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长得好像我认识的一个人

2020-11-18 12:40:01
相关推荐

偶尔听到朋友说一句:“我今天看见一个人跟你长得可像了!”好奇心立马直线上升,一定要看看这个人到底跟自己有多像。

当看到照片时,竟然觉得真的跟自己有点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细思极恐,会不会世界上还存在另一个“我”!

看看下面这些照片,双胞胎无误吧?或者是父母兄弟?

加拿大摄影师朗索瓦·布鲁内尔14年间拍摄的照片

其实...这些人竟毫不相干,甚至国籍都不一样,这辈子都没碰过一次面!

“撞脸”的几率会有多大?

既然陌生人的脸能犹如拷贝复制,世界上会有陌生人和我“撞脸”吗?

这个问题,面部基因能给出标答。

目前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了超过50种可能与面部特征有关的基因,比如从眼睛到鼻根的距离、鼻子高度等。在有限的基因数量下,理论上只要组合次数足够多,就有可能出现相似的情况,也就出现了“撞脸”。

与面部特征相关的基因

Richmond, S. et al. (2018)

掌握了这个秘籍,就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完美分身”?

但是基因又是哪能这么容易被勘破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的“脸”同样如此。如果仔细辨别,上列照片中的每组人,乍一看很相似,细看却有不少差异。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学家Teghan Lucas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在4000张不同面孔上,测量了8项面部特征,最后发现:这8个面部特征在两个人脸上完全匹配的概率非常小,而且一张脸上的特征远不只有8个,因此要找到和你“撞脸”的人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那退一步来讲,如果不找陌生人,在有血缘关系的范围内,是不是就能找到“另一个我”?

也是相当的难!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受精卵的那一刻就已基本固定了每个人的基因模式,并且会跟随我们一辈子。一张脸中,某个基因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形成另一种长相。除了基因,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容貌,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面部特征,比如吸烟。

双胞胎,左侧为吸烟者,右边为非吸烟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境、饮食、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基因的表达,最终可能会调控我们面部特征。在我们长相改变的道路上,先天基因和后天生活方式并驾齐驱,让相似人的长相渐行渐远。

为何长相有差异

大脑还觉得是“双胞胎”?

既然两个人细看并不是很像,但为什么却给人感觉长得像“双胞胎”呢?

这是因为,一是他们本身的确有部分器官相似,二是跟大脑判断有关。

大脑是如何干预我们的判断力的?

大脑最先关注的是整体的面部特征组合,比如我们的肤色、五官排布、发际线轮廓...然后才是局部细节,比如眉毛的粗细、眼睛的颜色...所以只要整体相近,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这两个人长得好像”的感觉。但仔细一看,又会发现不少差别。

面孔识别加工模型让我们没有成为脸盲。

在“看脸”的过程中,大脑主要有三个区域参加了信息分析,分别是梭状回面孔区(FFA)、枕叶面孔区(OFA)以及后颞上沟皮层(pSTS)。这三个区域应该是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关系,其中最重要就是梭状回面孔区。

面部识别时活跃的FAA脑区

Xu, X. et al. (2009)

梭状回面孔区是处理“脸”的老司机了,它有条不紊的把各个面部特征联系成一个整体,然后拆分成两条流水线:一条获得对方的性别、身份、年龄这些不变的信息;另一条则判断如挤眉弄眼、变化的神色等动态的面部表情。

如此一来,即使一张脸的局部细节发生改变,我们也能被认出来。才不会发生因为换了个发型、换了个马甲就认不出对方的情况。

分不清外国人长相

是什么在“捣鬼”?

在现实生活中,“看脸”这一无往不利的技能,为何在面对外国人时往往会失效。在追美剧英剧的时候,谁没弄混过几个演员的脸?当我们在看NBA时,多少人是靠发型,还是靠号码来认人?

其实分不清外国人长相的这种有趣现象并不是我们“脸盲”,而是异族效应在作祟。

早在1991年,这个现象就被斯蒂芬林德赛等人发现。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对不同种族的要好。这也被称为“异族效应”。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给对方贴了“外国人”这个标签后,就不再注意他的个人信息了。而面对本族人时,更多的是注意对方的个人信息。

其实“异族效应”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丧失了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就会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所以,“外国人长得都差不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外国人也分不清楚我们中国人的长相。

每天我们都会遇见很多人,“看脸”这个技能能在毫秒之内就帮助我们判断出对方的性别、年龄、熟悉与否、情绪状态等丰富的信息。而我们对和自己长相相似的人则会更有好感,认为对方更值得信任,也更具吸引力。

在茫茫人海中,你有遇见过“似曾相识”的脸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你们的”撞脸“故事!

参考资料:1.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2.“脸盲症”真的是病?一种认知障碍类的神经性疾病3.王志丹.面部识别的理论概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02):97-98

创作:中国科技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叶编 新媒体团队特邀专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 打屁股机器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让我陶醉作文 开学的打算作文 myschool英语作文 那些温暖的时光作文 劳动使我快乐作文 史铁生作文素材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犯错作文6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 过年作文250字 有关创新的作文素材 我的乐园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500字 校园生活类作文 学位英语万能作文 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我的兴趣爱好作文 重庆之旅作文 我的偶像老师作文 我读懂了什么作文 成长真好作文 幸福就在身边作文 英语二大作文模板 我的妈妈作文100字 给父母的一封信 作文 我的假期计划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