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东坡“走进”故宫贺寿 他的历史影响为何如此之大?

2020-11-18 08:35:01
相关推荐

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

苏轼《治平帖》卷

苏轼《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

值紫禁城600周岁之秋,苏东坡“走进”故宫贺寿。

“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以苏轼传世真迹为核心,集结了“苏轼朋友圈”的艺术“万花筒”,他们中,“三苏”里除苏洵、苏辙两位直系亲属外,王安石、米芾、黄庭坚、司马光、欧阳修等北宋文坛大咖纷纷亮相。尽管他们中每一位都值得单独办特展,此次皆为衬托主角苏轼而来,足可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他,依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魅力。

苏轼的历史影响为何如此之大?他在文章、书法、绘画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透过这些艺术特征,或能窥见苏轼的价值观。

本文尝试走进历史,从现代的角度,反观苏轼的历史环境与个人贡献,尤其是艺术方面的贡献,看看他都具备哪些“现代”文化特性,为大家在观展之前,提供更多一重文化背景。

生活在显露“现代性”的时代

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纵横捭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九百年来,能与“千古巨子”苏轼比肩的文人少之又少。他是如何成就这一地位的?以往人们多从其个人身上寻找答案,其实他身处宋代这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一直没有被强调。

汉学家包华石教授讲过,宋代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都显露出现代社会的特征,今天的人们看唐时故事,感受到这是古代的事情,但若读宋人笔记,仿佛看到了身边人的活动。

回望宋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不难发现它已打破了唐代的禁锢,人们在宋代感受到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状态。苏轼生逢其时,他笔下的喜怒哀乐,展现的正是一个“现代人”的喜怒哀乐,所以,他的文字有点超越时代,成为“千古风流人物”。

具体来看,唐代文学一大特色是不得志的诗人在发牢骚,得意的人反倒不怎么写文章。在得意与发牢骚之间,写作者的艺术空间并不大。其中比较特殊的是王维,他开始写一点点日常情感,但其诗歌多寄情山水,鲜少写世情。唐代的艺术也差不多是这种情调。2004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过名为“走向盛唐”的大展,展示了古代中国从汉代粗犷的审美,逐渐褪去野蛮,走向唐代的精致。但是唐人器物,多为贵族服务,到了宋代,才出现了市民社会,今天看到很多精美的宋代器物,已经是为一般市民服务了。这是一个大飞跃。

苏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并且为历史所选择。他的文字,就是把生活艺术化,在诗词中,他的雅集、访友、评论、美食,都与某种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相结合,所以出现了唐诗这个古典艺术完全没有覆盖到的艺术内容。如果把这些诗词视为宋代社会“现代性”的表现,那么苏轼的文字便预先展示了人类文明走向,展现的喜怒哀乐,流露其中的现代性,始终拨弄着今天人们的心弦。

苏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并不完全是为了“科场得意”而生活,相反,宋代的日常生活,让他感受到,生活本身就是最大愉快。所以,他在失意的时候,讲述如何把每个月工资分开来花,如何在黄州留下一碗香喷喷的“东坡肉”,如何在夜间游览长江,如何在广东品尝荔枝……这些都是在说“我有生活”,而且细致曲折,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些就是文章。苏轼彻底开拓了宋人的文化观察视角,这是他的现代性的核心。

他还不自觉地以“现代性”为评判标准回顾了艺术史。诗词上,他盛赞李后主,“词至后主境界始大”;绘画上,他称赞王维,让他感受到“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李煜与王维偶然间展露的一点点“现代性”,让苏轼捕捉到了,并毫不犹豫夸奖,让艺术史也发生了“现代性”改变。为书法艺术推开一扇门

并列“宋四家”的苏轼,开创了“尚意书风”,其实这也是现代性。唐人书法的规矩有点大,让人一下子学不到,即便是唐人写经,也是法度森严。但是苏轼用他的办法,开启了一个散漫的书写时代。

“宋四家”中,蔡襄比苏轼年代早,不可能受后者影响,倒是早期的苏轼受到蔡襄的影响,否则他后来不可能盛赞蔡襄。要知道,他看起来虽随和,其实很少夸人。

米芾与苏轼很熟悉,但是书法的道路不一样,米芾书宗晋人,“八面出锋”,与苏轼的“横无际涯”的写法很不一样。但是黄庭坚的行书完全是学苏轼,学了苏轼的书法,马上就变得不俗气了,这一点显示苏轼有点了不起。黄庭坚自己也有体会,所以盛赞苏轼“本朝第一”。

蔡京曾经是苏轼的下属,他的书法也是学苏轼的,然后很快加入一点自己的内容变出新花样,《大观帖》编辑的时候,蔡京已经可以给历代法帖写标题了。

这么简单一聊,发现苏轼的书法似乎并不怎么突出,不少人估计在“千古风流人物”大展上,也会有类似感受。从书法的单项指标看,苏轼并不明显强过蔡襄、米芾、黄庭坚、蔡京这几人,但终究苏轼成了“本朝第一”,为何?估计还是“但开风气不为师”这话说得好,苏轼推开了一扇大门。

苏轼的书法有两个大特点:第一,书法水平不稳定,时常会写出毫无意味的书法,似乎他写字是看心情的,心情不好就不能出好的手札,但是好的时候,无人能敌,中年《寒食诗》、晚年《渡海帖》,都是让天下人震惊的杰作;第二,他开一代新风,但古典味儿几乎消失殆尽。蔡京很喜欢这个风气,估计蔡襄对此很抓狂。

他也知道自己的书法迈出了离经叛道的关键一步,所以发出一个时代的宣言“我书意造本无法”,但其书法在字形上,并没有让人感到天惊地怪,而是微微的自由,底蕴还是王羲之。但在黄庭坚接过苏轼的接力棒后,最终变化出了《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传》这样的反叛杰作。

钟情吴道子与李公麟

苏轼在绘画方面的审美、领悟能力,历来认为是一代天才,其实,这与他个人的鉴赏、收藏颇有渊源。

细读文献,发现苏轼的收藏非常有特点。他对吴道子与李公麟两位的绘画,情有独钟。简单地说,除了这两位的作品,其他不看,这是很坚决的一种鉴赏,历史上很少遇到这样的鉴赏家。

他是如何鉴定吴道子绘画呢?他说:“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这个感觉是正确的,鉴定就是看了就知道真伪。苏轼还有一篇《四菩萨阁记》的文章,详细记载他花费十万钱,买了吴道子四版绘画真迹的事情。一个人如何使用金钱,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苏轼写文章不花钱,下笔成文,非常容易,但是买吴道子的绘画,他是要掏腰包的,苏轼绝对不是富人,但是舍得为吴道子的绘画掏腰包。

而对于创作出“宋画第一”《五马图》的绘画天才李公麟,苏轼更不会轻易放过。今天看到的关于李公麟最好的文字,几乎都是苏轼留下的。此次展出的《三马图赞并引》可以让观众一窥苏轼与友人李公麟之间的惺惺相惜。据了解,这本来是一幅长卷,现在只剩下一半,长卷前面是李公麟画的《三马图》,后面苏轼对这幅画题了“赞”,包括引和内容。

苏轼在绘画审美上很有倾向,他不太赞成郭熙那种北方的画法,可能感觉到有点匠气,因此,你看不到苏轼费力赞赏过郭熙这位同时代大画家。另一方面,苏轼赞同王维的画法,还赞成文同的画法,自己也身体力行。近年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再次露面,世人评论不少,从绘画上来看,此作远离北方画派,用笔轻松随意,紧密处如风雨骤来,且笔墨颇有“攒捉处”,这是一流绘画才会注意到的事情,显示出苏轼很懂得绘画的用心,这件《枯木怪石图》与传世其他几件传为苏轼的宋人水墨画,水准完全不同。苏轼的弟弟苏辙说过:“予兄子瞻,少而知画,不学而得用笔之理。”看了苏轼有关绘画的鉴赏与文字,苏辙说的应是事实。

临近尾声,我们不妨再聊一个话题:苏轼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有答案的事情,因为北宋画家乔仲常《后赤壁赋》真迹传世,此画卷中有苏轼的清晰形象,考虑到乔仲常是李公麟的亲戚,因此,这一卷《后赤壁赋》中的苏轼,一定非常接近苏轼相貌,就是一个个子不高、神情潇洒的微胖男子。

就是画中这个微胖的人,开启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这也正是“千古风流人物”大展中可以展现的文化景象——没有苏轼,展览中很多人、很多事,都会失色不少。

延伸阅读

“现代知识分子”苏轼

苏轼的文集,诗词文章加一起,大约有350万字存世,平均下来,苏轼平均每天写了300字流传至今,绝对海量。

这是一个让人几乎读不完的数字,考虑到还有很多文字失传了,那么苏轼写文章真如吃饭一般了。今天看来,虽然因为元祐党人的缘故,被毁不少,但是主体部分还是留存下来了。

仔细阅读一些苏轼的文章,有两点特别的感受,一是他的感觉很敏锐,对人世间的事情,对难以描述的感受,可以“捕风系影”,真是很特殊的才能;第二个才能似乎更加难得,苏轼可以在另外一个时空去观察他自己,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历史感很强。

写文章的人,估计都有经验:学习了知识,有了新感受,写起来很容易,否则文思枯竭。但是你看看苏轼的文章,完全没有这个感受,什么事他都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读起来还有味道,这就是才能了。

这样一个人,喜欢到处发议论,四处发帖子,一刻也不停,仔细想一想,就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往往不是一个激进派,苏轼正是如此。以前阅读苏轼的传记,深深为他不是王安石那一派人物,感到惋惜,现在看看,那种政治家的思维方式,苏轼并不擅长。

当然,他随心所欲的发言,也使得他在政治上不能得意。在王安石变法时候,他被赶出京城;等到王安石一派失势,苏轼回到了朝廷,依然事事看不惯,品头论足,导致再次被贬。这才是苏轼的本色,即便是同一个派别的政策,他也要依据本心发言。

也正是这种超越时代、不计利害的本色,使得他具备了超级文化魅力,后来人喜欢他,其实都是喜欢他的文化腔调。苏轼是一股新风,如果认为宋代具备了现代社会的雏形,那么苏轼当为文化先驱。要知道,黄庭坚、秦观这些千古奇才,彼时俱在其门下。

(原标题:遇见苏东坡,问道“现代性”)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刘九洲

流程编辑 刘伟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乐在其中作文600字 三年级春节作文3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 改变作文600字 春节活动作文 水仙花作文 英语作文春节 路作文 作文结尾 作文写作 作文英语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 假期见闻作文6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 my dream英语作文 有关传承的作文 出发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 过年作文开头 作文封面图片 五年级作文题目 我的弟弟 作文 过生日的作文 看电影作文 作文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