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言文的难处在哪儿?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破解难点 有法可用 1

2020-11-19 11:05:01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重点、难点之一,尤其是词类活用现象,那些词语就像孙悟空法力多多变来变去,让不少同学不得要领。同学,别慌呀!孙悟空本领再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具有传承性,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这把金钥匙,学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便可开启文言文学习的神秘之门。所以想要靠语文成绩拉高总分的同学们,可以把这方面的学习当作突破口。

一、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是指某些词语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的词性发生变化,活用作名词。如《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乘奔御风”是并列短语,由“乘奔”+“御风”这两个短语组成,“御风”是动宾关系,即可推断出“乘奔”亦是动宾关系。“奔”本是动词“飞奔”的意思,“乘”是动词,它的宾语应由名词或代词充当,所以“奔”在这里活用为名词,当“飞奔的马”讲。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到的语感!

再如《河中石兽》中“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示被动。“之”代词,指石兽。那么石兽被什么携带走呢?“暴涨”本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即暴涨的河水,这里作主语。这句话可翻译为:怎么能被暴涨的(凶猛的)河水带走呢?或者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暴涨的(凶猛的)河水怎么能把石兽带走呢?

二、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

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这种用法,修辞的意味非常浓厚。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这句话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再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译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表示处所或工具。如《愚公移山》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运”是动词作谓语。“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三、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的特点环境中,有的形容词失去其形容词的特点,而活用为名词,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如:《出师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一句,“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充当宾语。意为善良诚实的人。这句话翻译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再如《三峡》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均是并列短语。“素湍”、“绿潭”是两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湍”“潭”是中心词。“湍”本义是“湍急”,原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急流。“回清“”倒影”也是两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清”原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清波。这句话翻译为:春冬季节,就会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上面的例子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开启文言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凭借着丰富而准确的语感,学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有根可寻,有法可用,我们就能够轻松地破解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儿吧,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明天我们一起继续破解文言文学习中的其它难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寒冷的一天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生日 名人写人的作文 作文谢谢你我的妈妈 观察作文800字 关于地球污染的作文 高中万能英语作文模板 关于调查的英语作文 特写作文怎么写 听歌有感作文 三百字左右的作文 校园里的雨作文 中国高铁作文 家乡的竹林作文 假期生活作文450字 真诚的道歉作文 三年级关于关爱的作文 随遇而安的作文素材 描写陀螺的作文 我不再胆怯作文 以笑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制作飞机模型作文 鬼屋探险作文 关于写朋友的英语作文 民宿作文 成长经历作文600字 稻草定律作文8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六年级 我最喜欢的地方作文450字 遵守纪律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