逃不开无疾而终的结局,因为一个是上流社会功成名就的画家,一个是底层阶级身份卑微的女佣;一个是拥有妻儿的已婚男士,一个是涉世未深的青涩少女。

时代与世俗,从不祝福这样的爱情。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比遇不到知己更令人遗憾的是,遇到了对的人,却不在对的时间里。

2.理解、克制与爱

我一直无法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下定义。

他们无关风月,他们又是风月本身。

年轻漂亮的葛丽叶有着与众不同的灵动,她目不识丁,却对构图、光影、色彩有着极强的感知能力与天赋。

当其他女佣见她对天空发呆时,推搡着她问“是不是在想男人?”

其实她在思考艺术,在想云是什么颜色,是黄色,是蓝色,云里有各种颜色。

她不像普通的佣人一样唯唯诺诺,不喜欢的事就勇敢拒绝,小主人故意找茬时她也毫不畏惧地赏耳光。

这样一个有思想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却从未违背过画家,包括她拒绝戴珍珠耳环时,画家只是让她看了一眼尚未完成的画,她的反抗就化成了轻微的呢喃——“都听你的。”

先生的画笔打开了她的心门。

她爱慕他的才华,从第一眼就已注定。

他欣赏她的天分,从他询问云的颜色开始。

反观画家妻子,生气时会砸乱画家的画室、撕毁他的作品,在最后仍歇斯底里地质问画家为什么不画她……

因为你不理解。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些人。就像萤火虫无法理解月光,蜉蝣无法理解第二天的清晨。”

灵魂的契合才最接近爱情。

而维米尔与葛丽叶又极致克制,他们在无数次四目相对中暗流涌动,对“爱”只字未提。

电影《后悔无期》中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不动声色只是爱在克制后的强装镇定,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的隐忍在爱情的湖泊上涟漪微荡,够不上爱情,却依旧唯美得扣人心弦。

《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无声却震撼的的深情回眸,《大话西游》夕阳下至尊宝的洒脱又凄美的转身……

有些放手,比圆满更伟大。

当然,这样的克制是以上述经济、阶级、社会文化背景为前提,如果现实中的你没有这些束缚,大可勇敢说爱,克制不等于怯懦。

他们之间最亲密的碰触不过是他的手心覆在她的手背,可我们却感受得到千丝万缕的旖旎,他们在用精神对话,即使肉体从未越界,爱意也在细致入扣的每一个眼神里发酵。

只因他懂她,她也懂他。

画家的笔绘得出万物,却画不出一个懂他的人,所以当他遇到这个人,她在他的画里,便有了千言万语的意义。

3.美学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我脑海中油然而生的是:艺术!

100分钟的电影,100分钟会游动的奢华画卷。

它是电影与绘画艺术的双重奏,牵动着观众的视听,在美的频率中达到极致的共鸣。

时常有究竟是画为影,还是影为画的恍惚感。高饱和度与对比度的色调使得随意按下暂停键,即可获得一张充满巴洛克艺术的精致油画。

每一帧,都美得令人窒息。

维米尔被誉为“光线大师”以及“色彩大师”,因此导演韦伯和摄影爱德华多·塞拉常去美术馆揣摩画家的原作,再回到片场反复模拟,呈现了电影中基于多重亮度系统的光影技术与影调结构。

少女头上那抹提取自阿富汗青金石的深蓝,在当时比黄金还要昂贵,这抹颜色贯穿情节发展始末,从画家教女佣调制颜料为始,以画中少女头巾为终,染蓝了白色的布料,也染蓝了他们无法诉之于口的情愫。

4.最后

整部电影如画卷有了语言一般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段名画背后的轶事,柔和,安静,但也透露着无以言表的压抑。

小小的一方画室,无人的角落,封存着太多细腻的浪漫秘密。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不是悲剧,亦不是喜剧,它就像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美好而短暂。

理解与克制使得爱更纯粹动人,葛丽叶离开画家的家时,两人终未相见。

回首却觉君不见,再见空余画中人。

这段没有告别的缠绵悱恻,随着惊世之画将所有没说出的话没坦白的情永远定格,是被时代与阶级在无形中拆散的一段佳话,在其中体会得到上流社会的身不由己,也感受得到欲语还羞的细腻人情。

自此一刻,便成永恒。

“我只有把一切写在画里,才能令现实退让。

珍珠垂坠下来,世界因之明亮。

不属于你,却只有你懂。”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作者介绍:猫合神离,文笔一般却依然努力用文字记录美好的小废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温酒姑娘,ID:Wwllxue】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舞狮作文 作文题目大全 作文400字可抄免费 写人的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500字优秀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我长大了作文400字 我的心愿作文500字 放风筝作文 雪作文 叙事作文 做家务作文 温暖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劳动作文 保护环境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作文 初中作文 关于雪的作文 家风作文 中考作文 六年级作文 写景作文600字 推荐一本书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 年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