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早期文献中的舟山群岛及前期普陀山的传说

2020-11-19 15:35:01
相关推荐

梅福禅院

有关这个岛佛教以前的历史几乎无从知晓。在《书经》《禹贡》中有一段话称他们为“岛夷”以及对他们用“草编服饰"作为贡品有过叙述。一些中国评论家认为这段话(讲的是公元前3000年的事情)可能指的就是舟山人。接下来的年代,我们有了更多可靠的历史记录,我们发现两三千年前舟山群岛的居民都是原始部落(可能是安南或者是掸人),他们属于半开化的越族的一部分。这个族群是公元 前五世纪华东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使到了汉代,岛上的居民毫无疑问也并非是汉族。

本段注释和考证:

《禹贡》是《书》(《书经》或者《尚书》)中的一篇,或可以独立成篇,是当时的地理著作。其中提到“岛夷”的部分,原文称:“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实际上到底是鸟夷还是岛夷到唐朝还没搞明白。但是皮服和卉服就是他们平常穿着动物皮和植物枝叶,同样也是特产,他们用以进贡给天子。之后的情形,就是舟山在越国的统治之下。越,是否为一国,或者是一个部落的联合,尚不可知。古代夷和越是两个族群,也就是虽然都是少数名族,但越是越,夷是夷,庄士敦将它扯一起了。越族,据法国人沙畹的推测是安南人,而李济的论述里则认为是掸人。越王勾践将战败的吴王夫差流放到甬东居住,夫差不肯,自杀了。杜预的注解说:甬东,会稽句章东海中洲也。说的就是舟山了。此时也恰是越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初,浙南、闽北有所谓的东越国,但舟山当时的位置已属于会稽郡。这里,庄士敦可能大胆了一些。

舟山孤悬海外,正式的建制要到唐朝时的翁山县。之前的历史,只能靠牵强附会。而后历经宋元明清的多次废置,又经历倭寇红毛,实际遗存损失殆尽。讲前期之种种,实在带着主观臆测。当下舟山史的研究,多也是这个情况。(不把时间往前移一移,讲点新的东西,他们吃什么呢?)

在秦朝(公元前世纪)短暂的统治期间,曾经有一个叫安期生的术士,在他诸多为人称道的本领之中,有一项叫隐身术。事实上,另一个传说流传更广,那就是他其实从来没有被人真正看到过,因为他住在一个神秘的仙岛上,而这个岛在位于太阳升起的地方。在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中,我们了解到在安期生东行时,其实他行之未远,而他所到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普陀山。他把普陀山当成了他的梦里曾去过的岛屿。他是个技艺超群的艺术家,而且有其特有的绘画方式。当他作画的时候,他不用毛笔或者其他工具,而是将墨板打翻,这样点点墨迹就奇迹地的变成了桃花。因此他的技巧至少和王夏的技巧都一样出众。王夏是一位画家,他曾经用手指和脚趾在墨迹上作画。在东方艺术史上,这样的故事只不过是用一个奇特的方式来描述天才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成就,但安期生的艺术本能只与桃树有关,这本身就证明了他其实是一个术士。众所周知,桃树是仙境中最受欢迎的道具之一,而且它的神奇特性尚非其他物件可比。

乾道四明图经

乾道四明图经

本段注释和考证:

安期生,首见于《史记》,为黄老一系的方士。《乐毅列传》讲他的师承,《封禅书》借方士李少君的口说他“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也就是庄士敦所讲的隐身。汉代刘向的《列仙传》就更离谱,信息更多,讲他在东海边卖药,讲他被称作千岁翁,更说他和秦始皇聊了三天三夜,最后归于蓬莱山。而他同地方上的关系,就写在地方志里和山志里了。宋《乾道四明图经》中说:安期先生学道炼丹于此,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这是庄士敦那个艺术创作故事的出处,也是最早的安期生同舟山有关的记载,却是和桃花岛有关,并非是和普陀山。后世所传“仙人井”为安期生的炼丹之井,元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只字未提,明周应宾万历《普陀山志》始有仙人井的叙述,但也未提安期生,之后估计是以讹传讹。到底他登的是普陀山还是桃花岛,都不清楚了。

仙人井的最早记载

最早普陀山的中文名字似乎叫梅岑(梅某人的山)--现在岛的南部有个小小的山丘还叫这个名字。梅福或者梅子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儒家学者。公元六年,他忽然神秘的消失了。至于他是否即时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圣贤或者圣人,抑或他只是告老还乡选择退隐,就成了他传记里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浙江的传统,他隐居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普陀山。他的名字不仅和这座山有关,而且还和一座现代的寺院有关(梅福禅院),寺前至今还保留着梅福井。

梅福禅院总剖面图

本段注释和考证:

梅福,字子真,《汉书》有传,江西九江人。政治家谈不上,官最高也只做到南昌尉,也就是个警察局长。但儒学似高超,《尚书》和《谷梁春秋》读得不错。他的最后归宿,《汉书》记载要么就是成了仙,要么就是在苏州看城门。和庄士敦讲退隐成仙相去甚远。他同普陀山的关系就紧密些,普陀山最早为梅岑山的记载就多了,都传说他在山上炼丹。但梅福禅院迟至光绪年间才兴建,而得名则是禅院旧址有梅福的炼丹洞。原先是否有道观存在不得而知。我总觉得不是安期生或者梅福路走得多,而是他们的信众或者徒子徒孙们假托的嫌疑比较大,这些怪力乱神,是连孔子都不想说的。

因此,据我来看,普陀山的最早起源,当是黄老一系的道教,而非佛教。只是日后道家式微,或者出让,或者被占,普陀山改成了佛教胜地。这里面或是有道家先来,而后被佛教占去的嫌疑,也有佛教先到,道家攀附炫耀的成分。而后人的想象力,也恰能用钱钟书的一段话来概括: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案:以上这段文字记载在庄士敦所著的《佛教徒的中国》一书第十一章“普陀和观音菩萨”里,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会陆续发表有关这个章节的译稿,这次我适当加了我的注释,使大家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原文。

以上文章是我诸多原创文章里的其中一篇,抄袭或者借鉴都非是我的特长!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赞;不同意我的观点,请评论或者私信告诉我;不喜欢我的文笔,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页里,你们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谢各位阅读者的付出,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上册写景作文 校园拔河作文 描写同学优点的作文 杏花滩公园作文300字 作文我200字 美丽的蝴蝶作文 描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作文什么的滋味400字 我的心里话400字作文 读什么有感300字作文 大学英语万能作文模板 独善其身作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作文 我想成为一名警察作文 朋友英语作文 写雪的作文初中 我的幸福 作文 中秋节作文的结尾 介绍扬州的作文 详略得当的作文 真诚的作文300字 质疑作文800字作文 我的对手作文400字 300字作文我的同学 分班的感受作文 自立作文素材 小学四年级二单元作文 写月考的作文 给妈妈的礼物作文 享受孤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