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连育明 八中 24中三大名师都说高考作文不难写!学霸范文来了

2020-11-18 14:40:01
相关推荐

高考第一天

考生们发挥得怎么样?

每年高考第一场重头戏

当属高考作文了

一起看看今年的作文题目

2019辽宁省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样的作文题难还是不难

换做是你能答多少分?

咱先看看

24中学国大班梁家怡同学是怎么写的↓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指导教师刘艳华点评:

文章从纪念五四运动大会入题,快速提出观后观点,明确了文章主题,有效引领开启下文,同时切合高考作文要求,结合材料,明确立意。继而厘清五四精神概念,在五四历史史实支撑下阐述,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清晰有力;然后笔锋驰骋,很自然的将五四精神和当今时代关联起来,阐明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以及新时代青少年在新时代如何践行发扬五四精神,凸显观后感质地,并升华提出新时代新青年新的五四精神使命。全文观点明确,论辩清晰,逻辑严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契合严密。

特别值得赞叹的是,梁家怡用50分钟一气呵成本文,这与她深厚的人文积淀分不开,她能背1000多首古诗词,下笔辄云飞烟动,落纸则鸾回凤惊。是众多人文修养特别好的二十四中学子的代表,文理兼修,求真尚美。

针对本次高考作文

大观新闻邀请

大连育明、八中、24中三大名师

进行全面解析↓↓↓

大连育明高中 张桂萍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辽宁省“名师堂”成员。

这是预料之中的作文题

今年高考全国二卷的作文题完全在预料之中,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应该说很多学校都强调过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过这方面的审题训练或写作训练,而且作文的形式,无论是演讲稿,还是书信,都是学生熟悉的形式,我们也进行过训练和强调,而观后感初中训练得比较多。

内容方面,关于五四运动,我们做过多次的强调,特别是今年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讲话,积累其中的事例,背诵其中的金句。

从形式来看,今年全国二卷更注重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这也是我们预料到的。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我们很多学生关于得体、关于礼节、关于传统习俗以及应用文的形式,都有很多的欠缺,所以这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大连市一模考试之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把写作训练的重点分别放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漫画类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上。全国三卷考的漫画类作文,而全国二卷考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本题共有五个任务,考生可以从五个任务中任选其一,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即可。简单来说,任务一侧重责任担当;任务二侧重骄傲欣喜及投身祖国建设的新征程将要做出的努力;任务三侧重在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努力学习,抓住机遇,为积极贡献做足准备;任务四重点是启发感召责任;任务五注重感恩感谢祝福和决心等等。总之,爱国是主旋律,青年是主角色,激昂振奋是主情感,鼓动性、感召力是主目标。

从立德树人及道德品质教育方面来看,全国二卷作文题的意义还在于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100年前,是学生发起爱国运动,科学民主,救亡图存……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很多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远远缺乏,30多岁还被称为男孩女孩,30多岁的人开车违了章,父母亲还求情:“他还是个孩子呀”。青年一代要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不能怕苦怕累、心理脆弱。祖国的未来是他们的,他们将肩负起历史发展的重任。当父辈老去,新一代将如何承担起栋梁的责任?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就尤为必要和重要。

从目前看来,高考作文要关注以下几点:要注重现实性,拒绝那种凡文必古代、必外国,与中国现实社会脱节、没有现实意义的作文,要能充分体现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现实意义是目前作文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除五四运动外,在今年的备考当中,我们还特别关注了关于端午节、屈原,关于五育并举、特别是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内容。而劳动教育刚好和今年全国一卷相吻合。

从目前来看,高考作文尤其要关注现实。时代是命题人,彰显时代精神,学生必须关注时事,把自身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建议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多看人民日报的评论。

全国二卷这道作文题目写作思路开阔,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有回顾,有现实,有展望。学生在写作时可以纵横驰骋,思接百余载。

在素材积累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活在当下,关注时事。本届学生进入高一以后,我们就非常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南仁东、黄旭华、程开甲、潘建伟;彩虹号、港珠澳大桥、量子通信卫星、C919大飞机;五四运动、中美贸易战、华为淘宝、新四大发明;明星逃税、网红直播、抖音佛系……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或利用早自习进行话题讨论、意见交锋,或者周末练笔、大题写作。这样的训练效果显著,让学生不是活在象牙塔中,而是能够与外界接触,能够与世界接轨,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精神,都会在学生的心上生根发芽,以期开花结果。

大连第八中学 郭震宇

中学高级教师,大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甘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引导学生做关注国家命运的人

今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不同于去年的多角度材料作文,而是一道任务驱动作文。在传统的任务驱动作文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体现在材料之后、要求之前加入了具体的任务情境,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并引导考生在情境范围内作文,使考生在审题环节的目标明确,避免思维的天马行空。在形式上体现了实用类文本写作,采用了演讲稿、书信、慰问信、读后感这几种文体。

从材料上看,紧贴时代热点时事。列举1919年、1949年、1979年、2019年标志性事件以及展望2049年新时代规划,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和不同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从任务上来看,5个任务各有情境,考生要审明身份以及对象和表达形式,弄懂每则材料内涵,各自侧重表达什么。要注意谁在说,说给谁,说什么,怎么说。另外由于是实用类文本写作,还要注意不同文本的格式。本次作文审题立意比较明晰,可供学生选择的角度也很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有积累的任务进行写作。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历史情境进行愿景想象。因为可写的东西很多,所以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今年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去套路化的思想,防止宿构。也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平时的积累。

今年的任务驱动作文,但是它又有所创新,在材料后、要求前加入了具体的任务情景,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考生在情景范围内作文,帮助考生在审题环节目标明确,避免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形式上实用文本的写作,采用了演讲稿、书信和读后感,所以考生要注意格式的问题,材料上看本次作文与时事热点和时代感、历史感比较强,引导学生体会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同时也能感到民族精神的时代品格。

我们平时也做了很多练习,另外本次作文题目正贴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高中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做一个关注国家命运的人。

对于这种实用类的作文,学生跑题的概率不大,但是要想写得好,学生首先要多关注热点问题,多看、多积累,在实际生活中积攒素材;其次是多练多写,尤其是演讲稿、书信体、慰问信、读后感等多种文体。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刘艳华

特级教师,全国名师大讲堂讲师、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指导教师、全国十佳校园文学指导教师,获省“园丁奖”,被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送教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这篇作文要谈的是青年使命

2018和2019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以时代见证者、重大事件参与者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凸显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2019年的高考作文,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考题能较好的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中突出了国家认同。

突出核心素养,注重表达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课标的基本原则中,强调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坚持科学的论证,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坚持继承发展。

2019年的高考作文,很好的贯彻了新课标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中突出了国家认同,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2019年的高考作文完全扣住了中学生核心素养,对中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也给予了非常好的落实。应该说是重视教材、落实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又从时代出发,能够彰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的成果。

审题立意明确,便于联系现实

作文要求。一是“从下列任务中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任选一个即可,选择的空间很大,极具开放性。二是“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5则材料都有情境背景的交代,写作者都不会跑题。三是“符合文体特征”。“演讲稿”“信”“观后感”、“慰问信”都要注意格式,涉及到场合、人物的身份、写作的目的,表达要得体,格式要正确,这是在检测表达交流的能力。因为很多考生都有2018年全国第一卷的训练基础,所以写起来应该能够得心应手。同时考前几次重大的模拟考试作文都涉及了五四运动,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够驾轻就熟。

本次命题看起来复杂,材料多元,其实恰恰降低了难度,帮助考生审题思考了。这些繁杂的事件背后,就是谈青年使命。也就是说,本次命题完全可以理解成命题作文,即青年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而高考真题所罗列的五条背景,规定的演讲稿、观后感和一封信,实际上起到了缩小行文范围,规定行文文体的作用,等于减小了行文难度,起到了帮助考生审题的作用。考生只要循行其规定,在自己选定的文体,比如一封信、读后感、演讲稿,形式上切合文体,内容上切合青年的时代使命、责任和具体达成使命和责任的手段方法行文,即提出使命责任主体或论题,然后围绕论题或主题,阐明具体的达成方法行文即可。在此前提之下,具体行文时伦理和抒情兼顾,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这样,就回归到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则,即明确论题论点,并以此为线索,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采取起承转合的横向发散思维结构行文,就一定能够完成优秀作品。

融入思辨抒情和民族自豪感表达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透过材料事实现象,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即1919年的五四、1949的建国、1979的开放、2019的纪念大会以及遐想2049年的对功勋人物的慰问信等诸多事实现象,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在百多年历史中的领导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的领导作用。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行文要在爱国、爱党、在党的领导之下,阐明青年的责任、使命和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方法。

一言以蔽之,结合时代背景要求,用相应的文体,阐明时代青年的爱国和名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2019年的作文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有了突出的强调,熟悉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进程,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你的思辨抒情和民族自豪感的表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考生,继续加油!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青春,无怨无悔!

文字: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曲琦

图片: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姚壮

编辑:小雨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海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400字的作文 作文家乡习俗 教育作文800字 去超市作文 作文我有一个想法 真情实感作文 小作文格式 写同桌的作文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