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进阶教程如何描写动物

2020-11-19 22:50:01
相关推荐

我写过一篇《鹦鹉大葱》,写得很满意,我自己也非常喜欢。

下面是我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鹦鹉大葱》是一篇基于真实事件撰写的文章,也许在细节上有些微的出入,但是基本的人物和事实都确实发生过。在整个事件里,最打动我的是一个场景:鹦鹉大葱的主人在公园里找到了他,但是他已经野化了,不肯像从前一样亲近旧主。可又没有振翅远飞,只是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然后,在熟悉的声音里,终于松弛下来,蹲在树梢安心睡去。

我第一次听说这一段故事,在没有去过现场的情况下,都可以在脑海里清晰地构建起整个场景。我可以看到一个公园,一只绿色的鹦鹉停在树上,把脑袋藏在翅膀下睡觉,树下是一帮北方男人,抽着烟在热烈讨论着什么。其中,有个头发花白的男子,不时仰起头来看鹦鹉一眼。冬季的北京天空碧蓝澄澈,鹦鹉一动不动,爪子下垂着半根金属链,在风里摇曳着反光。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在键盘上敲下任何一个字,而是把这个场景放在一边,闲暇的时候一遍一遍地播放。为什么?因为我不确定打动我的那个点具体是什么。是主人对宠物放不下的牵挂,还是那种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信任?真正要敲击键盘写出这个故事的时候,无论朝着哪个方向去写,我觉得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的确有牵挂在,的确有信任在,但它们有没有足够的力量,让冬日公园里的那一幕通过文字爆发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我曾经经历过的情感冲击。

后来,我把这个场景想象为电影。在电影里,这一幕会是全片的高潮。一只鹦鹉失而复得,最大的悬念揭开了,后面就是结尾的事情。这时候我想到电影的基本原理,无论是三幕剧还是五幕剧里,每一幕结束的时候,都意味着主人公做出了一个选择。对!是选择!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除了重逢的惊喜和温馨之外,真正打动我的是一种近乎酸楚和悲伤的情感。一人一鹦鹉在公园重逢,彼此却再没有前进一步的可能。鹦鹉从家里逃走的时候,做出了一次选择。主人在公园重新找到他的时候,大葱拒绝亲近,飞开一段安全距离,这是第二次选择。鹦鹉决定了,他要离开;主人看到这一幕,很快也做下了决定:选择放手。也就是说,这一幕过后,双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分别。

而所有的戏剧性体现在双方的选择上:鹦鹉有立即振翅飞走的选项,但是他在那一刻选择停留下来,多听一会儿主人的声音,和以前在家里的情形一样,再在主人的声音里小睡一会儿。主人有张网捕捉等等选项,而且为了重逢这一刻,他已经努力了很长时间,付出了相当的心血和时间,他有足够的理由去捕获鹦鹉,但是他选择了尊重鹦鹉的个鸟意愿,放弃了自己的喜好,让大葱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哪怕这个选择给人的感觉是酸楚和苦涩。

这样看下来,鹦鹉大葱的故事里,触动我内心的是双方的选择。什么选择?自由。这是一个有关于追寻自由的故事,大葱是里面当仁不让的主角。因为他要自由,所以他一次次采取主动采取了行动,他的主人根据的他的行动作出了响应。看起来这是个关于找寻的故事,但其实大葱才是整个局面的控制者,在舞池里领舞的那只鸟,所有的人都是他追寻自由之旅的配角。

到这里,我觉得我已经想清楚这个故事的实质是什么了。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也随之而来:鹦鹉大葱是绝对的故事主角,我需要把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他的身上。绝对不可以盯着他的主人写,写他如何辛苦,如何深爱,如何风尘仆仆,那样故事就会彻底坍塌。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因为大葱而起,写一百件这样的事情,不如一个大葱的特写。

那么,怎么写大葱呢?大葱是一只鸟,人们很难对一只鸟投射任何情感。有人投射情感到北京动物园编号BJP-4973的那只孔雀么?有人投射到任何一家养鸡场里的任何一只母鸡么?不会的,人们只会关心那些显露出某种人格特点的动物,或者是在做出人性层面上产生共鸣行动的动物。汤姆猫、杰瑞鼠是披着动物皮毛的人,而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过马路则让人联想起人类的母爱。否则,汤姆猫只是龙虎斗的原料,鸭妈妈则可以做成老鸭汤,配上烤鸭仔就是餐厅里的全家福,一家人要的就是整整齐齐。

所以不能描写一只鸟,一只纯粹的野生动物,写它怎么瘙痒,怎么洗澡,怎么在铁架子上磨自己的鸟喙。从打下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没有把大葱当做是一只鸟,而是自始至终把他当做是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人物。我需要在所有关于他的资讯和传说中,筛选出最能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的事例。就像是把他当做一个人,现在需要把他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认识,在最短的时间里,我需要用什么事例让我的朋友们对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好色,最后我选取的特点是好色。鹦鹉大葱有许多个性特点,我可以写出上万字来,描写他多么聪明,多么顽皮,多么善解人意,写他怎么嗑瓜子,怎么低头生闷气装作听不见,怎么偷偷解开自己的脚链,怎么用嘴一点点啄断木架把自己解放出来......我什么都没写,我就写了他三次拔自己羽毛的事情。因为这是所有材料里最为鲜明的,超出一般生活经验的,绝对是属于大葱自己的。在成千上万个拟人的动物个性中,好色这一点是大葱最为强烈和鲜明的特质。

对于那些稍微具备阅读经验的读者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性是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暗喻---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扣上了。

写作的时候一切顺利,只是出了一点小问题:在真实的生活中,我自己卷入了寻找大葱的事件中,真的在地图上画了一根线,以此作为找寻大葱的线索。真的对大葱主人解释说,大葱是飞回西双版纳老家找寻它的爱情去了。但是,在文章里那么写,我身为作者就会失去第三方的客观立场,感觉是人为地干涉了事件的走向,而且是以一副神棍的形象出现,这种行为叫做“抢戏”。对于读者而言,看到作者在文章里出手,会觉得设计感太强,容易出戏。所以,我做了一些技术性修订,以此平衡文章的重心分布----

在文章的一头一尾,我加了一头猪。当然,这头猪也真实存在,并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加这头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同样作为宠物,猪是鹦鹉的对照。猪也有自己的选择,它选择留下来,并不想逃走;另外一个,是为了给少部分读者提供阅读乐趣。他们读到文章的结尾时,会忍不住去想:猪是不是比鹦鹉聪明,它早就看穿了一切,最终选择了不折腾的犬儒主义猪生?猪是不是本文的隐藏剧情?

这个平衡的方法并不算理想,但是它最终成功地把读者的注意力一劳永逸地从我身上引开,聚焦在了这头猪身上。如果你想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在结尾加一头猪是永远有效的方法。附带说一句:如果《西游记》里没有猪八戒,你读的时候还会那么投入么?

课程小结:

作为初阶课程,此前我多次强调动手写作的重要性。原因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大的写作障碍不是技法,而是根本没有信心和勇气动手写。所以我要一再鼓励大家先不要想太多,写出来就是胜利。

而对于已经在持续写作的朋友而言,今天的《如何描写动物》给出了进阶的写作建议:

不要把情感冲动当做了灵感,不要立即动手去写;

把情感冲击的场景反复加以思考,找到打动人的根本原因;

好的文章在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上都是完整贯通的;

描写动物的核心在于把它当做人类角色来描述;

动物故事里人类处于次要的配角地位;

寻找动物的个性中最为鲜明的那一个,越少越好;

尽量让选取出来的个性作为动物的行动的内驱力,和感动事件建立逻辑和理解关联;

自己不要在故事里抢戏,作者本人如果是第三方,甚至不应该出现;

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程度,最后可以加一头猪。

教程参考文献:

《鹦鹉大葱》(点击左边文章名阅读,并且全文背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格式怎么写 三年级作文 秋天 惜时作文 爱好作文 作文450字左右 写山的作文 300字左右的作文 故宫的作文 我的玩具 作文 作文关于春节 黄昏作文 奋斗青春作文 春夏秋冬作文 小作文200字 鹦鹉作文 教师节 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 作文 我的校园 作文好段 燕子作文 竞争 作文 爱上作文 作文课件 勇气的作文 十篇作文 眼泪 作文 身边的人作文 关于成长作文 作文100字左右 遗憾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