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春声系列文章:读孙机

2020-11-19 15:30:01
相关推荐

读孙机刘春声

刘春声,50后,笔名齐庚,号宜斋主人、汉风堂主人。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历史上首部压胜钱大辞典《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为《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旅游报》及《中国收藏》、《收藏》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万字。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

国博研究员孙机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23年前在北京春季书市上,我有幸买到他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大名。这部大作我研读过无数遍,是他的铁杆粉丝。

23年后的一天,在国博学术报告厅,我当面聆听他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的报告。他挥动着手臂,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祖先是聪明的,船舵是中国人公元一世纪发明的,西方到十一世纪才使用,比我们晚了一千年。中国的车的使用也比西方早一千年。今天农民使用的铁铧犁是非常科学的,和西汉发明犁壁时并无异样仍在使用,而西方到很晚才学会使用犁壁……

那天报告厅坐无虚席。报告结束后,希望得到他签名的人排起长队,我不忍老人过劳,过了几天,托朋友请孙老在那个老版本上签个字,几天后书取回来了,扉页上工整地签着两个字:孙机。透过这一丝不苟的笔画,不难看出一个学者的治学态度。

孙老签名惜墨如金,但他的学术研究却如黄河之水奔腾不绝。我的许多思路是受到他的启发。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我偏爱汉代,为什么?因为汉代的文明是原汗原味的中华文明。因此我为我的书斋起名“汉风堂”,还自镌过一枚“汉风堂主人”印章。唐代虽然也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但是随着佛教的西来,唐以后的艺术注入了太多佛教的因子,受佛教固有戒律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大文化变得不再自由活泼,僵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程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缺少心灵的自由,人文主义精神渐行渐远。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西方的文艺复兴正是基于这样的反思,开始对教会控制精神世界的批判,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开展的这一场革命风暴,为近代文明的确立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当代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领先的重要一环。而我们至今没有对宗教的束缚开展理性的批判。

这个话题不在这里展开,还是讲我受孙先生的教益。仅举一例:

我考证古钱中的一个符号为西王母头戴的华胜,便是受到孙老插图的启发。我在《借得王母祈长生》一文中记述了考证的过程:

在早期五铢、大泉五十压胜钱上有一个图形,长期以来一直无人破解,众说不一,至今未在学界达成共识。传统的说法称此图形为“楔”形物,这个“楔”形物究竟是什么?古代采用这图形表示什么意义? 从古至今是一个迷团。

我因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为解“楔”形之迷,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突然有一天,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书中,有一个插图引起我的注意,对这个所谓的“楔”形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不就是西王母头上的装饰“胜”吗?胜也称华胜。《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华胜虽然是秦汉时期妇女的常用首饰,但在汉代的画象石、画象砖上,虽然也有不少妇女的形象,但基本没有看到头上戴有华胜的,凡出现头戴以簪相连的两只华胜的女性形象,必定是西王母。这充分说明,头戴华胜成为西王母的“特权”,成为她的专属。我们把汉画象石、画象砖上西王母首饰上的“胜”与钱币上的“楔”形物对比,便能一眼认定,所谓“楔”形物就是——胜。

胜就是西王母的化身,这是古人留下的一个文化之迷。就我所知,此前还无人破解。确认“楔”形物就是华胜,也就确认了它出现在钱币上的作用就是暗喻西王母,这个迷便迎刃而解了。

西王母是流行于秦汉时期最著名的神话人物。西王母的传说受我国上古时期母系社会的影响。据说她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中绝顶之上,人面兽身。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九尾狐,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只青鸟,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山海经》这样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受到世人的崇拜信仰,主要是因为她是长生不死之神,《汉武帝内传》说西王母曾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而这天宫的长寿蟠桃就归她掌管。除此,西王母还拥有不死之药。《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这足见西王母是长寿无极了。

二是她“司天之厉及五残”,是一位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神威广大。

但是,在钱币小小方寸之间,表现西王母的形象实在困难,因为面积太小,中间又有方穿,所以古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将西王母头戴的首饰——华胜,作为她的化身,装饰于钱币之上,这实在极为聪明和有创意。

暗喻是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特别是以物喻人。比如,用八仙手中的八样东西暗喻八仙本人,人们看到葫芦,不用说这就是代表铁拐李了;看到花篮,那肯定就是代表蓝采和。这种不出现人物形象的图案叫暗八仙。还有以莲花暗喻如来佛祖。一大一小两只狮子暗喻太师少师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现在,我们再描述早期压胜钱上的这个图形时,就可以明确它的名称叫“胜”,用在这里是借喻长生不死的西王母。所以有一枚汉代压胜钱,其上就有“寿西王母”四字,是希望钱的主人能象西王母那样长寿无极。

这篇小文已收入我的文集《探花集》中。

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书中,我读的比较细的是钱币篇、建筑篇、服饰篇、镜篇、文具篇、饮食篇、日用杂品篇、灯炉篇、娱乐篇、少数民族篇和汉代与域外文化交流篇。

钱币篇中有关于西汉元鼎二年铸行赤仄五铢钱的论述,《汉书·食货志》作“赤仄”,何为“赤仄”?学界探讨了近两千年,古人望文生义,把赤仄五铢钱误解为一种外沿为赤铜的钱币,误导了很多人。而《史记·平准书》等史籍中皆作赤侧,赤通捇,捇,裂也。《广雅·训诂》:裂,裁也。孙老指出:则赤侧即裁削钱的边缘令其光洁整齐之意,孙老的见解是对的。赤是光洁的意思,“仄”即边缘。

建筑篇中关于瓦当的论述,指出文字当的大量出现是汉代工艺史上的重要成就,特别是“国”字号当的出现,如“汉有天下”、“大汉万世”、“惟汉三年大并天下”、“汉并天下”瓦等。布局得宜,篆籀精妙,为鉴赏家所珍视。

在少数民族文物篇中,孙机先生指出“巴蜀地区到汉代经济文化已经高度发达,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舟车辐凑,人文荟萃,巴蜀居民早已不再被看作是少数民族。历史上曾在这里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巴蜀文化已近尾声。”这一论断十分重要,以巴蜀特有的青铜肖形印章为例,其流行的年代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战、汉之争。他接着指出:“西汉早期,虽然在绵竹木板墓、犍为土坑墓等有限的几个地点发现过带有巴蜀符号的印章……;其墓主似可被称为古巴蜀王国的遗民。不过这种现象至西汉中期已不存在。”也就是说,带有巴蜀符号的印章(含肖形印)在西汉中期墓葬中就已经不存在了,这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肖形印的流行年代是战国而不是汉代。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包罗万象,不啻一部汉代物质文化百科全书式的说明书,但又绝非平铺直叙,字里行间充满真知灼见,充满对祖先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情感才能让一件件博物馆里的展品复活,青春永驻。

展卷静读,两千年前的社会风俗春风般扑面而来,温暖亲切。它告诉读者,历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2016年元月3日记于京西海棠居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特别鸣谢探花集公号支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年夜作文 搞笑作文笑死人 握手作文600字 五年级下册优秀作文 观察作文400字四年级 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过年 写一篇过年的作文 元宵节100字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一 过年作文150字 家法打屁股作文 关于大扫除的作文 打扫卫生作文400字 我的弟弟作文600字 我心灵的甘露作文 逛街作文400字 原来作文 什么的我作文400字 打女孩屁股作文 我也了不起作文 写人的作文700字 我的家人作文500字 听见你的声音 作文 描写公园美景的作文 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关于仙人掌的作文 背后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