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案写作:如何构建写作框架&优化表达内容?

2020-11-18 11:20:01
相关推荐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趋于多样化,但文字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没有减弱,需要深度投入的文字阅读,仍是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写作),依旧是我们要掌握的一项通用能力。

一、无处不在的文案写作

写作,不仅仅是指新闻、自媒体工作者、作家们写稿子、写文章以及写书;也是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写的各种各种的文案,例如职场上,写邮件,方案,做汇报、述职、和同事分享信息等;又如生活中,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在豆瓣发布影评、在内容社区分享经验,这些都是写作。

在工作和生活中,写作无处不在。

当然,我们写的东西,不需要上升到“文学”的层次。很多时候,我们写作的目的,是传递信息,使阅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写作者的原意。这类型的写作,写出来的文案不需考虑“转化率”、“带货能力”等因素,只要求表达的逻辑性、简洁度、准确性、能让读者尽可能“看得懂”。

二、 总结写作3个常见的问题

很多人写文案最大的问题是,只顾着“我要表达什么”,不懂得让读者“看得懂”,写的人洋洋洒洒,读的人摸不着头脑。好的文案千篇一律,但信息表达混乱、不准确的文案可能具有以下的三个问题:

2.1 无表达框架或框架混乱

文章框架混乱的根源,在于写作者没有列好框架,就动笔写正文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思绪混乱,导致出来的文案也逻辑混乱。

尤其是结构化思维能力不强的人,不列框架,写出的东西,主题与论点、论点与论据、论点与论点之间,往往不能明确区分,框架歪七扭八,导致表达的信息不易理解。

2.2 论证逻辑不清

所谓论证,就是用真实、已经确定的命题,通过推理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一个论证过程,包括观点、论点、论据三个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它们有一个严谨的逻辑关系。

论证逻辑不清晰的文章,可能的原因很多,如论证结构不完整,论点无法证明中心观点,分组归类不恰当、没有满足MECE原则等等。

2.3 表达累赘

句子表达累赘,是指句子中包含重复累赘的段落、词句,或句子口语化严重。表达累赘的问题较为普遍,但受到的关注最少。看下面这个例子:

这个片段节选自某一文章片段,段落表达的信息读者能够理解,但文案稍显“臃肿累赘”,文中圈出来的是可以删减、改进的部分。

三、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

把文章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框架是大树的主干,内容就是大树的枝叶。框架是完整内容的基础,在写文章时,列好了大纲框架,文章算是完成了70%,剩下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地填充内容,没有多大难度。列出一个好的框架,需要遵循结构化思维。

3.1 金字塔原理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建立结构化思维的首要工具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分为4个部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

我们可以使用金字塔原理构建我们的写作思路:

“金字塔原理”是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写作过程。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假设,你已经知道如何写出漂亮的句子和段落, 它所关注的是,你落笔之前的思考过程。

金字塔原理的四项核心内容分别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这四项分别代表了写作的四个方向:论述、证明、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下面图示可以更好地理解:

对于写作,纵向层次上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结构,自上而下一般为论证结构,用于论证观点;自下而上一般为归纳结构,一般用于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两种结构均需要在层次上有逻辑关系。

在横向层次上,有归类分组和层次递进两种关系,归类分组一般要遵循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层次递进即多个平行内容之间尽量有递进关系。

下面仔细阐述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文章框架的构建。

3.1.1 自上而下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一般用于证明一个已知且明确清晰观点,需要找到分论点以及相关的论据去证明该观点。例如,证明“结构化思维比你想象得重要一万倍”这个观点,纵向结构上,要根据【观点-分论点-论据】顺序来构建初步框架。

接着在横向层次上,运用分类归纳或层次递进来分析,看该结构是否满足归类分组和层次递进原则,可以看到上面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归类分组不恰当:

分论点3包含分论点2的内容,不满足MECE原则,可以合并;分论点4中“工作、学习、写作、日常生活”不能完全区分开的,不满足MECE原则;分论点4与分论点3可合并,不满足MECE原则。层次递进不恰当:

结构层次缺失:开头未明确阐释中心主题的定义,没有突出“结论先行”,结尾缺乏总结升华。部分论据未遵循层次递进关系,如分论点3的两个论据。经过横向层次的调整,该观点的论证结构可以为以下:

经过这样的调整,该文章的结构显然就就合理多了。

*注1:当然这不是最优的结构,该观点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分论点和论据,此处仅展示运用方法。*注2:需尽量使用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和论据,如无法找到,可使用平行关系,不一定必须用递进,需要变通;*注3:MECE原则是一种理想状态,完全穷尽有时候是不能达到的,但相互独立必须遵守。

3.1.2 自下而上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运用于,当你不知道可以使用什么框架,把信息结构化,便于信息表达的时候,一般需要在写分析报告、工作汇报时用到。下面阐述如何运用自上而下找结构的方法:

若是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使用4个步骤展开:头脑风暴-连线分组-结构提炼-观点补充。

第一步:头脑风暴,拿一张A4纸,把你脑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碎片想法都列出来。当你觉得都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读一遍这些碎片想法,将类似的进行连线。第二步:连线分组,根据连线的情况,将想法进行分组;第三步:结构提炼,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组。这时候需要用到MECE原则,来决定分组调整。最后形成的组,就是你的结构;第四步:观点补充,确定了结构后,看每个结构之下是否还需要补充其它信息,最后完善思路。3.1.3 上下结合——两种方式不可分

在写作表达中构建结构时,到底使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是没有定数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去考虑,当目标十分明确时(如论证一个观点),适合使用自上而下,当没有目标时(如写年终总结),适合使用自下而上找结构。

但,实际的写作中不太可能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结构构建完,一定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才行,例如论证“结构化思维比你想象得重要一万倍”时,需要自上而下找结构列举论点,寻找论据素材时,面对大量的信息,要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素材进行分类。所以,这两种方式时不可分割开来的。

3.1.4 使用结构化思维展开写作

上文介绍了两种构建文章表达结构的方法,帮助我们构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和表达结构,但还做得不够完善,我们还需要考虑读者的因素,对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构造进行调整,在正式写文章之前,不妨根据下面的四个建议展开写作。

观点先行:开头就亮出观点,吸引读者往下看先有提纲:先列大纲,再写内容承上启下:每个结构、段落之间,有恰当的过渡结尾升华:总结全文,拓展思考

3.2 内容篇:表达严谨内容简洁

上文介绍了结构化思维构建文章结构,关注的是落笔之前的过程,是建立在你能写出漂亮句子和段落的假设上的。下面,我将介绍,在不考虑文学性和”转化率“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使内容表达更加清晰严谨、信息明确。

3.2.1 表达过程清晰严谨

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包含观点、分论点、论据三个部分。三个部分是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的,分论点用于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论据用于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性。上文已经在结构上说明如何让观点、分论点、论据遵循结构化思维,此处主要介绍如何通过适当的加法,做到论证严谨,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内容。

(1)不该省略的信息要补上

写作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所表述的信息量是否方便读者理解。当表达的信息涉及陌生概念时,需要补上概念解释;需要补充相关背景信息时,也不要遗漏。对已有的信息,要详细描述,例如分析一个原因,要预先说明状况,再分析原因;如果要讲述一个故事,则需要将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详细展现出来。

(2)适当增加论点维度,提高可信度

论证一个观点,一般需要3个论点维度。但建议尽量从5个角度去解释,因为增加论点维度,不仅能丰富文章的信息,深化内容,还可以提升观点的可信度,让人信服你的内容。

(3)增加论据的数量

论据是用于支撑论点的元素,它由故事、论述性文字、数据三类组成。故事是人物案例、论述性文字就是观点性描述文字,数据就是可以引用的一手、二手数据。我们论述一个观点时,仅用一个案例,会显得太单薄。最好使用个两以上的案例+论述性文字+数据的组合,这样不仅增加了文章的信息量,内容更丰富,也能让读者易于理解。

3.2.2 适当修饰内容

上文提到如何给文章做加法,丰富文章信息,让内容便于读者理解。下面介绍,如何通过适当的缩减和修饰,让文章更加简洁明了,便于阅读。

1. 聚焦主题,删除无关内容

文章的初稿,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我们需要审视这些信息,是否都与文章主题有关系,如果是无关的,则可以果断删除。

著名自媒体人粥左罗曾说:“一篇文章的好看,不是每一段都好看,而是整体好看”。整体好看的文章,内容必定是围绕着某一主题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毫无累赘的。

2. 优化重复表达

重复是最大的啰嗦,一句话能说明的东西,尽量不要用两句话来说,不然十分容易造成读者的厌烦。

常见的重复有以下3种:相近的观点、同质的案例、用不同的措辞表达同样的意思。在写作时,应该尽量避免重复。

3. 精简每一句话

“好的写作秘诀,是把每一个句子的都剥得很干净。”现在很多人写东西,大问题没有,句子“不干净”的毛病很多(如前面的例子)。通过精简,有时候我们能把一篇3000字文章删减到2500字。精简字句一般有一下几个方式:

(1)删除不必要的代称

如原句:昨天我和小明吃饭,小明跟我说,他要上课学习结构化思维。可删改为:昨天和小明吃饭,他说,他要上课学习结构化思维。(意思不变,少了4个字)

(2)删除不必要的因果词

如原句:昨天和小明吃饭,他说,因为认识到自己思维能力不足,所以要上课学习结构化思维。可删改为:昨天和小明吃饭,他说,认识到自己思维能力不足,要上课学习结构化思维。(意思不变,少了4个字)如原句:他们昨天晚上去蹦迪了,我没去,因为我头晕。可删改为:他们昨天晚上去蹦迪了,我头晕,没去。

(3)多删一点“的”、“是”、“了”等助词

很多时候,在表达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的”、“是”、“了”等助词是可以删除的。如:”同级别的待遇”和”同级别待遇“、”但是“和”但“(”可是“和”可“类似)、”到了“和”到“这些。尝试删减一些助词,你会发现,能删好多。

(4)删除累赘词

有时候,稍微变换下句式,再修改删除累赘次,能把句子变得更加简洁。

如原句:前段时间因为采访的原因,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小明的高级总监。可删改为:前段时间采访,我认识了个总监,叫小明。(少了9个字)

4. 变长句为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和优势,但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建议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短句相对于长句,更加简洁、明快,易于理解。

长句变短句,有三个步骤:找主干、切短句、补词句。下面举个例子,如何变长句为短句。

原句: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复、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找主干: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总结是书面材料。稍加定语后: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写的书面材料。

切短句:对长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拆解。

主干:总结是书面材料总结的对象: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总结的内容:过去的工作、学习进行回复、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总结的目的: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补词句:根据切分好的短句,补充词句,使整个句子通顺。

总结是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写的,通过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以上即是如何优化内容的一些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你文案的阅读性大大提高。倘若你的文章选题正中人心、框架逻辑严谨,再加上优质的内容表达,那么它就离10W+不远了,哈哈~

结语

当然上文的分享不仅近适用与写作表达,底层逻辑和方法适用的场景很多,尤其是结构化思维部分,需要仔细消化。进步不会一蹴而就,2020愿大家升职加薪。

本文由 @Hiphop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文 让爱永驻心中作文 写母亲的作文600字 春姑娘来了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作文 以幸福为主题的作文 自从有了你作文 有关坚持的作文素材 学会放下作文 以春为主题的作文 青春仪式作文 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青春的脚步作文 缩写作文300字 以读书为主题的作文 美丽的语言作文 小学六一儿童节作文 去动物园的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格式 关于家乡美食的作文 和成长有关的作文 六上第一单元作文 我眼中的幸福作文 创新与发展的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鸭子作文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 感动的事作文40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作文 出去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