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乘风破浪的郑希怡:年纪 不值得让女人焦虑丨专访

2020-11-19 07:45:01
相关推荐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乘风破浪的姐姐》结束了,但每个姐姐乘风破浪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有的人选择回归她热爱的片场,有的人获得了能实现梦想的机会,有的人则庆幸于自己当初的勇敢,在这个年纪能够迈出这一步……郑希怡属于后者。

在她39岁的这一年,这位已经回归家庭多年的“姐姐”,为了能够成为女儿的榜样,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台上。

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郑希怡出场一个“点头杀”让人印象深刻。

几个月下来,她不曾后悔,甚至这个以“点头杀”霸气登场而蹿上热搜的女人还意外收获到了一份友谊。而眼前这群30+、40+、50+的姐姐们,也让她终于意识到,曾经那些她以为的“恐惧”,其实根本不值得去在意。

郑希怡

和宁静的友谊,起始于宿舍门口

“几个女生在一起好吵。”脑中回想起一群姐姐在一起的画面,郑希怡不自觉地吐出一句。

在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前,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收获友谊,比如宁静。“我相信我俩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交朋友。”

“姐姐”之前,郑希怡也看过宁静参加其他综艺,“就觉得她很犀利,得罪她会被她怼得很厉害。”所以最开始郑希怡也没太敢跟宁静说话。

真正击中郑希怡的是第一期分组公演,宁静、阿朵、袁咏琳一同表演《兰花草》,她震撼于宁静的舞台感染力,尤其是当宁静喊话时:如果自己组任何一个人淘汰,她就跟着一起走。她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女人太帅了。“而且她还不是职业歌手,在舞台上却很有气场,能压得住,所以下一次分组我主动选了她。”

二公演出,郑希怡和宁静、郁可唯一组。

二次公演后再次分组,郑希怡又一次选择宁静时,宁静却没有选她,这让郑希怡心情瞬间低落。庆功的时候,她也没多待就回房间了。“我觉得我俩友情真正的开始,就是大家看到的宿舍门口那一幕。”

宁静主动找到郑希怡,告诉她自己为什么没有选她,“其实,她不需要向我解释什么,但她还是来找了我,这种感觉特别好,我觉得大家就应该这样敞开心扉去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正是这次谈话,让她知道原来自己珍惜宁静的同时,宁静也在顾虑她的感受,这也是她们友情真正开始的起点。“如果没有那次交心,我俩后面未必会有多么大的交集。”

实力不是靠说的,靠别人去发现

郑希怡说,参加“姐姐”她是鼓足勇气才下定决心的,第一次的个人表演环节,“我上台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的,因为真的等了很久。”她不否认那一次的紧张,但是得益于多年的舞台经验,“所以也还好”。到了后面第一次分组表演《得不到的爱情》时,她已经开始享受这个舞台了。

郑希怡喜欢舞台。

前几年,她把更多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如今重回舞台,让她又找回了以前的热情。她也希望,几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对自己是抱着欣赏的眼光,“如果因为怕比赛、怕淘汰,我会觉得自己好怂。”她对自己一直有个“坎儿”——那个所谓的“坎儿”是她对自己的认可,“别人对我的认可,没有我对自己的认可那么重要。人生啊,你要面对的还是你自己。”

问她在台上和节目里有没有什么遗憾?她毫不犹豫地说:“没有,我想做的都做了,譬如打碟、打鼓、唱跳,所以对我来说是无憾的。”

节目中,郑希怡尝试了打碟、打鼓。

比赛结束后,别的姐姐都是齐刷刷的长篇“小作文”,郑希怡却鲜少在社交平台发表言论。“其他姐姐可能要说的比较详细吧,我觉得我也说不了那么多,就简单一点吧,懂我的就懂吧。”

这种“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不免让人担心“在娱乐圈会不会吃亏?”她立刻点点头,“确实是很吃亏的。娱乐圈竞争激烈,需要表现自己,但你有实力,不是你去告诉别人你有实力,而是让别人发现你有实力。‘若干年后,大家觉得她还是挺有实力的’,我喜欢听这样的话。总比一个人一直说自己有实力,但我一看觉得就只是还好而已,强得多。”

她感慨着,可能是因为从小家人给的教育就是这样,所以自己一直都是这种做事态度和风格。虽然会吃亏,但是改不了、也不想改。因为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能让她觉得舒服,“不要委屈自己,长久下来,我觉得还是好的。”

【人生事】

连轴拍了三个月,从此爱上表演

2002年,郑希怡以歌手身份在香港出道。她至今还记得出道的头两年,很忙,基本每天都在跑不同的通告。

第二年她就接到了拍摄电影《冲锋陷阵》的工作,林超贤执导,郭富城、陈奕迅主演。“那时,很多东西都是一边做一边学的。而且当时能和这么多的前辈演员合作,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冲锋陷阵》剧照

再后来,她开始陆续接戏,包括谢霆锋、张卫健版的《小鱼儿与花无缺》、电影《长恨歌》《战·鼓》等。她说,在香港,很难做一个纯粹的歌手,都是“全能”,一边发唱片、一边拍戏。

直到2008年播出的TVB剧《秀才爱上兵》,那是郑希怡第一次在三个月里只做了这一件工作。因为是女主角,所以三个月中,郑希怡每天都有拍摄工作,至少18个小时以上。

她清楚地记得,某一天清晨七点收工后,她回家只有洗个澡的时间,就要回到片场继续拍戏,“但我还是选择了回家,我想看一下我的那张床,它会让我觉得我回过家了”。为了开车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郑希怡一边开车,一边打自己巴掌,直到上下眼皮不再打架。

《秀才爱上兵》中与马浚伟合作。

《秀才爱上兵》也成为郑希怡最喜欢的一部作品,除了角色性格和她本人很像,让她演得过瘾外,尝试动作戏也让她学到了很多。“我记得有好几天,我的下巴上都有一大块的淤青,是有场扔碗的戏,刚好扔到我下巴上,当时就肿了。但是我不能停不能休息,因为我是女主角,我停了剧组就得停工,我每天都会涂很厚的遮瑕膏,然后继续拍。”

也正是因为非常专心地做这一件事,让郑希怡发现自己爱上了表演,“我真的是很爱挑战自己,闲不下来,你知道吗?”郑希怡笑着说。

北上内地发展,还要感谢谢霆锋

郑希怡觉得,刚出道那几年自己特别火,她开车打开电台,听到里面放着自己的歌,那种兴奋感前所未有。有很多歌迷来追车,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会有人在那里等她,给她加油。可过了几年,追车的人越来越少,开演唱会的频次也不再那么密集,以前一年发两三张唱片,后来一年发一张,最后一年一张也发不了。“很多事,是能感受得到的。”

不止一次,她怀疑过,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一行,“有时候就想,不如去做生意吧。”

2009年前后,郑希怡的嗓子突然开始变得有些沙哑,公司同事建议她要不就专心去拍戏吧。翌年,郑希怡北上。那一年她在内地拍了三部戏,很快就适应了内地的工作环境,因为出生于上海,所以她对内地并不陌生,也不存在很多香港艺人一直克服不了的语言难关。“演员本身也要经常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下定来内地发展的决心,郑希怡说,还要感谢谢霆锋。“其实在香港那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身边的这些朋友和闺蜜,我们很多人都是从没出道的时候就认识了。”

几年前,郑希怡和谢霆锋一同拍摄宣传片。

谢霆锋论辈分算是郑希怡的师兄,有次俩人刚好一起工作,谢霆锋就建议她不如到内地发展,因为内地的市场大,郑希怡想了想,也想尝试一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到现在,郑希怡也经常会请教谢霆锋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包括这次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他给了我很多国外表演的资料看,还有做DJ,他都会很认真地给我意见。”

总教女儿要勇敢,自己得先勇敢

2012年,郑希怡意外受伤。生死,带给她的最大改变就是愿意相信和尝试婚姻。“以前我从没想过我会结婚,我一直都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但是经历了那次意外,她和当时的男朋友都有所改变,婚姻成了他们选择珍惜对方的最好方式。

这对郑希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没有结婚,她就不会有女儿。

婚后第二年,郑希怡怀孕了,但女儿出生后身体不是特别好,郑希怡觉得自己必须要陪着女儿。慢慢地,她发现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太快了,“我不想因为工作离开她三个月后,发现她突然之间会走路了,突然之间会说话了,这些我都不想错过。”

郑希怡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晒她与女儿的日常。

于是,之后的那几年,郑希怡选择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上。不过,她依然是个闲不住的妈妈,在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就认清了,自己是做不了全职妈妈的。她决定把多年来的想法变现——做点生意,她经营起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结果我发现,当老板太操心了,还是做演员纯粹。”

今年年初,郑希怡参演的电视剧《法证先锋4》播出,随后她又出现在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舞台上,2020年可以说是她正式复出的一年。“孩子也大了,她现在上学,我不用一定陪在身边,而且我一直教她要勇敢,我觉得我要自己先勇敢起来,做给她看。”

《法证先锋4》剧照

她说,女儿一直都有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我在家练习唱歌,她都会跟我一起唱,还会在家一起打碟。她也喜欢我做的事情,我在节目里的那些歌,她都看过无数遍,还会发给她的同学。”

如今问女儿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会说:妈妈。

任性,要付出“代价”的

这些年,郑希怡一直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但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每周坚持两到三天的运动,打打泰拳,再到健身房练习器械。

郑希怡始终保持着健身的好习惯。

“我怀孕的时候太胖了,比现在胖40斤,那是我人生的巅峰,但是我心甘情愿。”她想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好好的胖一次,乱吃,想试一下自己到底可以多胖。当时她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很担心,因为郑希怡已经到了临近孕期糖尿病的边缘,“但是我说我要做自己,怀孕已经很辛苦了,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

这些年,郑希怡的好朋友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郑希怡、容祖儿、应采儿和郑希怡女儿)。

当然,郑希怡也为自己当时的“任性”付出了“代价”,“生完孩子我真的减了很久,大概半年时间才恢复身材。”

40岁,就不能再装少女了

“40岁,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不想过生日了。”

郑希怡1981年生人,明年她即将步入40岁的门槛。她说,她有个朋友从40岁开始就倒着过生日,“39、38、37……这样。”

人生第一次面对焦虑,是在郑希怡30岁生日的那一天,她以为,第二次会出现在40岁。“到了40岁,就真的不能再装少女了。我不是说我装,只是觉得女人到了40岁应该学会面对自己,这之后将是一段成熟的旅行。”

郑希怡

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在39岁重新出发的原因,“起码现在还有勇气,有体力,想做就要去做。”她庆幸自己鼓起勇气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

“我在这里,看到那些30+、40+,甚至50+的女艺人都特别优秀,在她们身上我没看到我害怕的那些岁月的痕迹。”这让她意识到,年纪对于女人来说好像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值得去焦虑,人生其实一样可以很精彩。

本文为新京报Fun娱乐(ID:yuleyidian)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体验作文 秋天的雨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课作文600字 妈妈的怀抱作文 细节描写的作文500字 梦到考试写作文 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六上同步作文 有关写景的作文 爬长城作文400字 优秀叙事作文800字 秋天的香气作文 诚信的作文结尾 好书推荐作文400字 一个活动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故宫游记作文 我喜欢书法作文400字 小井沟作文 作文结尾段 我是一棵小草作文600 庆中秋迎国庆作文 五年级作文西瓜 保护环境的小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题目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成长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信念的作文结尾 谈诚信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