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军旅生涯字作伴 一生耕耘写芳华——十二生肖书法家之李教文

2020-11-19 04:35:01
相关推荐

文/乙 森

李教文先生喜爱书法艺术几十年如痴如醉,书法写字几乎是他业余生活的全部。多年来他一直痴迷于书法创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人民群众服务,他经常免费给市民百姓寿星们主动送书法作品“百寿图”祝寿。如今已经78岁的李教文先生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平和地告诉我说:“我从1958年参军到现在,每天都要写字,不写就不舒服,而且我最喜欢写篆书,因为篆书非常有神韵。”

李教文先生祖籍陕西洛川,17岁到西藏日喀则地区当兵,这期间他爱上了书法,而且只喜欢篆书和隶书,这一练就是几十年至今。“当时买不到宣纸,我就在废报纸上练,为此还遭了几次批评,说我浪费报纸,后来战友们看到我写的大会标语,个个都说棒,我练好字的信心更加强了!我不是什么著名的书法家,但我是个持之以恒的坚持者!”他自豪地说。

在谈到书法对人的涵养和养生时,他说:“在部队时我就开始练习《百家姓》、《千字文》,临摹《曹全碑》、《石鼓文》等,虽然我抄写了无数遍,但越来越觉得有味道,不但练习了写字,还从中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书法不但可以养神、养气,还可强身健体,建议老年人都可以练习书法。”李教文先生的“百寿图”“十二生肖福”“生肖全家福”是他的一绝,深受圈内人士和市民的喜爱。他乐此不疲地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积极传播和推广,是一位积极进取、精神抖擞、受人尊敬可爱的老者。

2007年李仲海先生在《李教文先生的书法艺术》一文中这样写到,“他自幼酷爱书法,青年时期即已具规模,但在求学和工作时期,不可能专注于书法。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为实现他的夙愿,朝夕惕励,废寝忘食,终有成就。”我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结绳计数到甲骨、钟鼎、籀文、大篆、小篆、隶书,以至魏碑、真楷、行草延续了近五千年。秦篆汉隶是书法走向成熟,而且成为艺术体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教文先生以此种书体为研究开始,这种书法的章法、结体、布局规律是严谨的,而且现在这种书体已处于“断层”状态。“垂绝者继之”教文先生挑了重担,决心从研究这种书体的美学规律即其内在的特殊性开始,旁及书体的提拔伎转,中侧藏露等用笔,一一在研究实践探索中。他书写的内容多为古今名人名言、箴语、格言、警句、谚语等。读他的书法,除了欣赏书法的艺术性外,还可以在道德、情操规范方面受益。他书写用纸多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载体,使读者双重美的感受。”

2013年四川一家知名的报纸,宣传报道了李教文先生书写甲骨文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对这位军人出身的书法家的仰慕和关注。李教文爱好书法50余年,为自己书写的甲骨文能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深感自豪。

李教文先生近距离接触甲骨文是在2008年。一天,爱好书法收藏的他,闲逛到成都送仙桥文物市场时,一本沾满灰尘的《甲骨文字帖》吸引了他的眼球。那是一本1960年出版由著名书法家、川大教授何崝写的书法作品,李教文急忙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甲骨文字歌》:“洹水东流平无波,有时水涨齿岸过……”全文以诗歌形式,对几千年来的甲骨文历史娓娓道来。他异常兴奋如获至宝,因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那本《甲骨文字帖》还摆在书房的显眼之处,每隔两三页就可以看到他的批注和勾画符号——他在每页上都注明当页甲骨文字数,遇上自己喜欢的段落就用红笔勾画出来,以方便单独临帖。李教文先生从1960年就开始练毛笔字,50余年的书法基础,让他写起甲骨文来可以触类旁通,“写甲骨文我还是按照此前的经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一本《甲骨文字歌》为李教文打开了书写甲骨文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几乎每天都要练习甲骨文,少则一小时,多则三小时。在练习书写甲骨文的高峰期,一年就会用上20多斤墨汁。有时练习作品写得太多,李教文就干脆抱上自己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到送仙桥古玩市场挨个摊位相送,他的这种继承和宣传甲骨文的精神,感染了送仙桥古玩市场的许多人。为了自学研究甲骨文,他自费买了很多甲骨文字帖和书籍。在研究书写“甲骨文”的过程中,也有让他困惑的时候,他说比如一个“夏”字,各书法大家们的写法笔划明显不一样,此时他会自己根据理解琢磨习惯性操作。“一般书法作品在临帖四五年后,就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他在“泉”字下加了两点作为水,他风趣地说:“泉水叮咚响嘛,但这种创新不是胡乱编造,要符合甲骨文演化规则。”有一年的除夕之夜,上床后的李教文久久无法入睡,到凌晨两点半,他索性起身走进书房,拿起毛笔写了一小时的《甲骨文字歌》,“之后再回去睡,一下子就睡着了。”

李教文先生谦虚低调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多年来,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很多活动的荣誉证书,但他都随意放在一个纸箱里,从不炫耀从不张扬,即使其“甲骨文”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后,他也是很淡定地说:“甲骨文博大精深,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探索!”

近几年来,李教文先生先后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证书。2010年,荣获了纪念白求恩诞辰120周年中华诗书画国际交流艺术金奖。2011年,其创作的“秦王相马”作品荣获洛川县博物馆永久收藏证书。2013年,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联合颁发的“长征杯”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活动二等奖荣誉证书。2017年,荣获央视网孝行天下栏目组、中国女子书画院成都分院颁发的“爱心大使”荣誉证书等荣誉。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不骄不躁,虚心向前。

李教文先生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同志,参军后不忘学习书法,特别是在西藏呆了27年后,对少数民族文字更是情有独钟。2003年已有30 多年篆书、隶书功底的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湖南瑶族的“女书”,并为此着迷。女书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湖南省的江永县,又称江永女书。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其书写的特征是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也被称为“蚊形字”,约有2000个字符,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

女书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中国过去的旧思想使当地女性不可以读书识字,所以当地女性发明了女书,作为姊妹妯娌之间的秘密通讯方式。女书的存在已经超过数百年。李教文先生告诉我们说:“现在除了湖南江永县还有几位瑶族太婆可以书写女书外,女书已面临失传。他近几年来每天坚持练习3个小时的女书,对2000多个女书字符熟悉在心。他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和书法家共同研究传承女书,让瑶族文化传承下去。

现年78岁的李教文先生,一生蓬蓬勃勃,热爱耕耘书法艺术几十年,如痴如醉乐此不疲!他十分热心文殊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组织著名书画艺术家为文殊坊文化建设尽责出力,为文殊坊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书写作品,还三次书写了由何开四为文殊坊雕塑作品撰写的《丝绸南源赋》隶书作品。近年来,作为四川蒲道艺术院副院长的他,创新作品层出不穷,在自己的书法领域深耕细作,克勤坚守,一往无前,是一位激情四溢、精力充沛,十分受人喜爱和尊重的“十二生肖”专业书法艺术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欣赏作文800字 六年级满分作文 关于遇见的作文 日记作文500字 暑假作文600 新闻报道英语作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 描写夕阳的作文 东方明珠作文 我的英语老师作文 抢红包作文 我喜欢的季节作文 六百字优秀作文 感人的一幕作文 难忘小学生活作文 擦桌子作文 煮面条作文 关于挑战的作文 初二上册英语作文 我的表弟作文 故宫作文400字 二十四节气作文 认清自己作文 值得作文800字 介绍信英语作文 温暖作文300字 初中成长类作文 关于亲人的作文 作文名字大全 满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