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绝对吸引阅卷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作文高分素材 建议收藏!

2020-11-19 06:25:01
相关推荐

主题: 实践能力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因此,实践教育是每一位准教师的必备理念。2012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就曾考査过该主题。

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时,总感觉描写得很抽象、不具体,于是决定亲自上战场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遗迹,把地形地貌牢牢地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画,画上有一条地平线和许多树林,并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以及当年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他又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最终,这个会战场面,写得不仅真实、生动,而且色调明朗、气势壮观。

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考察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并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于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让事实说话”,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但他并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而是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结果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1933年,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为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作了学术演讲,会后还专门请中外学者到庐山实地考察。有的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为冰川遗迹了。此后,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李四光的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以及发展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时珍访采四方,终成巨著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在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中都留下了足迹。他白天入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棵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进行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伟大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图1160幅,价值极高。

挑战亚里士多德

16世纪,古代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所有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只有一位数学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他公开说,要从自然中发现真理,而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书本。一天上课的时候,伽利略对学生们说"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着地?”学生们想了想回答道:“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伽利略摇摇头,说道:“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于是,伽利略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很快人们就看见铁球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落到了地上。自从伽利略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后,更多的人才认识到科学的真理来自实践,而不是一些书本上凭空想象的理论。

徐霞客勇于勘探实践

徐霞客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为了观察得更详细,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豺狼虎豹;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用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到的收获记录下来。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他仍坚持编写,从而基本完成了 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一部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的“奇书”。成就必从勤苦得,勤劳能征服一切。徐霞客于天地间辛勤奔波,不怕辛苦,勇于勘探实践,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下终于完成了“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

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美国18世纪的杰出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以发明避雷针等电学成就而被称为“电学之父”。在富兰克林之前,人们对雷电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富兰克林从一次电学实验中受到启发,断定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实这个设想,他决心把天空的雷电引下来。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后来他又用菜顿瓶收集了“天电”去做实验,证明“天电”和地电一样能被金属传导、能熔化金属、能点燃酒精。从此,人们知道了闪电的本质就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最早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并且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实用的避雷针。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赞扬他说:“富兰克林是从天上取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司马迁行万里路,著绝代书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能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生动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以寻访先人的遗迹。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眺望过范蠡泛舟的五湖,访求过韩信的故事,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考察过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还北过涿鹿,登上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増长了知识,也为他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

5.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

6.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7.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

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驾,则知之益明。——朱熹

9.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摘桃子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景物作文 美就在我身边作文300字 写鹦鹉的作文400字 美丽的老君山作文 参观自来水厂作文 有关网红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假如我 梦想的作文开头 被美术老师打屁股作文 生命的故事作文600字 关于早餐的作文 蚂蚁作文600字 学校里的酸作文 我收获了友谊作文 厉害了我的国优秀作文 别了半命题作文 安徒生快乐作文 那一双什么的眼睛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200字 英语邮件作文格式 泰山游记作文800字 国庆日记作文 发生矛盾的作文 描写草的作文 语言文明作文 读书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第一次坐飞机作文600字 写酸菜鱼的作文 关于欢庆元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