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翻译《诗经》 编写村志 整理方言 河间八旬老人钟情本土文化

2020-11-20 16:35:01
相关推荐

本报记者 代苗苗 本报通讯员 边铁曙 摄影报道

日前,由河间市沙洼乡东八里庄村老人殷玉清编写的《西文庄村志》付诸印刷。

2000年,殷玉清老人在原河间市邮电局退休后,一直很忙碌,因为他要将《诗经》译成白话文,为本村和邻村编写村志,还整理了河间方言和歇后语。

为百姓译《诗经》

“我喜欢和文字打交道。”殷玉清说,儿时,他就喜欢读书、写作,后来读大学、当兵、做电焊工,身边也总少不了书本。因对志书感兴趣,他在原河间市邮电局工作期间,还参与了《河间县志》《河间邮电志》《沧州邮电志》等志书的编辑工作。

退休后,殷玉清一直琢磨着做些有意义的事。有一天,他一眼搭上家中的《诗经》,顿时来了灵感。“《诗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全是古体文,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殷玉清说,他决定将《诗经》翻译成白话文,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殷玉清先将《诗经》原文抄在笔记本上,再翻阅《辞海》《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资料,核实生字的读音和释义,了解每个篇目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再写出接地气的译文。

“为了让老百姓读懂《诗经》,译文就要朴实、形象。”殷玉清说,他一开始将“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翻译为“吹笙振簧,送客人满筐的币帛”,可总感觉不生动。晚上躺在被窝里,他忽然灵光一现:币帛盛满筐,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礼包”吗?这样翻译,谁都明白,老人赶紧披衣下床记下来。

编写了近百万字的村志

殷玉清说,这些年,他感觉年轻人对本村的历史了解得太少,便想收集史料,让后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2005年,他开始为家乡东八里庄村编写村志。

殷玉清说,写村志最大的困难是资料少。他反复研读《河间府志》《河间县志》《河间党史资料》《河间大事记》等志书,还到处搜集口述资料。

听说邻村有位八旬老人对家乡一带典故所知甚多,殷玉清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对方家中,登门求教。

东八里庄村有座庙门向东开的“奶奶庙”,但在1958年遭人为损坏。“俗话说,天下庙门朝南开。这座庙的门为何向东开?”殷玉清在村中走访了很多人也没找到答案,于是又查阅相关资料,后来在《辽史》中得知:后晋时,瀛州被割让给契丹人。契丹人崇拜太阳神,他们居住的帐篷门口面向东方,拜神也向东方。东八里庄当时驻扎了契丹士兵,他们修建了这座坐西朝东的庙宇。

历经7年时间,殷玉清编写完成了近13万字的《东八里庄村志》,并分成大事记、革命先烈、农作物、民间文化、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等章节。

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殷玉清又受邀编写了《时村村志》《李张各村志》《西文庄村志》,共计80多万字。

整理方言俏皮话

除了编写村志,殷玉清还把人们口口相传的方言、俏皮话记录了下来。

“老鼠怕猫猫怕狗,洼里的兔子怕鸟枪;忠臣就怕君不正,孝子就怕父不良;做大买卖的就怕没有本,做小买卖的就怕不开张……”老人打着节拍,给记者哼唱了一首小曲。

他说,村民口中的土话非常有趣,又很生动,可现在说的越来越少了。为了记录这些语言,最近一年来,他就着重整理这些方言、俏皮话。

“河间话‘打个等儿’,意思是稍等一下;‘夜了个后上干莫去了’是问昨天晚上做什么去了;‘进京绕获鹿——绕远了’;‘为个虱子烧个袄——不值得’……”殷玉清说,到现在,他已经整理了万余个方言句子和千余则俏皮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章 姐姐作文 想 作文 作文分析 总结作文 父母的作文 作文小说 作文 理想 作文收获 自我作文 美好的作文 作文假期 提纲作文 城市作文 作文 夏天 作文夏天 作文努力 作文时间 作文猫 月作文 作文第一次 英语模板作文 作文劳动 校园的作文 画作文 方法作文 心得作文 未来的…作文 作文励志 作文 生命