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文和英文 谁会成为未来引领国际社会的语言文字?

2020-11-20 10:20:01
相关推荐

中文和英文,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种语言文字。

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全世界使用中文的人数,最少也在16亿以上。

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人口超过10亿,有73个国家作为官方语言。从说英语国家的疆域来说,无疑是第一位的。从说英语国家的经济来说,也是第一位的。从军事上来说,更是第一位的。除了人口比中文略少,其他方面,英语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语言。

那么,这两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哪一种更有生命力呢?哪一种在未来更有可能成为世界通用的第一大语言呢?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中西文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文是表意的,英文是表音的,中国人在学中文中,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才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这句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临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报访员”时,更坚决地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理由是:“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为什么鲁迅这么说呢?其实这代表了当时大批知识分子的思想。当时的大量知识分子认为汉字掌握起来太难(因为当年还没有拼音),清末民初,汉字教起来很困难,接受汉语教育对普通百姓来说不容易,所以造成文化普及太率非常的低,4亿人中只有少部分能掌握。说这样话的各大门派的大人物都有个共同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国正处于水与火的交融中,多年的战乱贫困,外强入侵。让这些人都有种强烈的危机感。这些人里面就有鲁迅,所以鲁迅的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便家喻户晓!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文化程度提高,将纷繁复杂的古汉字改良为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的文字形式,力求快速提高大众文化水平,也就是形成大众语文。鲁迅,钱玄同,瞿秋白,郭沫若,林语堂、等许多的知识分子都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方案和建议,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二、汉字的普及

其实汉字不在于灭而在于变!

解放以后,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以后,中国人的识字率、扫盲率,中国普通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达到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中文实际上已经从纯表意的文字,变成了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了!

三、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英文热使英文的作用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学里、社会,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全民学英文的热潮,英文的地位越来越高,大有英文盖过中文的趋势。有些大学,无论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还是中国历史,只要外语过不了四级,就不能得学士学位!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在人才选拔上,设置层层英语考试,使英语学习占据了中国人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英语学习的难度和重要度,也超过了中文的学习。

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也不管你是做什么职业的,只要你升中学、高考、考研、晋级评职称、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就会处于劣势。一句话,不会“考英语”,就不会成为被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人才”!

四、但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英文这种纯表音的语言文字,它的几个缺陷和劣势,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

1、英语由于是表音文字,这个特点使得英语的单词量远远大于汉语。这使得英语学习变得入门容易,普及容易,但学会难,运用难,应用难。使得英语学习逐渐变成了鸡肋,不学不行,学了又用处不大。

中国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中小学生如果掌握2000个汉字,读书,看报,都没有问题。可以很顺利地读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

再看看英语,在英语世界里,没有2万个词汇别想读报,没有3万个词汇别想把周刊读顺。在美国,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不错了,所以美国表意的动画片、漫画,很发达。能看懂名著就可以称得上较高文化素质了。可这样的人在中国只能算小学、初中的水平。

由于英语词汇太多,因此容易忘记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拿莎士比亚的原著去考考现在国内的所谓的英语专家,他们中会有一部分不及格。

根据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纳基和理查德安德生所做的有关词汇的一个试验,估计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至少需要知道45,000个基本单词,再加上高中生必须知道的一些专有名词、数字、外国字、头字语和许多不可再分解的复合词汇,普通高中至少需要大约有6万左右的词汇量。一个优秀的美国高中毕业生,其词汇量通常是一个普通美国高中毕业生的2倍,因而他的词汇量可能达到12万左右!

如果考虑到一般性阅读和写作的需求,一名普通美国人至少需要掌握60000个左右的单词才能基本够用。英语国家大学毕业十年后的最普通最普通的职业人士,一般至少至少都要懂8万词汇。至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所需要掌握的单词量则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2、随着当今社会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英文单词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记单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英文单词量越来越大,英语不断地产生新词,而且产生新词的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的美国社会,尤其最近20年,产生的很多新词汇,连美国自己的国民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

而现代汉语其实已经不是纯粹表意的语言文字了,现代汉语已经是表意+表音的一种语言文字,所以现代汉语产生新词的速度则相对较慢,产生新词的量也相对较少。

新事物的出现,总伴随着新的英文单词的产生。例如:互联网(Internet),手机(cellphone或handset),每出现新的单词,都需要记单词,背单词。可中文不用,你只要说互联网,手机,人工智能,就算是以前没听说过的新词,第一次接触这些新词的人,也马上就能明白什么意思,而且不需要学习新词的写法。只要他会说互,会写联,会写网,他就能写出互联网三个字,只要他会写手,会写机,他就能写出手机两个字,不需要学习、记忆新词怎么写。而英文就不能这样,不能靠组词,否则就太长了!按中文的组词方法,互联网就变成(commutative-Contact-network),手机就变成了(hand- hold-telephone)。这太长了!单词太长,不但增加了记忆的难度,而且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也会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也会耗费读者更多的阅读时间。

3、目前,英语词汇已经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到那个时候,英语将成为学生所有课程中,最难学的课程。因此说学好英语是没有止境的,到了那个时候,英语考试可以考倒一切人。

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跨行业、跨专业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的另外一个弊端,是跨行业、跨专业沟通比汉语困难。由于英文表音,不表义,而现代汉语既表音又表意,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沟通、合作,英文比中文更加困难,更耗费时间和精力。

比如,有两个美国人要一起合作一个项目,一个医学专家,另外一个是计算机专家,如果医学专家说一个单词Angioplasty,计算机专家如果没学过这个单词,他就绝对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计算机专家再说一个单词administrator,如果这个医学专家没接触过计算机,他未必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但是,相反,如果两个中国的专家在一起合作项目,医学专家说:血管成形术,计算机专家说:管理员。就算两个人事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新词,也能大致能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对方只要再稍加解释,就能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

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入门又确实比汉语容易,如果用于正常的日常交流,一般掌握1000-2000个英语单词就够了。美国有些农民掌握的词汇不超过2000个。如果仅仅用于日常的学习的交流,掌握英语确实比汉语容易,入门时间也更短。

因此,综上所述,将来中文和英文哪种语言文字将成为未来引领全世界的第一大通用语言,目前还难以预料,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