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 发表署名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

2020-11-20 09:00:01
相关推荐

9月15日出版的《湖南日报》第二版,发表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署名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

“几年来,我在三湘四水的调研考察途中,有机会深入湘西、湘东、湘北、湘南、湘中的家园深处,近距离感受灵韵湖湘之美。”

文章称,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相信,大力宣传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大力宣传红色湘军,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能够更多地了解党史、军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一定能够在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凝成的、超越时代的红色基因中“补钙”铸魂,一定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到底的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实践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以下为文章全文:2020年5月,正值全国两会,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湖南篇》一经播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引起网民热议和惊叹。人们第一次从空中鸟瞰湖南全域全景——那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九曲回环的浏阳河、奇秀隽美的天门山、白雾漫漫的小东江、瀑布飞流的芙蓉镇、古色古香的凤凰城,时远时近、若隐若现,锦绣潇湘、美轮美奂。几年来,我在三湘四水的调研考察途中,有机会深入湘西、湘东、湘北、湘南、湘中的家园深处,近距离感受灵韵湖湘之美。这里山雄,武陵山、雪峰山、五岭山、罗霄山,崇山峻岭、莽莽苍苍;这里水碧,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洞庭湖,星罗棋布、漫江澄澈;这里景秀,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洞庭秋月、张家仙界、崀山丹霞、衡岳灵秀、巴陵胜状、酉水画廊,如诗如画,闻名遐迩。一方山水育一方文化。富饶美丽的21.18万平方公里湖湘大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从“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屈原,到华夏四大发明者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从宋明理学之祖周敦颐,到奠定湖湘学派规模的张栻,从集理学之大成者王船山,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求仁履实、通经致用”的湖湘学风、“体用合一、内圣外王”的湖湘学派、“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湘精神,汇聚成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至近代,湖湘文化更为昌盛,英才豪杰辈出不穷,涌现出几批人才群体,功业鼎盛,无出其右。其一,以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为代表的湘军群体,他们组建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的征战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纵横天下,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其二,以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倡办时务学堂,创办《湘报》,宣传“维新”,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的省份,谭嗣同、唐才常等为救国图强而流血牺牲。其三,以黄兴、宋教仁、蔡锷、蒋翊武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主将群体,他们投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孙中山统领下推翻封建制度,为中国现代化之路扫除了最大的障碍,翻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这三个群体中,尤为人们关注而广为传播的当数曾国藩及其湘军。湘军,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创建的一支有别于经制八旗、绿营的勇营武装。因这支军队带有浓厚的地缘和血缘色彩,其兵勇和将领大都是湖南人,而被人们称为湘军。尽管湘军后来式微,但是因其创办人曾国藩的个人精神追求和肩负统治王朝振兴的使命,使得湘军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武装,成为近代中国军事精神的写照。至今,湖南人仍然乐于将本省的行业龙头、翘楚、品牌冠以湘军的名号,诸如“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工程机械湘军”等等。然而,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空间来看,在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湖南人物,无疑是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孜孜以求的奋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是曾国藩创建的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旧式湘军不可望其项背的。这支中国革命的红色湘军更值得歌颂、纪念和研究。这是属于人民的红色湘军。她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刻入骨髓、融进血脉。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亲自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发动秋收起义,将工人、农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蔡和森提出“伸张民气”,粟裕自称“沧海一粟”而心向人民,徐特立病危时将急用的两瓶血浆让给一个大出血的产妇。以他们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心中装着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成就了一支“即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色湘军。这是功勋卓著的红色湘军。他们是党的重要创始人,党成立前的8个地方组织中,湘籍革命家参与发起成立的就有5个;出席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中,湘籍占4名;全国53名党员中,湘籍近20名。他们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贡献者,以毛泽东为主,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等为创立毛泽东思想贡献了智慧结晶。他们是党内正确主张的主要代表,在与右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以及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斗争中,刘少奇、罗荣桓、萧劲光等湘籍革命家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他们是革命军队的主要缔造者,著名的三大起义中,湘籍革命家作为领导骨干的就有2次;毛泽东、贺龙、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的起义部队先后被改编组建成了红一军、红二军和红五军。他们是重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毛泽东指挥的三次反“围剿”成为军事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粟裕、陈赓、罗荣桓、谭震林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五位司令员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都是湘籍战将。这是将星璀璨的红色湘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支红色湘军经过20多年浴血奋战,走出了一大批军事家、革命家。在中央军委1989年和1994年正式确定的36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中,湖南籍军事家有15位。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湖南籍元帅3名、大将6名、上将19名、中将45名。同时,还有许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没来得及授衔的高级将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未获授衔的高级将领,他们无不战功显赫、名震天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为天下敬仰的是毛泽东同志。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成就了在中华民族站起来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丰功伟业。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这几年,在调研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故居、纪念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湖南人富有革命和牺牲精神?为什么湖南这片热土盛产英雄和将帅?我在思索中不断探寻答案。时势造就英雄。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广泛传播,湖南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新民学会在传承湖湘文化精华的同时,为湖南进步人士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和革命锻炼的平台。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勇于变革、善于斗争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在大浪淘沙的中国革命斗争中脱颖而出。理想成就英雄。湖南人从来不缺乏理想,在革命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后英勇就义。何宝珍被捕后对敌人表示:“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蔡和森、模范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工人运动领袖郭亮、毛泽东的战友和夫人杨开慧,还有陈觉、赵云霄夫妇等,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正是以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用热血和生命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文化铸就英雄。湖湘文化,如果用写在湖湘大地上的诗歌来阐释,那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彭德怀的“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受此熏陶,湖南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每个历史关头都能挺身而出,成为各个时期的革命中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铭记这100年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和纪念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把精神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我们这一代湖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热土洞庭,红色潇湘,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在心,十分关怀,作出重要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特别要求湖南“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把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更好推向前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和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人民军队湘籍高级将领的光辉业绩,传颂他们传奇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熔铸成独树一帜的湖南红色基因,成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好精神食粮。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相信,大力宣传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大力宣传红色湘军,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能够更多地了解党史、军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一定能够在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凝成的、超越时代的红色基因中“补钙”铸魂,一定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到底的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实践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